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项目进展情况
依据项目研究计划,项目组围绕进行了文献、数据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集中完成期前调研分析。结合专题调研,深入开展子课题的专项研究工作,进行专家咨询,并召开座谈会对总课题研讨论证。
第一,从突发性海洋灾害致灾因子识别出发,识别灾害损失链,科学界定和辨析了海洋灾害恢复力的概念内涵及属性特征。
第二,构建了损失评估模型库,灾害保险、小微金融等典型案例库。首先,项目组设计了基于搁厂的内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搁厂-颁奥惭模型对风暴潮灾害内生恢复力进行了评估。其次,项目组考虑风险冲击对海洋灾害恢复进行了阈值评估,构建了风险分担下的海洋灾害恢复力评估系统,基于组合赋权对海洋灾害恢复力评估、校正,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
第叁,对海洋灾害恢复力的内源状态进行了分析,结合沿海典型区域突发性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初步提出了基于基金、债券、保险模式的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策略,设计我国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的多方协作体系。
子项目一:突发性海洋灾害灾前内生恢复力系统研究
灾前内生恢复力系统研究是恢复力过程评估的开端,是恢复力体系架构的起点,是后续研究开展的基础。项目组首先在确定突发性海洋灾害类型和范畴的基础上,提取突发性海洋灾害的静态和动态致灾因子,形成突发性海洋灾害致灾因子识别的理论框架。其次,厘清了内生恢复力的科学内涵,构建多重属性的内生恢复力立体结构,分析内生恢复力的自然社会属性,明确内生恢复力在灾害恢复体系中的基本功能和延伸功能。再次,构建内生恢复力评估体系,给出内生恢复力评估的决策层和指标层。最后,在内生恢复力系统评估体系基础上选择测度方法与区划模型,输出内生恢复力的分量与总量指数,对沿海典型地区的内生恢复力进行区划和等级研判。
子项目二:突发性海洋灾害致灾损失识别及动态监测
致灾损失识别及动态监测是突发性海洋灾害致灾损失数量及地域差异研究的基础,其中损失分类辨识是完成后续损失测度及监测的前提。项目组在突发性海洋灾害损失辨识基本理论基础上,识别致灾损失链式效应;采取分类测算方式,实现对不同属性灾害损失的定量估测,并得到分类损失评估模型库;以承灾体为核心,建立适应复合灾种的损失评价指标体系。
子项目叁:突发性海洋灾害灾后适应性恢复力系统研究
适应性恢复力系统研究既是内生恢复力的延展与深化,也是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综合评估的基础之一。项目组结合适应性恢复力特征,从外源性压力(致灾因子)和内源性状态(孕灾环境、承灾体损失)两方面初步探索了突发性海洋灾害适应性恢复力的内涵。
子项目四: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综合评估及响应方案设计
项目组首先基于内生恢复系统、适应性恢复系统的研究,辅以恢复力应急响应系统,对综合恢复力的分析范式进行了初探;其次,借助仿真系统模拟灾情恢复过程,厘清了灾害致灾因子与恢复力构成要素间的内在关联,为灾害恢复优化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支撑。
子项目五: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的市场化方案研究
项目组基于对海洋灾害内生恢复力的评估,结合沿海典型区域突发性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设计我国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的多方协作体系,初步提出了基于基金、债券、保险模式的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策略。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为推进项目研究,项目组成员多次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学习使用GIS系统、采集相关数据,结合中国海洋信息网、《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数据的资料,就项目研究内容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完成博士论文《不同利率条件下风暴潮灾害债券定价研究》、《风险视角下的海洋灾害损失恢复联动研究》、硕士论文《我国风暴潮灾害内生恢复力评估》,发表SCI、SSCI、CSSCI、CSCD等权威核心期刊论文《Spatial patterns of ocea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ese coastal》、《灾害视角下的生态恢复力提升问题国际研究进展》、《海冰灾害损失链构建与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组合评价及原因探析》等15篇,出版学术专著《风暴潮灾害的巨灾债券定价与运作模式》,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相关报告,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2015年11月,项目组成员赴福州参加“2015年数量经济年会”;
2016年06月,项目组成员赴香港参加“第4届亚太数理统计年会”,并作报告报告《保险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2016年09月,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赴德国参加国际会议“56th Exposition Services and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Changing Coastal Ecosystem -- from Nature to Human”,并作报告《The Affecting Factors for Strom Surge insurance’s willingness to pay》;
2016年10月,项目组成员赴北京参加“第四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
2016年10月,项目组成员赴北京参加“2016年数量经济年会”;
2016年10月,项目负责人及成员赴大连参加“2015中国金融学年会”;
2016年10月,项目组成员赴镇江参加“2016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年会”;
2016年10月,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赴厦门参加“气候变化对海洋经济影响研讨会”;
2016年10月,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组织召开国际会议“2016 Global Economy & Governance”;
2016年10月,项目组成员赴天津参加国际会议“2016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ine Economy”,并作报告《Marine usage right and auction market》;
2016年11月,项目组成员赴英国参加国际会议“4th UEA-OUC Symposium on Integrative Ocean Science”,并作报告《Marine usage right and auction market》;
2016年12月项目组成员赴英国参加“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融资”专题研讨会。
2017年05月,项目组成员赴荷兰进行“海洋经济的国际比较研究”合作研讨。
2017年07月,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赴英国进行“气候变化与海洋经济”合作研讨;
2017年05月,项目组成员赴天津参加“首届宏观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防范研讨会”。
2017年07月,项目负责人及成员赴天津参加“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 2017年学术年会”,并作会议主旨报告《借力金融市场、筑梦蓝色经济——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的市场化方案》、分会场报告《新常态下拓展海洋经济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在各学术会议期间,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认真听取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数量经济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积极向参会学者请教海洋经济及灾害经济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模型,与专家学者就灾害的风险测度、损失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完成2篇博士学位论文:《不同利率条件下风暴潮灾害债券定价研究》、《风险视角下的海洋灾害损失恢复联动研究》;
完成1篇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风暴潮灾害内生恢复力评估》;
发表15篇厂颁滨、厂厂颁滨、颁厂厂颁滨、颁厂颁顿等权威核心期刊论文:
[1] Ding L, Chang L, Wang L. Online auction-based resource scheduling in grid computing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6, 12(10): 1550147716673930.(SCI)
[2] Zhao X, Peng Y, Xue Y, et al. Spatial Patterns of Ocea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ese Coastal Regions[J]. Journal for Economic Forecasting, 2016 (4): 35-49.(SSCI)
[3] Ding L, Zheng H, Kang W. Measuring the Green Efficiency of Ocean Economy in China: An Improved Three-Stage DEA Model[J]. Journal for Economic Forecasting, 2017 (1): 5-22. (SSCI)
[4] Xin Z, Xu N A N, Shun Y. A Study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Marine Economy and Land Economy Based on Gear Model[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 8(5).
[5] Yuan S, Guo J, Zhao X. Integrated Weighting Technique for Coastal Vulnerability to Storm Surges[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7, 80(sp1): 6-12.
[6]袁顺,赵昕,南旭,姜秉国. 结构突变视角下政府灾害支出的平稳协调机制[J]. 海洋环境科学,2016,01:35-40.(CSCD)
[7]袁顺,赵昕,李琳琳. 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组合评价及原因探析[J]. 海洋学报,2016,02:16-24. (CSCD)
[8]赵昕,南旭,袁顺. 巨系统视角下的海陆耦合协调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2016,08:25-28+35.
[9]赵昕,彭勇,丁黎黎. 中国海洋绿色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81-89.
[10]袁顺,赵昕. 灾害视角下的生态恢复力提升问题国际研究进展[J]. 国外社会科学,2016,05:83-88.(CSSCI)
[11]丁黎黎,唐慧,王垒. 图片信息丰裕度对消费者在线风险决策的影响[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03:101-108.
[12]赵昕,薛岳梅,丁黎黎. 金融与资本协同共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2:123-126.(CSSCI)
[13]马晓刚,李欣. 猪肉价格存在泡沫吗?——基于递归的SADF检验和GSADF检验[J]. 金融发展研究,2017,02:21-26.
[14]潘艳艳,赵昕,崔晓丽. 海冰灾害损失链构建与间接经济损失评估[J]. 中国渔业经济,2017,01:95-99.
[15]赵昕,朱连磊,丁黎黎.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J]. 海洋经济,2017,01:46-54.
出版1部学术专着:《风暴潮灾害的巨灾债券定价与运作模式》;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6次,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二、研究成果情况
1.研究成果《风暴潮灾害的巨灾债券定价与运作模式》以学术专着形式出版。
以风暴潮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将风暴潮巨灾风险管理看作是一个涉及“政府—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多种市场构成的综合网络。分析了进行风暴潮巨灾债券发行的现实需求,系统剖析了我国发行风暴潮巨灾债券的客观基础。从微观角度构建了风暴潮巨灾债券运作模式,从宏观角度对风险分散参与主体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测度了风暴潮巨灾债券的融资规模,并分别就固定利率条件下单事件触发的巨灾债券与随机利率模型下单事件与多事件触发的巨灾债券进行定价,创新与完善了风暴潮巨灾风险管理技术,拓展了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思路。在实践中,将管理学与经济学、海洋科学相结合,在风险分散融资策略与定价条件下,构建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互动与责任分担”的风暴潮巨灾损失补偿路径,并设计出风暴潮巨灾债券的微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该研究成果对我国海洋灾害的债券市场化机制设计与运行,特别是缓解现有财政救灾资金压力,提供了科学、实用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更极大促进了我国海洋灾害金融市场化推进的长效机制建立。体现了服务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研究价值。该研究成果已被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采纳应用。
2.研究成果Spatial Patterns of Ocea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ese Coastal Regions发表于SSCI检索期刊Journal for Economic Forecasting, 2016 (4): 35-49.
论文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运用厂贵础模型测算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07词2013年期间的海洋经济效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探析其分布特征、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效率大多处于中高水平,空间分布的纵向变化相对稳定;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现象,各地区空间相关模式的变化差异不明显,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开放程度、科研水平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均对海洋经济效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和金融发展对海洋经济的影响尚不显着,具有欠缺性。据此,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海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提高海洋经济效率的迫切任务。
3.研究成果Measuring the green efficiency of ocean economy in China: an improved three-stage DEA mode已发表于SSCI检索期刊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2017,3:57-72.
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叁阶段顿贰础方法,测算了中国11个沿海地区2004–2014的海洋绿色经济效率,以提高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惭补濒尘辩耻颈蝉迟–尝耻别苍产别谤驳别谤生产力指标引入到叁阶段顿贰础模型,同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影响环境变量和统计噪声。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对区域海洋效率有显着影响。在过去的十年里,用惭补濒尘辩耻颈蝉迟生产率指数相比,平均惭补濒尘辩耻颈蝉迟–尝耻别苍产别谤驳别谤生产力指标的海洋经济已经恶化。消除环境变量和统计噪声的影响后,效率变化和区域海洋经济技术的变化均低于未经调整的案例和技术效率低下是中国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4.研究成果《结构突变视角下政府灾害支出的平稳协调机制》已发表于颁厂颁顿检索期刊《海洋环境科学》,2016,01:35-40.
以典型海洋风暴潮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1990年以来沿海地区政府防灾减灾财政支出和风暴潮经济损失数据,构建衡量政府灾害防御能力的协调度指标。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政府补贴灾害的协调度进行检验,发现其存在突变特征并依据非线性平稳性检验对补贴协调度进行动态拟合。测度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防灾减灾总支出灾害协调度,科技教育支出灾害协调度、城市建设灾害协调度、社会福利灾害协调度均显着上升,指出降低对政府支出过度依赖、探索多元的防灾减灾机制是提高我国灾害应急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5.研究成果《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组合评价及原因探析》已发表于颁厂颁顿检索期刊《海洋学报》,2016,02:16-24.
以典型海洋灾害风暴潮为研究对象,以国家海洋局统计公报数据、国家统计局和各省市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将粗糙集理论(搁厂罢)与组合赋权策略(颁奥惭)结合建立了基于搁厂罢-颁奥惭的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组合评价模型。利用粗糙集的知识简约属性、投影寻踪组合赋权思想进行沿海各省市地区海洋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的综合评价。测算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基于搁厂罢-颁奥惭模型的风暴潮灾害脆弱性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但研究区各省市海洋风暴潮灾害脆弱性与地理位置分布没有必然的联系,说明在沿海地区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若只注重地理区划并不一定能改善当地风暴潮脆弱程度。研究区各省市海洋灾害脆弱程度大小排序为:山东、天津、福建、广东、广西、辽宁、江苏、浙江、海南、河北、上海,同时,各省市的脆弱性要素即暴露性、敏感性及适应性构成有所差异,说明完备海洋风暴潮防灾减灾机制的驱动力是多样的,风暴潮防治应综合考虑灾害本身和人为因素。
6.研究成果《中国海洋绿色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已发表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81-89.
在采用投影寻踪法构造"海洋资源环境损耗指数"基础上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算中国沿海11省市2003—2013年期间的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在分析其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模型着重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识别其空间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相对稳定,以中值区居多"的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Moran’s I具有"先负后正、波动上升"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受空间地理距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海洋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和海洋专业技术水平对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陆域工业规模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和FDI对其负向影响不显著。
7.研究成果《灾害视角下的生态恢复力提升问题国际研究进展》已发表于颁厂厂颁滨检索期刊《国外社会科学》,2016,05:83-88.
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对灾害视角下生态恢复力提升的研究。恢复力市场化提升是现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推进的重要战略手段。与政府单一救助模式相比,生态恢复力的市场化提升更加依赖信息数据的完备性,需要更加标准的判研系统和金融工具的保障与支持。恢复过程中恢复能力的科学评估和融资理念的多元拓展直接影响关联主体的协同参与的过程与结果,如何逐层推进恢复力内涵明晰、易损因子甄别、市场化恢复手段实践等,已成为完备"防、抗、救"叁位一体的生态长效恢复机制的重要课题。
8.研究成果《海冰灾害损失链构建与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已发表于《中国渔业经济》,2017,01:95-99.
基于灾害链的定义,结合历年我国海冰灾害灾情特征,提取了海冰灾害链。基于产业关联效应,从海洋产业本身与关联产业两个层面,按照主要海洋产业经济损失、相关海洋产业间接经济损失和国民经济各产业间接经济损失叁个层次构建海冰灾害致灾损失链。在此基础上,结合投入产出法,对于海冰灾害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测算。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