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理论、方法与应用”举行开题会,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课题组特意选择本项目试点村落——高迁古村作为开题会所在地。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书记徐拥军副教授主持,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冯惠玲教授、各子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浙江省档案局、台州市档案局、仙居县政府及高迁村相关领导。会议根据评审专家的修改完善意见,围绕课题设计方案,重申了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明确了各子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进一步理顺了子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实践取向,尤其是在如何实现创新和提升两个层面展开了充分讨论。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
冯惠玲教授首先强调了课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重大意义,重申了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出了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如下:
随着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作为中国传统乡土文化、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历史文化村镇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冲击。而数字技术却也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再现与传承机遇。本课题研究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探索在数字时代,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文脉传承。
近年来,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囿于实体化保护的传统研究套路,少有的村镇数字化保护研究则忽略了整体性传承村镇的文化意涵。本课题兼顾考虑这两方面问题,不仅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村镇文化资源的再现和传承,更强调数字化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由浅入深细致挖掘村镇文化意蕴并将其完整展现与传播的文化活动。本课题将构建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着力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整体性、活态性保护:力求数字化展现村镇从历史形态到现代遗存的完整发展脉络和文化意涵,实现数字时代历史文化村镇多维度文化遗产的时空双向延伸。课题研究成果将为政府制定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支撑和经验参考,为具体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项目提供实施指南。
本课题是重大招标项目,是国家社会领域规格最高的研究项目,研究设计和执行必须坚持高标准,产生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叁年研究期限内,我们要投入巨大精力,确保预定的研究进度,开展典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实地考察,组织相关研究会,并不断推出论文、报告等中期成果。
二、子课题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计划
在开题会上,与会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各子题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强调子课题之间要充分互动,自上而下的理论推演要与自下而上的实践归纳双向驱动、迭代发展;要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重点和创新点上发力,将村落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数字实现相结合,从点到面,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提供示范。各子题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具体如下:
【子课题一】:“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构建”,负责人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罗杨教授。本部分旨在为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追溯、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概念框架、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结构、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内涵,以及多维延展的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理论。
【子课题二】:“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通用模型”,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冯惠玲教授。本部分是本课题从理论层向实践层的转换,从战略层向操作层的转换,对宏观、中观层次的方法论进行研究,探索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规律、行动框架和通用路径与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环境分析、建立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指导原则、构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整体路径,及设计标准规范体系。
【子课题叁】:“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资源构建”,负责人为台湾数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项洁教授。本部分提出了建立“地方史料数据智库”的设想,从资源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实现路径展开探索,分析村镇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对数字资源构建的需求,对现有的数字资源构建理论与方法进行鉴别与选择,全面收集历史文化村镇的第一手材料,深入挖掘古村落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点到面,既保存历史文化,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更要进一步进行文化创新。
【子课题四】:“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产物开发与传承”,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钱毅副教授。本部分将在资源数字化和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产物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历史文化村镇数字产物设计关键技术与工具梳理、数字产物需求分析、数字产物匹配性研究,以及数字产物功能架构设计。
【子课题五】:“试点实验:高迁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项目”,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梁继红副教授。本部分选取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台州市仙居县高迁村为试点,运用上述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框架、通用模型、数字资源层和数字产物层的解决方案,以及本课题团队正在进行中的“高迁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项目,具体实施和推进高迁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检验并修正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将建立高迁村数字资源库,开发高迁数字记忆网站及相关数字产物。
课题计划叁年内完成,分启动、调研、进展和完成共四个阶段。
启动阶段为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主要完成研究工作中制定计划、落实人员分工等准备工作,为之后的子课题开展打好基础。
调研阶段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开展文献、数据和实地调研,起草相关标准规范。
进展阶段为2018年3至2019年2月,开展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工作,并撰写相关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完成阶段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课题组校对、完善、汇总所有课题研究成果,完善相应数字化成果,并进行结项工作。
叁、课题组织与研究管理
本课题特聘请冯骥才先生担任研究顾问,冯先生被誉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冯先生广博的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及多年的传统村落保护经验,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益指导。课题组秘书为马林青、马晴。会议明确了课题组织与研究管理的若干原则和方式:精诚合作,整合资源;跨学科联动,优势互补;每月召开一次内部研讨例会,定期编写工作简报、成果简报。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