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2017年3月,《体育与科学》在南京召开2017年度编委会会议,邀请外审专家参加“学术期刊引领力”论坛,探讨期刊未来发展定位及如何在体育学建设中有效发挥学术引领力。
江苏省体育局局长、编委会主任陈刚指出,当前体育改革处于重要的转折点,体育学术研究要进行多方面探索,拓宽刊发论文类别,探索与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合作方式,呈现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综述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彤指出,期刊应继续保持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良好传统,树立鲜明的特色,同时可围绕运动训练等科研工作,扩大选题范围,加强团队建设和机制创新等工作。
中山大学丘海雄教授认为,期刊要保持竞争力,也要坚持走创新之路,施行国际化战略,同时学术期刊具有学术研究的使命,这就要求期刊能做到面对国家重要战略、面对学科发展前沿、面对政府经济需要。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颜军院长认为,期刊应加强体育学科建设、紧跟学术发展潮流、参与重大体育事件讨论、培养青年作者队伍,同时要搭建更具“专业化、学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交流平台。
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冯连世副所长认为,在保持既有办刊理念和特色的同时,期刊要以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团队为依托力量,不偏弃自然科学方向的研究,多关注竞技体育、训练监控和技术方法类选题。
上海社科院金大陆教授建议期刊举办的“学术工作坊”要积极推动跨界联合,约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界的专家进行对话,关注体育法律、伦理、政治与学校体育、学生压力等前沿性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阐述了目前体育科学学术发展中应注重的学术研究问题,并就如何提出真学术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上海体育学院路云亭教授指出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张期刊应在内容和形式间分清主次轻重,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论文不能混为一谈,要重视人文学论文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