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15年度立项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重大项目中期成果综述

2017年12月05日16:13来源:

  近期全国社科规划办对2015年立项的193个基础类和跨学科类重大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评估。检查结果表明,这批课题总体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颇丰,社会影响良好,示范效应明显。根据各课题组提供材料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7月以来,这批课题共推出着作类成果418部,发表学术论文3100多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200多篇,有6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1篇,被厂颁滨、贰滨、厂厂颁滨国际叁大引文索引收录54篇,初步建成数据库44个,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作出了贡献。

  基础研究精品 冷门绝学力作

  这批重大项目以基础研究为主,陆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集成式研究成果、大型丛书、专着论文,凸显了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优秀成果的示范作用。北京师范大学鲁克俭课题组,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置于西方思想史中,准确还原和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和演变的细微变化,出版专着3部约200万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系统地揭示马克思早期整体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复旦大学王水照承担的“中国古代文章学着述汇编、整理与研究”,对我国古代600余种文章学着述进行了系统清理与汇编整理,出版《稀见明人文话二十种》《中国古代文章学的阐释与建构》共计150余万字,为塑造新气象、新格局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宁夏大学杜建录承担的“西夏通志”,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已公布的西夏出土资料和传世文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研究,修纂400余万字的《西夏通志》,填补了中国正史中没有西夏史的空白。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承担的“四库提要汇辑汇校汇考”,汇辑汇校汇考包括四阁《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四库全书总目》(殿本、浙本、粤本)等提要文献450余万字,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7篇,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与反思。清华大学赵平安承担的“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研究”,对商、周、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古书中的讹字进行搜集整理达1万余例,共计150余万字,出版专着2部,发表论文32篇,为后续学界对讹字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清华大学王晓朝课题组,以古希腊哲学术语为研究对象,以古希腊哲学基本概念的发生学研究为核心内容,从250余个希腊哲学基本概念入手编纂《希腊哲学概念史辞典》,出版《柏拉图全集》(增订版)约200万字,发表论文23篇,推动希腊哲学研究向纵深拓展。

  浙江大学曹锦炎承担的“甲骨文材料整理及图文数据库建设”,收录目前可见的绝大多数甲骨文材料,包括《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等着录书及一小批国内外尚未发表的藏品,并根据甲骨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时进行数据库更新,促进中华汉字文化传承发展。广西师范大学莫道才承担的“历代骈文研究文献集成”,搜集整理分散于各地的114种骈文总集和159种骈文别集,出版专着3部约90万字,发表论文35篇,系统梳理骈文学科的演变发展历程。湖南大学邓洪波承担的“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撰写《中国书院文献版本目录》870余条,出版50余万字的阶段性成果《书院学档案》,完成300余万字的中国书院文献点校稽考,发表论文12篇,填补了历史文献学、目录学、档案学等相关领域空白。浙江师范大学李圣华承担的“明人别集稿抄本搜集、整理与研究”,精选有重要价值的明别集稿抄本影印汇刊,建设专门文献库。主编120册《宁海丛书》及100册《两浙文丛·未刊稿抄本》,出版《宁海丛书提要》《衢州古代着述考》等共100余万字,发表论文34篇。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明清民国歌谣整理与研究及电子文献库建设”课题组,通过多地调研、走访相关歌谣传承人及查阅民国报刊杂志等方式,搜集整理近450万字的歌谣文献资料,出版《明代民歌集》《清代民歌集》《中国历代民歌史论》等多部着作约340万字,发表论文11篇,系统梳理了中国优秀歌谣的演变体系。

  注重调查研究 资料文献宏丰

  许多课题组结合研究工作需要,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文献调查,积累大量一手资料,为相关领域持续深入研究打下厚实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课题组搜集整理各类中国新闻本体史史料总计超过1亿字,出版《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续编》总计超过1000万字,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体系做出不懈努力。西南交通大学汪启明课题组在普查近万部方志的基础上,整理汇编方言资料近40万字,扫描142种方言志总计超过4260万字并初步确定方言数据库的语法规范,出版及发表方志、方言相关专着论文约200万字,多篇文章受到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大连民族大学李晓峰课题组,抢救性搜集整理了一批珍稀文献,包括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朝鲜文、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等多个少数民族语言在内的15000多篇论文、1800部专着,出版《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梁庭望论民族文学选集》共计120余万字。内蒙古师范大学胡日查课题组,自主研发蒙古文《大藏经》医学数据库,将18世纪蒙古文涉医的5部经文和7部古印度医药学经典着作收录其中,对蒙古族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湖南师范大学唐贤清课题组,基于语言接触和语言比较的视角对湘与黔桂边地区汉语方言、民族语言若干句法语义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建立“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虚词数据库”,为湘与黔桂边地区濒危语言的抢救性研究提供资料支撑。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课题组,在对四个典型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真实数据对当前中国乡村的伦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出版专着《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获得学界好评,在《中国社会科学》《伦理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2篇。天津师范大学赵利民课题组,通过搜集整理1815年至1915年间出版的723种报刊文献,深入探讨晚清报刊对中国文学转型所起的作用,并对当前文学商品化媒介化进行深刻反思。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课题组,从度量衡、空间计量、时间计量、文献史料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出版的《先秦两汉度量衡制度研究》填补了中国度量衡制度起源的空白,在相关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7篇,推动了中国计量史研究。南开大学王立新课题组,以古代希伯来经典为中心,对古地中海文化圈内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学、文化关系展开研究,梳理相关文献数百种,翻译文献28篇,为研究古地中海圈内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了可靠文献依据。

  南京师范大学张连红课题组,对824位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国共抗日老战士进行抢救性采访,整理形成文稿超过248万字,涉及重大战役、重要战斗乃至军队生活细节等多个方面,为构建真实全面丰富的抗日战争提供了鲜活资料。首都师范大学梁占军课题组,积极与英、美、法、德、日、俄等国学者开展交流合作,梳理各国教材中有关中国抗战的基本情况,在主流媒体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阐发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西南大学张守广课题组通过梳理国内外报刊文献及图片影像等史料,逐步建设完善《抗战大后方资料数据库》,完成后预计约1.49亿字,为抗日战争、抗战“大后方”历史的多维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湖南文理学院陈致远课题组,在与中、美、日叁方学者及细菌战受害调查委员会成员深入多维度交流的基础上,发表论文15篇,出版300余万字的《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研究丛书》,以厚重严谨的学术成果揭露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南京大学张生课题组,通过整理明清时期中国、琉球、日本相关典籍,搜集晚清、民国及1949年后台海两岸报刊资料,查阅晚清、民国外交档案及美、英、日等国外交档案,出版《钓鱼岛问题文献集》10册共计433万字,发表论文9篇,全方位完整呈现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为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及现实应对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华东师范大学沉志华课题组,搜集、整理22种约20万页各国档案文件,完成了46辑1193万字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原始文献的整理与翻译工作,发表论文59篇,提交咨询报告42份,深化了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关注现实问题 服务资政育人

  这批课题中的综合性研究与跨学科类项目,在深入开展学术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同时,还致力于在服务社会和资政育人方面发挥作用。如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魏礼群课题组就大数据应用于国家治理撰写多篇调研报告、云南大学刘稚课题组就相关国家跨界民族及边疆治理经验教训撰写报告、东北财经大学陈磊课题组撰写的有关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景气分析等多篇报告、湖北经济学院吕忠梅课题组就建立长江经济带管理新体制撰写调研报告、上海大学于逢春课题组就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与民族认同撰写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林拓课题组就县制改革撰写多篇成果专报、华东政法大学肖国兴课题组就《能源法》进一步完善建议撰写报告,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武汉大学卢洪友课题组多次就政府间环境事权与财权划分、环境税费分享等问题展开实地调研,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撰写的《污染、健康与不平等—跨越环境健康贫困陷阱》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大连理工大学原毅军课题组梳理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及演进逻辑,并对如何突破传统主流技术限制,驱动产业高端化升级提出建议,出版专着4部约110万字,在《中国工业经济》《改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西安交通大学姜全保课题组从普查数据质量、人口研究方法、生育、死亡、老龄人口等问题入手,研究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分析我国生育率的未来走向趋势,发表4篇厂厂颁滨论文。北京师范大学林丹华课题组通过对112个儿童青少年发展个案深度访谈获取文本近200万字,音频100余小时,提出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四维结构,并通过约2000人左右中小学生测试,确定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179个项目,初步建成我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果指标体系。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