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庸》升格的叁个标志

杨少涵2017年04月24日15:57来源: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后来成为《四书》之一书。由“篇”升格为“书”,看似简单的寥寥数语,所勾勒出的却是我国古代知识文化系统的重要演变过程,亦即旧的经书系统《五经》向新的经书系统《四书》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中国经学史来说,还是对中国哲学史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中庸》升格为经的过程中,有叁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郑玄为《礼记》作注。《礼记》之“记”是相对于《礼经》之“经”而言的。根据儒家的说法,经是圣人制作的原创性文献,而记则是经之补记,是对经的一些补充性材料。汉代以前,“六艺”或“五经”中的《礼经》指的是《仪礼》,那么《礼记》就是《仪礼》的补记或补充性材料。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同时为《仪礼》《周礼》《礼记》作注,此即郑氏《叁礼注》。由于郑玄之注,《礼记》第一次脱离《仪礼》,独立行世。作为《礼记》之一篇,《中庸》后来受到广泛关注,也是以此为起点的。

二是《礼记》升格为经。《礼记》脱离《仪礼》独立行世后,魏晋之后还被立于学官,置有博士,社会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唐初,孔颖达等撰修《五经正义》,《叁礼》中只有《礼记》被收入《五经正义》,而《周礼》《仪礼》则被拒之门外。这意味着《礼记》已经完全脱掉“记”的身份,第一次名正言顺地晋级入“经”的行列,甚至大有超迈《仪礼》《周礼》的势头。随着《礼记》升格为经,《中庸》作为其一篇,自然也水涨船高,打包进入了经书的阵营。在这种情况下,举国上下对《中庸》的关注度也就必然进一步提高。于是科举考试开始从《中庸》出题,权德舆《明经策问七道·〈礼记〉策问》(《全唐文》卷四八叁)即是其证,考生答题也广泛引用《中庸》,比如韩愈即有《省试颜子不贰过论》(《韩昌黎全集》卷十四),而且在士人的一般赋论中,还经常以《中庸》的内容为议题展开理论性探讨,比如欧阳詹的《自明诚论》(《欧阳行周文集》卷六),当然最为着名的还是李翱的《复性书》(《李文公集》卷二)与韩愈的《原性》(《韩昌黎全集》卷十一)。

叁是《四书》成为科举考试必选教材。唐代“以九经取士,历五代迄宋,其制不改”(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十章《宋之经学》)。九经取士对《中庸》地位的提高以及韩愈、李翱对《中庸》的提倡,对北宋初、中期的科举考试与儒、释两教人士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徒智圆甚至“以佛徒而号中庸子”(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契嵩还着有《中庸解》。在科举考试与佛徒着述的高频引证下,北宋士大夫纷纷注解《中庸》,胡瑗、司马光、刘敞、张载、二程、游酢、杨时、吕大临、张九成、苏轼、晁说之等均有专门着述。到了南宋,朱熹以毕生之力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作注,终成《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的大力推动成功促动了《中庸》由《礼记》之一“篇”向《四书》之一“书”的转移。这为《四书》取代《五经》的垄断地位奠定了典据基础。

当然,在《中庸》由“篇”独立成“书”,并最终升格为经的过程中,王权的推动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其中,宋、元两位仁宗的贡献最为显着。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向当年新及第进士“人赐御书《中庸》篇各一轴”(王应麟《玉海》卷叁十四),并令宰相当众宣读。自此以后,御赐《中庸》成为常制。这一创举极大刺激了宋代士人对《中庸》的浓厚兴趣。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诏以科举取士,经问、明经从《四书》内设问、出题,教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元史·选举志一·科目》)。于是《四书》这一新的经学体系正式取代《五经》老的经学体系,影响中国考试文化近六百年。

(作者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青年项目“《中庸》学文献集成与研究”负责人、华侨大学副教授)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