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根据研究设计,第一阶段主要是数据收集阶段,课题组已经完成了3个数据收集计划:
1、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全国404个村居的追踪调查,将样本随机分成4 份,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轮换追踪调查。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本研究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2、人口“大数据”背景下的“循数治理”数据
以“大数据”的思维,探索性深挖人口“大数据”,为“循数善治”提供基础性支持。收集的数据包括深圳某区的个体人口数据8年来每月的变化状况,可用于分析人口总量、户籍、性别、地域、来源、婚育情况、居住时间及其年度变化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人口流动状况分析,包括区内流动、区际流动及其年度变化情况。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性分析,以及人口分布、流动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服务交互性分析。在精准把握人口分布及人口流动性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理论和管理经验,提出在精准把握人口需求、动态评估管理服务现状、科学配置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创新性做法。
3、在华外国人社会融入数据
为研究未来一带一路等开放政策对我国社区国际化的影响,在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开展了2016、2017年在穗外国人调查,收集了受访外国人的基本背景信息,包括国籍、年龄、性别、教育、语言技能、婚姻状况、子女数目、亲属在华情况、来华时间等;工作状况主要询问首次来华和此次来华的从业状态、月收入、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等;婚育状况;观念态度等。
在以上数据收集工作的基础之上,完成了2篇《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决策参考》,参加了国际会议1次,国内会议4次,招收博士后1人,发表论文3篇。
二、 研究成果情况
第一阶段虽然主要是收集数据,我们也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了5篇论文:
1、《教育中的户籍隔离与教育期望》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当前户籍制度下教育隔离的现状以及教育隔离与教育期望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户籍隔离现象。教育中的户籍隔离影响学生的教育期望。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户籍融合在有利于异地就读学生的同时,对本地就读学生没有明显影响,进而有利于学生的总体表现。
2、特大城市中产阶层的国家认同研究:
作为经济活动的旅游,存在着阶层差异。在旅游的发生上,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发生率存在相关关系,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发生概率存在着阶层差异,中产阶层旅游行为的发生概率高于低阶层;在旅游的后果上,旅游行为影响着人们的认同,国内旅游影响国内认同,国际旅游影响人们对亚洲人和世界公民的认同。由此,我们提出旅游对于建构国家认同的影响存在着阶层差异,中产阶层的国家认同比之低阶层更多地受到旅游的影响。
3、恒职者、换职者及其内生异质性:
社会网对求职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但是过往研究将换职者(mover)的最后一份职业与恒职者(stayer)的第一份职业混在一起,忽视了换职者与恒职者之间的内生异质性。我们借助JSNET2014和CLDS2014的调查数据,通过共现分析(coincidence analysi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换职者和恒职者的初职求职模式、求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职者与恒职者不但确实存在内生异质性,而且长期稳定存在。
4、基于动态网络分析技术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实证研究
组织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4特征之一,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性的规定比较笼统。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对犯罪组织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3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例为实证样本,通过犯罪社会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对黑社会组织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挖掘组织节点、实施全面有效的打击非常重要。
5、本地居民对外国移民的印象结构及其生产机制
本研究在梳理西方学界对于本地人对移民及移民现象的态度的理论解释基础上,提出在初期移民国家,由于外来移民的经济嵌入程度及生活空间均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以及本地人也未形成对于外来移民统一而稳定综合印象,因此区分对外来移民的印象结构,进而具体分析其形成机制非常必要。基于在广州市的实证调查数据发现:由于非洲裔移民并未真正进入广州劳动力市场,且以经商为主,因此不同类型的本地居民对他们经济影响方面的印象并无明显差异,本地人对他们的印象,主要由人们实际遇到的威胁以及感知到的威胁所决定,即感知到的非洲裔数量越大或者居住地越靠近非洲聚集区,越易产生负面社会生活影响印象,并与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影响不大,而群体接触的正面效应则被否定。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