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建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7年12月11日14:40

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建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研究”自2015年11月5日立项以来,已完成原计划进行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进展良好。目前,已完成课题的总体框架设计和研究综述部分,课题已赴浙江省和江西省内调查,课题研究所需数据初步统计工作已完成。立项至今课题组成员在权威和颁厂厂颁滨刊物发表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9篇(均已标注基金资助)。

(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理论基础。目前,已完成环境史和生态观念史分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环境史和生态观念史梳理,已形成2篇工作论文;已完成西方生态主义各流派的谱系分析、主要流派观点的政治意涵和政策影响分析、中西“政府-社会”结构差异,进行生态文明政策比较研究等生态主义政治面向和政策要旨分析,已形成2篇工作论文。

子课题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设计和管理体制研究

目前,已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的内涵与产权界定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家资产管理演化分析、国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借鉴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进行了浙江省、江西省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地区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已形成2篇工作论文。

子课题叁:促进产业生态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

目前,已完成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已完成浙江省、江西省现行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生态转型的效果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已形成3篇工作论文。

子课题四:完善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的财政政策研究

目前,已完成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归类,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理论研究,进行了环境污染治理主体和监督主体以及各部门之间博弈分析,已形成3篇工作论文。

子课题五:建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研究

目前,已完成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已完成福建、贵州和江西等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财政政策等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已形成3篇工作论文。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调研数据整理运用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在前期课题调研获取数据的基础上,正在构建包括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等内容的课题数据库。其中:社会经济部分包括区域概况、经济发展、人口、教育、产业、财政等10余个数据表;自然资源数据包括气候质量、植被质量、土壤质量、水文质量等4个主表和土地利用等子表构成;基础地理信息部分主要由福建、贵州、江西等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行政区划和地形地貌信息等构成。数据库使用成熟的小型商用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利用面向对象可视化开发工具Delphi和TatukGIS Development Kernel (DK)实现集成开发,为课题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数据支持。

(2)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目前,各子课题完成了本课题研究的文献收集整理工作,主要包括: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环境史和生态观念史梳理,生态主义政治面向和政策要旨分析等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自然资源资产的内涵与产权界定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家资产管理演化分析、国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借鉴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设计和管理体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作用机理和实施效果等促进产业生态转型的财政政策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理论、环境污染治理主体和监督主体以及各部门之间博弈等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的财政政策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等建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3)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课题组目前已召开学术会议14次。其中:课题开题会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周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刘小兵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志勇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孙开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刘蓉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陈少强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王乔教授、张利国教授、匡小平教授以及项目组成员和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课题组联合主办的“江西绿色发展指数”研讨会邀请了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戴星照、江西省统计局统计科研所所长张启良研究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足根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陶长琪教授、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教授等20余人参加;课题和各子课题召开课题讨论会12次。

课题组成员目前参与国内学术会议10余人次。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中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叁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中国扶贫经验和“十叁五”脱贫政策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的学术交流。

课题组成员参加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3人次。课题组成员谢花林教授参加了2017年亚洲可持续发展会议,肖文海教授参加了英国皇家经济学年会2017年年会并作主题发言,课题组成员谢花林教授作为访问团成员访问了芬兰坦佩雷大学(University of Tampere)、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University of Debrecen)及多瑙新城大学(University of Dunaújváros)等三所高校就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研究方向达成合作意向。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组成员积极在国家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详见以下列表)。由于课题研究处于资料和数据整理阶段,目前未举行成果发布会、报送《工作简报》、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将及时召开成果发布会,并将撰写高质量的成果报送《工作简报》以及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存在的问题:第一,因课题组成员均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本职工作较为繁重,在课题时间与精力上存在较大的压力。第二,因课题组成员分散在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课题研究进度的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课题组成员自身的调节,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或者通过增加课题组成员解决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制定统一进度要求,召开课题组会议,构架子课题间的统一数据库保障课题研究进度。

研究心得:一方面,课题组成员科研水平与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本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在的学术兴趣和专长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综合和互补,整体科研实力得到加强,发表了诸多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形成了一系列工作论文。另一方面,学术观点的深入提炼,使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对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设计和管理体制、促进产业生态转型的财政政策、完善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的财政政策、建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等研究,形成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研究框架和研究体系。

意见建议:对于课题的研究成果加大支持力度,如在获得出版资助、入选文库以及获奖评比等方面多加支持。

二、研究成果情况

1、蒋金法、周材华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政策,《税务研究》,2016年第7期

基本内容:通过介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税收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描述发达国家生态税收体系的特点,并结合国外经验,尝试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消费税和税收优惠四个方面给出我国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税收政策建议。主要观点:通过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与征收,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强化消费税的环保功能,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税收政策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价值: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税收政策完善方向。(论文他引2次,知网下载310次。)

2、肖挺. 环境质量是劳动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吗?——“逃离北上广”现象的一种解读,《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

基本内容:以我国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污染气体排放为例,从环境质量的视角对“逃离北上广”问题进行分析,以2004-2012年期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污染排放对各城市劳动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等因素作为门槛变量估计上述效应。主要观点:污染排放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口流失,但这种驱赶效应主要体现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及内地中心城市,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迁移决策造成的影响程度会逐步提升;生活在工业化为导向的城市以及生活在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居民对于环境问题较为敏感,只有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保持相对均衡而健康的比重时,环境对人口造成的驱赶效应才有所缓解。 学术价值:采用我国直辖市以及各省会城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 和门限回归等手段将上述诸多指标变量纳入同一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着力于建立污染排放、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变量之间的系统关联机制,揭示环境污染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内在驱动机制(论文他引1次,知网下载536次。)

课题组供稿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