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简报2016年第1期

2017年06月27日15:18来源:

01. 国家重大项目组召开2016年度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协调会

2016年6月18日上午,课题组在雁塔校区学术楼二层小会议室召开研究工作碰头协调会。出席会议人员主要是各子课题负责专家,以及记录人员,共计八人。会议内容包括各研究组的课题研究进度、最终成果各卷之间的衔接关系、分发已制定的统一的撰写体例、科研工作推进中存在的新问题等。各个子课题组负责人相继报告了各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多卷本书稿相关各卷内容出现交叉的问题进行了务实热烈的讨论,建言献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策。

最后,召集人艾冲教授强调:原来预定此重大项目至今年年底要结题,还有半年时间。要求各子课题组注意时间,加强力量,切实推进,力争在今年年底完成课题研究。与会人员表示必须切实调整好研究力量,紧抓最终成果的撰写、整合的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会议于十二点顺利结束。

02. 国家重大项目组的部分成员考察“秦直道”起始段遗址

2016年1月18日至19日,课题组部分人员艾冲教授、赵景波教授、博士研究生王兴锋、孟洋洋和司机王港等六人对秦直道的起点甘泉宫、秦直道起始区段沿途的雕翎关等处遗迹进行实地调查。考察组历时两天、途经淳化、旬邑、宁县、正宁等县境,沿着子午岭山脉驱车访问当地居民、林场职工,了解到秦汉直道的真实遗存现状,从而对两千年前的秦汉直道南端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对消除学界若干不正确的说法具有重大的佐証价值。

1月18日,今天的考察任务是淳化县北部的西汉云陵、甘泉宫遗址。我们首先实地踏勘了西汉云陵遗址。从淳化县城沿着县乡公路往北行进,经过西屯庄,于10:45抵达大疙瘩村。在该村北有一座高约25米的大土丘。村子即缘于此土丘得名。这里就是西汉“云陵”所在地。这座大土疙瘩就是西汉钩弋夫人的墓冢封土堆。我们沿着封土堆南坡的土路登上顶部,其上草木丛生。登高远望,只见蓝天白云之下村庄错落,远景清晰,四周非常辽阔。经观察,云陵封土堆遗址的四周原先应有围墙,正南方是一条长约五十米的神道,而今已经修成水泥路面。再往南是一座今人构筑的门楼,正中的牌匾写着“汉云陵”叁个大字。门楼前立着叁块保护碑和一块刻有“秦汉遗风”的巨石。

11:25,我们离开“汉云陵”前往下一站“汉甘泉宫”遗址。由大疙瘩村向北行约5公里抵达铁王镇。此时已是中午,我们决定在此吃午餐。镇子较小,街道两旁的商店多已关门停业,我们最终选择镇区西端的一家饭馆进午餐。

午饭后,我们继续驱车北行,转向西越过一条沟壑后,途经程家堡,再转北抵达梁武帝村,行程约9公里。于12:55,我们到达今天考察的重点目标地——梁武帝村东侧的“汉甘泉宫”遗址。“甘泉宫”因北方的甘泉山得名,而甘泉山又因甘泉得名。现今的“甘泉宫”遗址东为武家山沟、西为米家沟、中为城前头沟。在“甘泉宫”遗址范围内,地面的历史遗迹较少。在保护碑南面,存在一个水泥铺就的小广场;在其北面,大路的东、西各有一座高约20米的夯土堆,二者相距107米。其可能是汉代甘泉宫南门的两座门阙。在东侧夯土堆东北约650米(用测距仪测量)也有一座高大土堆,不知是什么建筑遗存。在两个夯土堆之间遗存着古代石灰岩雕刻的石熊和石鼓,均遭到不同程度的自然侵蚀。在西侧夯土堆之西约450米处,是淳化县建立的“秦直道起点”水泥保护碑。这个秦直道起点应该不准确。我们登上西侧夯土堆顶部观察、讨论和指点可能的地表可见遗迹。之后,我们步行前往武家山沟西畔的夯土高台遗存,抵近观察其现状,并向附近修筑公路的施工人员了解情况。据他们讲,南侧地表古代砖瓦碎片极多。我们顺着乡村土路向西步行,在田间寻找汉代砖瓦等遗物。到达村子北头的几户人家附近,转向南又实地观察“秦直道起点”标志碑。在甘泉宫遗址考察2个多小时后,我们于15:05离开,前往旬邑县城。于17:30抵达旬邑县城,入住旬邑宾馆。

1月19日,今日的考察任务是踏察子午岭山脊秦直道遗迹及其沿线的雕翎关和石门关遗址。8:00出发,前往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山地寻找秦直道遗址和雕翎关。由旬邑县城向西北再转向东北,沿着骋211公路行至职田镇西南的藻池村,再沿着厂302公路东北行,经由职田镇、马栏镇(驻地后掌村)杨坡头村,爬上子午岭主脉。不久,进入甘肃正宁县叁嘉乡境内。在公路西侧的蔡家湾木材检查站、大湾村,我们先后下车向检查站值班人员、73岁的村民李福祥了解秦直道遗迹的所在地。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们:刘家店林场附近存在秦直道旧迹。据李福祥老人讲,1967年,他曾在雕翎关附近修筑公路,由刘家店村向北直至雕翎关,都能看到断断续续的秦直道遗迹。

我们继续驱车北行,于9:40抵达刘家店林场。我和赵景波教授及孟洋洋进入场部,几经打听,来到厂长办公室访问。罗坚宁场长接待了我们。据罗厂长介绍,林场办公区西侧通向北方的土路可通往雕灵关,沿途可见秦直道遗迹。(他问我们带介绍信否,答曰走得急忘带)告别罗场长后,我们沿着刘家店林场境内子午岭主梁的土路前进约6-7公里。因路面有较深积雪,车辆难行。我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又循原路返回至林场场部。那条土路基本上沿着子午岭主脉延伸,两侧则是深沟大壑。两千多年来山区地貌发生变化,以及冬天积雪覆盖,使得秦直道遗迹从地表已经很难看出。

我们回返至厂302公路,转向东南行至马栏乡政府原驻地——马栏村,再东北行至转角村。该村居于叁岔路口。由转角村沿着马栏河西支流——石底子川西北行,抵达北寺村,再转向西二度进入子午岭山区。汽车随着公路逐渐升高,直至子午岭的主脊。穿过陕甘省界进入正宁县境,在公路西侧就看到雕翎关遗址、秦直道遗址保护碑。我们先踏察秦直道遗址,沿着林间羊肠小径往南踏勘约2华里,中途观察了树龄约四五百年的樱桃树、“黄帝升天峰”等所谓景观。在此段小路南端,亦即陕西旬邑县和甘肃正宁县交界的厂305公路西侧,就是雕翎关遗址(保护碑写作调令关)。其实,这条羊肠小径西侧还有一条宽约两米的土路,循山脊往南通往刘家店林场场部,就是我们早先中途折返的那条土路。它其实是刘家店林场护林员巡山的行车道。出于同一个原因——积雪深厚,我们看到两辆小轿车进去雕翎关景区后中途退出来,也就未尝试南行。至14:00,离开雕翎关。我们驱车返回到马栏村,在一家餐馆吃午饭。

大约15:00,离开马栏村,从村南公路左侧岔道前往石门关。15:40许,抵达石门乡政府驻地附近石门关附近。这里已建成“秦直道文化苑”和“秦兵站”旅游区。我们对这些新建景点作了1小时的踏察,并拍照。经过观察,大家觉得旬邑县开发单位将秦直道命名为“大秦第二大国防工程” 特别切合实际。16:10分,我们告别石门关。17:20,沿着公路抵达旬邑县土桥镇胡同同村。在此进入咸旬高速公路,开始返回西安的行程。19:30左右,抵达雁塔校区。两天的考察行程就此结束。

03. 在读博士孟洋洋的专题论文《黑庆壕古城即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述论》在核心期刊发表

博士研究生孟洋洋的专题论文《黑庆壕古城即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述论——基于军事考古学的考察》在核心期刊《西北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3月)正式发表。论文作者认为:东汉明帝为隔绝南、北匈奴“交通”,防止南匈奴贵族极少数人士叛逃漠北,于永平八年(65),在五原郡曼柏县设立度辽将军府及度辽营。度辽将军府驻曼柏县城。对于曼柏县城的地理位置,学界歧说纷呈。从军事考古学的角度展开田野考古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对相关区域古城遗址和自然地理形势的实地考察,可认为曼柏县故城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黑庆壕村西的黑庆壕古城。度辽将军府就设在黑庆壕古城西南部的内城。

作者从军事考古学的视角论证黑庆壕古城为度辽将军府驻地“曼柏县城”。而当今学界对东汉度 辽将军府驻地的具体定位,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观点较为流行。其将曼柏县城标绘在鄂尔多斯高原 40°N 略北、东胜梁北侧的哈什拉川上游河道东约 20 公里处,大体在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马 场壕村附近。考察该村附近的汉代城址,可知其相当马场壕村西面的城圪梁古城。 笔者认为,城圪梁古城并非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而是另有所属,依据主要基于如下三点: 第一,城 圪梁古城的占地面积太小,不足以作为度辽将军府的治城。笔者曾对城圪梁古城进行了两次考古调查, 依据部分夯土地段及汉代砖瓦碎片的分布范围初步判断,城圪梁古城西墙长105 米,北墙长 159 米,东 墙长103 米,南墙158 米。如此规模的城址作为度辽将军府和曼柏县政府两套军、政系统的治城,显然 过于狭小,并不合适。第二,从军事地理形势观察,城圪梁古城位于母哈日沟上游支流昌汗沟西畔。母 哈日沟原是哈什拉川一级支流,两河原在今白泥井镇王正壕村西交汇。1946 年,因引洪淤地,被人为分 开。现今此处两河相距不足1 公里。换言之,城圪梁古城位于哈什拉川的二级支流沿岸,并未在交通干 线上。假设度辽将军府治所是城圪梁古城,就容易形成南匈奴北逃、汉军尾追之势。反之,若北匈奴沿 哈什拉川南行,奔袭至风水梁,再往南有多项选择。城圪梁古城未能扼守交通要冲,并不能有效发挥作 用,这无疑与东汉在曼柏县城建立度辽将军府以阻断南、北匈奴“交通”的初衷相悖。第三,城圪梁古城相对于南匈奴单于庭而言,处在东北方向。假设度辽将军府治所在此,自南匈奴单于庭北至黄河南岸的 区域就会防务空虚,无从发挥其控扼南北交通、阻截南匈奴极少数人北遁的职能。东汉政府深谙此区域 的地理形势,绝不会置“度辽将军府”于城圪梁古城。因此,城圪梁古城不符合度辽将军府治所的要求。

综上所述,黑庆壕古城为东汉度辽将军府的驻地无疑。从而在史学界(包括历史地理学界)首次判定了东汉时期度辽将军府治城之当代地理位置,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创新意义。

04. 在读博士孟洋洋的专题论文《西汉北地郡属县治城考》在重要期刊发表

孟洋洋的《西汉北地郡属县治城考》已在《西夏研究》2016年第2期(6月)正式发表。

该文对西汉时期北地郡19个属县的治城位置进行了探究,认为:郁郅县治城在今甘肃庆城县城关镇凤城东南数里处;马岭县治城即今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汉代古城遗址;方渠县治城为今环县曲子镇刘旗村汉代古城;鹑觚县治城即今陕西长武县枣园镇河川口村东北的杨沟汉代遗址;泥阳县治城即今宁县平子镇孟家堡汉代古城;义渠道城即今宁县焦村乡西沟村遗址;略畔道城在今合水县西华池镇杨沟崂村北;归德县城在今吴起县白豹镇政府驻地附近;直路县治城在今正宁县西坡乡政府驻地附近;大要县即今宁县东古城村的高头崖汉代遗址;灵武县城即今环县樊家川乡马驿沟村北的安寨汉代古城;除道治城即今环县甜水镇甜水堡西的牛毛汉代古城;富平县城当在今宁夏青铜峡口巴闸村附近;廉县治城即今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古城;灵州县治城当在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村西侧、黄河河道中;昫衍县治城即今盐池县张记场汉代古城;弋居县治城即今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子古城;回获县治城当为今鄂托克前期呼和淖尔汉代古城;五街县治城当为今盐池县花马池镇左记湾汉代古城。

05. 艾冲教授的专题论文《鄂尔多斯高原西汉时期西河郡属县治城位置新考》正式发表

艾冲教授的专题论文《鄂尔多斯高原西汉时期西河郡属县治城位置新考》已在《西夏研究》2016年第2期(6月)正式发表。

西汉时期,西河郡横跨黄河东西。其河东地区大体包括今山西省吕梁市境的湫水河、叁川河、屈产河等河川流域,不属于本文探讨范围。其河西地区为郡域的主体部分,占据今鄂尔多斯高原中部、东南部区域,成为该郡大多数属县的分布地。西汉时期西河郡管辖36个属县,其中近30个属县分布在黄河西侧的鄂尔多斯高原。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鄂尔多斯高原范围的西汉西河郡诸县治城的地理位置。

本文逐一探索鄂尔多斯高原西汉时期西河郡29个属县故城的当代地理位置,基本做到具体定位。出于便于梳理文献资料的考虑,作者将以《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的记载为基础,结合文物考古和田野调查资料,对汉代西河郡部分属县故城进行再次定位。至于《水经注》无载的西汉西河郡属县治城,主要依靠文物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地理背景和当代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定位探究。这对于复原鄂尔多斯高原汉代政区地理格局具有重大价值,同时对于本地域其他历史地理专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支撑作用。此外,对于修正、完善早已问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秦汉时期的地图内容,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见附表《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区域29属县县城位置简表》)

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区域29属县县城位置简表

(制表时间:2015-03-25 修改时间:2015-03-25)

序号 西汉县名 治城地理位置——今地1 治城位置异说——今地2 东汉县名

01 富昌 今陕西府谷县古城乡古城村古城遗址

02 鸿门 今神木县高家堡镇包家墕村南山梁遗址

03 圁阴 今神木县太和寨乡槐树塔村松树杆遗址 圁阴

04 圁阳 今神木县栏杆堡乡栏杆堡村栏杆堡遗址 圁阳

05 阴山 今陕西佳县朱官寨乡石家坬村古城址

06 平定 今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古城址 平定

07 增山 今东胜区柴登镇城梁村古城遗址

08 虎猛 今鄂托克旗沙井镇东北水泉村古城址

09 美稷 今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村古城址 美稷

南部都尉府 今陕西神木县高家堡镇喇嘛河村古城址

10 中阳 今杭锦旗胜利乡古城梁村古城址 中阳

11 千章 今准格尔旗川掌镇川掌村古城址

12 谷罗 今东胜区泊江海镇莫日古庆村古城址

13 鹄泽 今伊金霍洛旗纳林希里镇乌兰敖包古城

14 大成 今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苏木浩绕召村霍洛柴登古城址 大成

15 盐官 今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苏木敖楞布拉格古城址

16 广田 今东胜区泊江海镇寨子梁古城址

17 騶虞 今东胜区罕台镇元圪旦村古城址

18 西都 今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车家渠古城

19 乐街 今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纳林村古城址 乐街

20 徒经 今伊金霍洛旗新庙乡古城壕村古城址

21 益兰 今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朱开沟村电石湾古城址 益兰

22 广衍 今准格尔旗沙圪堵镇佛爷庙村城圪梁古城址 广衍

23 武车 今府谷县大昌汗乡大昌汗村古城址

24 饶县 今府谷县碛楞乡石马川村古城址

25 方利 今府谷县赵五家湾乡柏草峁古城梁城址

26 平陆 今府谷县墙头乡后冯家会村冯家会城址 平陆

27 博陵 今府谷县古城乡前城村古城址

28 宣武 今准格尔旗哈岱高勒乡城圪卜古城遗址

29 觬是 今佳县王家砭乡柳树会村古城址

合计 29 29 10

06. 保宏彪助理研究员的专题论文《贞观年间灵州都督府与西北民族关系格局》正式发表

保宏彪助理研究员的专题论文《贞观年间灵州都督府与西北民族关系格局》已在《西夏研究》2016年第2期正式发表。

作者认为:灵州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之地,自秦汉以来就是众多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盖其地介居华夷之间,交通四达,而濒临黄河,地平壤沃,为西北塞上稀有之乐土,故赫连氏置为 果园,桃李盛茂,北魏更置薄骨律镇,屏障西藩,为西疆之一军镇中心。”隋唐时期,这里先后成 为突厥、铁勒、回纥、薛延陀、党项、吐谷浑、粟特等民族活跃之地。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创立了羁縻府州制度,大批铁勒、回纥、薛延陀、党项、吐谷浑、粟特等族民众随突厥降户南下定居于灵州都督府,对西北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有力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繁荣。

唐朝长期执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 间的关系,在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参天可汗道”为西北边疆的稳定与持续 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西北各族的联系、交流、沟通与融合,对西北各族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改善 产生了深远影响,创立了处理古代民族关系的成功典范,对唐朝的强盛、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07. 在读博士王兴锋的博士学位论文《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顺利通过答辩

在读博士王兴锋的博士学位论文《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于2016年5月25日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作者认为:鄂尔多斯高原位于蒙古高原(阴山以北)和黄土高原之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大十字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殊的地理条件,使该区域成为民族迁徙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一个独具特点并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里不仅有各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有容纳各民族迁徙回旋的广袤空间。自春秋战国以来,鄂尔多斯高原一直是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秦汉魏晋时期,先后在该区域活动的民族众多,主要有汉、匈奴、乌桓、鲜卑、羌、氐等族。他们迁居该区域的时间长短不一。时过境迁,有的民族今天早已消失,有的则融入其他民族。全面而系统地考察这一时期各民族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的迁徙与分布,揭示区域民族变迁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民族变迁的时空特征,归纳民族迁移活动的驱动因素。以期通过这个典型区域的研究取得新的专题成果。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迁徙与变迁的重要因素。本文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鄂尔多斯高原自然地理状况,包括地势地貌、水文环境、气候环境与天然植被等相关内容。同时,也表明该区域显着的地理特性,为下文的探讨奠定基础。

其次,作者将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民族迁徙与分布划为四个时期。通过四章内容梳理这一时段各民族在该区域的迁徙活动,并利用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实地考察,复原各民族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早在春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逐渐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为北方各民族最早发生交融的地区。战国后期直至西汉前期,北狄、义渠、昫衍、林胡、楼烦和匈奴等民族先后迁入该区域。西汉中后期,在汉武帝的领导下,汉朝对北方匈奴展开叁次关键性战役。经过叁次战役促使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河南之战后,汉朝继承秦朝的移民政策,大规模移民至鄂尔多斯高原,这时期约有数十万汉族人口迁入该区域。河西之战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率部归降汉朝,于是,汉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设立五属国以安置归降的匈奴牧民。自西汉宣帝以后,羌族人口逐渐迁入鄂尔多斯高原邻区,成为西汉中后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构成与分布的新成分。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逐渐形成各民族杂居错处的分布格局。这就打破了自西汉武帝以来汉族人口占主体的分布格局。这时期该区域民族分布呈现新的特点,与西汉时期作纵向比较,乌桓、鲜卑诸族部落陆续迁入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区域民族新成员;汉族、匈奴族人口也较前发生明显的变动。羌族分布区由安定郡扩大到北地、西河、上等郡。乌桓人从东方迁入,匈奴人、鲜卑人由北方迁入,羌族人自西方迁入本区,与本地汉族共同开发自然资源,相互影响。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向鄂尔多斯高原迁徙,该区域为汉赵(屠各)、后赵(羯族)、前秦(氐族)、后秦(氐)、大夏(铁弗匈奴)等诸族政权的统辖之地。鲜卑诸部、乌丸、氐、羌、屠各、铁弗匈奴等族在该区域杂居错处。

最后,作者通过复原秦汉魏晋时期各民族人口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迁徙活动,对比各时期诸民族在该区域的空间分布差异,以深入探索区域民族变迁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及意义。

08. 在读博士王兴锋的专题论文《两汉西河郡美稷故城位置新考》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在读博士王兴锋的专题论文《两汉西河郡美稷故城位置新考》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2期正式发表。西河郡美稷县是汉代北疆地区的战略要地。西汉武帝时,汉朝在此设立西河属国; 东汉建武年间,美稷为使匈奴中郎将驻地。对于美稷县城的地理位置,史学界虽有论及,但存在诸多疑点,因而仍有继续探索的必要。

对于两汉时期美稷的地理位置,史念海先生发表 《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 遗迹探索记》,初步判定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纳林村古城为汉代美稷故城 : “现在古 城附近的形势,恰与 《河水注》所说的相合。现在的正川河由准格尔旗的五庙梁东南流, 直达古城,又绕古城之西,再由古城之南东流。正川河和黄甫川的流向是由西北趋向东南, 而流经古城城南之后,接着还是向东流去,再折向东南流。这一点和 《河水注》所说的若 合符节,似非偶然的雷同。如果这一点不至于乖误,则纳林镇北的古城废墟,似可定为美稷 县的遗址。”接着,史先生又根据 “历史记载推求考核,以微翔实。……以纳林镇北古城作 为美稷的遗址可能不会有很大的舛误的”。此后,诸多学者承袭此说, 《中国历史地图 集》、《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等亦如此定位。

综合现有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论文作者则认为,汉代美稷故城并非今纳林古城,而应是在距之不远的榆树壕古城。试论证如下: 其一,美稷故城位于纳林川流域附近无疑,而纳林川流域及其附近的秦汉城址主要有 4 座,分别是城壕古城、城圪梁古城、榆树壕古城以及纳林古城。除纳林古城外,城壕、城圪梁二城面积亦过小,不符合高级军政机构治城的规格,那么只剩下榆树壕古城。 榆树壕古城位于纳林古城以西约 28 公里的暖水乡北部。无论就其所在地理位置,还是古城及其附近出土的文物、遗址性质观察,皆可判定为汉代美稷故城。出土文物证明榆树壕古城使用时段是两汉时期。在古城内发现有汉五铢、大泉五十等铜钱,以及卷云纹瓦当,均属于汉代遗物。铜簇、铜带钩或其他铜饰件也屡有发现。古城东南约1. 5 公里处为汉代墓群。其二,榆树壕古城的平面布局符合高级军政机构治城的要求。榆树壕古城分内、外两城。 外城南北长 500 米,东西宽 400 米,平面呈长方形,是准格尔旗境内面积最大的秦汉古城 址。现存城墙高约 1—3 米。北墙开三门,南墙与东墙的南端已被南渠 ( 又称古城圪棱沟) 冲塌。南渠自东而西注入暖水川。据说,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垣内墙尚存。现在东墙保 留较高,一段高约 3 米,夯土层也较清晰,每层黄土之间,隔以黏性白色土,层层相叠,夯 层厚约 10—15 厘米。内城在外城西南部,南北约 270 米,东西约 205 米,亦呈长方形。北 墙偏西开一门,正对外城北墙的西门。全城最高点在内城东北部,平地高于外城地面3 米以上。主要建筑的遗迹遗物也在此处,地面瓦片密布,间或有秦汉卷云纹瓦当,还有不少辽金 时期的砖、瓦碎块和鸱吻等建筑遗存。其三,榆树壕古城符合 《水经注》对于湳水与美稷县的记载。榆树壕古城的西北面为敖 包梁,是暖水川的发源地。暖水川流经榆树壕古城西侧,流经四道柳、西营子、大路峁、乌 日图高勒,至头道柳与四道柳川汇合后,称为 牛川,入伊金霍洛旗新庙乡后,再南流入陕 西省神木县境,称窟野河。榆树壕古城与东方的纳林川西支河道仅隔一道山梁,美稷县境包 括今纳林河发源区域。以今榆树壕古城为行政中心的西河郡美稷县辖区甚广,其东部应该包 括今纳林河上游地区。这种政区格局符合《水经注》湳水源头出于美稷县境的记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镇榆树壕古城实为美稷县故城,其位置凸显出美稷县在两汉北疆地区拥有极为重要的军政地位,也使我们对两汉时期北疆政区变迁与民族关系发展有了较前更为清楚的认识。

09. 在读硕士陈娇的硕士学位论文《元明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顺利通过答辩

2016年5月22日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论文被答辩委员会评为“优秀”等次。

元明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各民族经历较大的变迁过程。这一时期,先后有蒙古、汉、回及其他民族活跃于高原之上。本文以元明时期的鄂尔多斯高原为研究范围,分叁个时间段探讨高原上各民族的分布与变迁过程。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及评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元朝建立以前至元末鄂尔多斯高原各民族政权的分布。通过夏、金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界限判断党项、女真两个民族分布的大致范围。此后,由于蒙古骑兵南下,夏、金政权灭亡,蒙古族开始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元朝建立后,元政府通过军事驻防、移民屯田及畜牧,大量蒙古族、汉族及其他民族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在该地区形成民族迁徙的浪潮。

第叁部分论述明朝洪武至景泰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概况。随着明朝军队的北上,元朝势力退出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呈现大规模向北迁出、汉族人口由南迁入的特征。明前期以阴山一线为明朝北部防线,但在大批蒙古军民归附的情况下,鄂尔多斯高原的南部、西部仍然分布数量可观的蒙古族。跟随汉族一起迁入鄂尔多斯高原者,还有元代逐渐形成的回族人口,但回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高原西部的宁夏地区。本文主要以现存清真寺的地理位置推断回族人口的分布。总体来说,明朝前期的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与变迁是由于明军统一战争引起的,随着政局的稳定,大规模的汉族人口被迁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格局。

第四部分,明朝中后期,由于明政府放弃战略要地东胜卫,蒙古牧骑开始越过黄河重新进入鄂尔多斯高原。此后,明政府放弃对鄂尔多斯高原大部地区的控制,在高原南部构建边墙作为防御工程。因此,延绥与宁夏两镇边墙成为区分蒙古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在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的一条明显界限。在边墙以北的蒙古族经历了各部落的争夺与迁徙。最终,经历百年发展迁徙的鄂尔多斯部驻牧于高原,并再未离开。在蒙、汉两个民族争战迁徙的同时,回族逐渐发展壮大。但由于文献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不利于鄂尔多斯高原回族地理分布的研究,只能作大体的推断。

最后,对各时段民族地理概况进行特征、因素及影响分析,深入理解研究区域各民族的分布及变迁。

10. 硕士生刘晓姗的专题论文《东汉永和年间南匈奴句龙部叛乱的探析》正式发表

硕士生刘晓姗的专题研究论文《东汉永和年间南匈奴句龙部叛乱的探析》已在《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6期)正式发表。作者认为:东汉永和五年( 140), 南匈奴句龙部发生叛乱。迄今对于这个事件的研究成果无多,诸如林幹《匈奴通史》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陈琳国《东汉末年南匈奴南迁的前后》 ( 《晋阳学刊》2008 年第 4 期) 等有所涉及。然而,正面探讨句龙部贵族叛乱事件的论著尚未问世。故该文对这一叛乱事件涉及的时间、地域以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予以探析。

东汉永和五年( 公元 140 年) 夏,南匈奴左地句龙王部贵族吾斯、车纽等反叛。叛乱持续五年后,在建康元年( 144) 结束。随着东汉政府派兵平叛,车纽投降,吾斯被刺身亡,叛乱最终被平定。叛乱前,句龙部的分布地在东汉雁门郡的北部。叛乱波及的地域很广,包括并州北部、凉州东北部、幽州西部、冀州西北部。句龙吾斯等人的反叛是东汉后期南匈奴发生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东汉地方军政官员的施政不力以及南匈奴内部矛盾的发展密切相关。叛乱发生的原因包括: 东汉政府的不妥当政策、南匈奴内部的矛盾等。此事件既对东汉北部边疆的政治形势产生 影响,也对北疆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更使南匈奴从内部开始分裂,其族人逐步南徙,而北疆民族分布格 局亦发生变化。

此次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随后波及西河郡、定襄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以及凉州北地郡、 安定郡、幽州代郡、冀州常山国等地。叛乱事件不仅打乱了北疆的治理秩序,对北疆各族居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叛乱的句龙部吸收乌桓、羌戎等族部落共反,使叛乱武装的民族构成更加复杂。其后,由于东汉北部三郡郡治的南迁,使南匈奴单于庭也向南迁徙,南匈奴的历史进入新的阶段。通过探析南匈奴句龙部叛乱的时间、空间过程,爆发的驱动因素及其历史影响,有助于增加我们对东汉后期北部边疆的政治局势,以及东汉政府对南匈奴的政策变化的了解。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实习生、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