一、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比较顺利,各子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按时完成了调研任务及收集资料工作并发表了一些成果。
“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子课题组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内蒙古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等地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蒙古族民间音乐、宫廷音乐,以及萨满音乐方面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约10万字的《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考察》调研报告
呼格吉勒图教授还参与了阿旗旗委、政府的蒙古汗廷音乐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首席专家色音研究员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前后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进行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时间共计90余天,调查内容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情况,重点调查马头琴、长调民歌、成吉思汗祭奠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在通辽市重点做了9位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史,目前已整理出约10万字的口述史资料。记录调查笔记2万字,拍摄照片200余张,录音20余小时,录像8小时。还收集了约30万字的文献资料。2013年5月20日,应内蒙古草原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邀请,色音赴呼和浩特做学术报告。2013年9月27-29日课题组在内蒙古通辽市组织召开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色音于2015年11月20日出席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四届成吉思汗陵文化论坛,并宣读了题为“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以成吉思汗祭典为例”的学术论文。.2015年12月3日出席了在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国蒙古学学会2015年年会”,并宣读了题为“蒙汉经济文化交融的历史人类学解析”的学术论文。
课题组成员通过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与学习,基本上弄清楚了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途径,课题成员分别参与官方与民间举办的那达慕等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进行深入仔细的观察。收集到真实的、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在内蒙古期间,抓住每一次有意义的调查机会,不放过每一个有价值的调查对象,收集大量的文字资料。调查中运用了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拜访上百名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传承人及其他民众。在内蒙古拜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访问非遗办负责人,收集了不少政府文件、各年度工作报告等资料。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蒙古语的录音材料需要翻译,但目前进展较慢。改进措施:招收蒙汉兼通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加大力度尽快翻译成中文。
二、研究成果情况
1.1.色音:“试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90,2014年)
2.主要内容及观点: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但是,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人文生态环境污染成为目前自然消亡原因之外,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又一重大原因。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祭祀民俗这一标志性民俗事项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意识。这些“非常民俗”既具有一般民俗的特点,又具有其“非常”之处:严格的礼仪禁忌,特别是宗教祭祀具有神圣性、严肃性、民族性。但是,成吉思汗陵成为旅游景点后,经常向游客表演祭祀仪式等。这些“非日常民俗”的日常化、表演化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报酬,但是给旅游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不按民族宗教习俗办事,把一些少数民族不愿意展示的文化要素商业化,如果涉及到某些敏感的内容,就很容易伤害到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甚至民族团结,升级为民族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中人文生态环境的污染正在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消逝的速度,同时,耗竭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源头活水,弱化文化和民族认同,另一方面,将制约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令人纠结的一道难题。如何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一大问题,矛盾升级,甚至恶化,难以两全的时候,如何分出谁先、谁后,是需要探索破解的最大难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论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价值观偏差,由此,政策、制度制定以及执行发生相应的偏差。因此,从长远着眼,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深化和强化理论认识,为科学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同时,配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才是解决的问题的根本之道。该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3. 2.苏日娜、刘杨:“从非言语象征符号解析蒙古族服饰的象征意义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主要内容及观点:蒙古族服饰是一种非言语民俗象征符号,其在形制、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与功能,并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表达上发挥着丰富而生动的内涵。本文分析了蒙古族服饰非言语象征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其特殊功能,提出了其在蒙古族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该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4. 3.张劲盛:“试论蒙古族潮尔类乐器的文化内涵与特征——乐器学视域下对蒙古族弓弦乐器分类的再思考(《内蒙古艺术》, 2014年第1期)。主要内容及观点: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其中蒙古族传统乐器显得犹为独特。长久以来,相对于丰富多彩的蒙古族器乐文化,对其乐器分类学及音乐本质和文化内涵的科学研究与理论关注相对处于滞后阶段,甚至有些领域至今属于理论空白。在本文中,作者提出将蒙古族弓弦乐器分为筒形琴箱胡尔类乐器和梨形琴箱潮尔类乐器两大类,试图通过论证这一分类方法的合理性,对笔者所提出的"蒙古族潮尔类乐器"这一概念的文化内涵与特征进行进一步阐释2.。该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5.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