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分类存储和语义检索为中心”开题报告会简报

2017年06月22日14:05来源:

    2017年3月11日上午,2016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分类存储和语义检索为中心”开题报告会在中山大学图书馆5楼聚贤厅顺利举行。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和平,以及来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图书馆学领域的专家、广东省文化厅相关领导、中山大学科研院相关负责人、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相关领导、课题组的子课题负责人和核心成员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程焕文教授主持。

    本次开题报告会邀请了文化部人事司原司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山东省文化厅原厅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亢清泉,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陕西省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蒋惠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倪晓建,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杭,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启宇,广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毛凌文,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中文系教授康保成,中山大学原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谭祥金,中山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赵燕群等,担任指导专家。省文化厅负责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对本次开题报告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课题论证汇报环节,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靖副教授代表项目组介绍了课题的整体设计情况,各子课题的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分别阐述了子课题的拟研究问题、重点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

    与会专家在听取项目的开题汇报后,对项目的论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等重要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为项目的课题定位、研究目标、研究重点、案例选择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张雅芳司长认为,当前非遗工作受到了多方重视,本课题需要奠定权威性基础,做好切合实际的课题设计,努力做成国家标准。她还提出项目的实践性是项目的命根子,应理论联系实际,图书馆专家、非遗专家和数字化专家须共同研讨,以求发展。蒋惠莉参事建议推进与已有非遗研究的信息源相对接,重点研究非遗知识的可视化表达的问题,搭建非遗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传播。亢清泉厅长指出课题定位应抓住国家战略和公众需求两点,为国家层面提供决策依据,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则注重应用性,双向推进,达到“统筹规划、互联互通、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效果;并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四个目标:为非遗保护探索新方法,为资源整合建立新机制,为传承利用提出新路径,为市场机制引入开辟新渠道。毛凌文副处长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开展延伸研究,关注词表和注册平台、服务系统与资源共享以及可视化与自动化研究。会议的最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向课题组成员介绍了“中国记忆”项目的工作思路及建设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分类存储和语义检索为中心”项目于2016年在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的招标中中标立项,由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张靖副教授、路永和教授,重庆大学图书馆杨新涯馆长分别担任5个子课题的负责人。作为一项跨学科研究的项目,由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联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与重庆大学图书馆共同申报。该项目旨在通过对非遗数字信息资源的多源异构特性及其整合方案、分类标准、元数据方案、数据管护以及语义分析及其应用等问题的研究,为相应的数字化与系统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在本次开题报告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该项目不仅能有效解决非遗工作的实际问题,还与国家的文化战略发展、中山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本项目的开展,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协同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均有重要意义。专家们还表示将在资料收集、共享和协作等方面给予课题组大力支持。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