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10窜顿&补尘辫;084&苍产蝉辫;曹天生简报第17期&苍产蝉辫;2017.4.20

2017年12月12日13:55来源:

祝愿丁家桥镇早日建成宣纸书画纸重镇、强镇、大镇

——在第一届中国宣纸发源地文化旅游交流会上的发言

曹天生

2017年4月11日?小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乡亲:

大家上午好!我是地地道道的小岭人,我的祖辈居住在离会场不到500米的方家山,我出生在小岭村,我的曾祖父曹德顺是宣纸工人,祖父曹进林是晒纸工人,父亲曹集志在解放前随祖父在皮滩宣纸厂当学徒,建国初期曾在小岭任过村长、小岭乡乡长,曾担任公私合营第二任董事长,这是历史档案上写明了的。我的外公张根季先生,是一生从事宣纸原料工作的;我的伯父曹鹤寿先生也是晒纸工人,也教过书;至今,我的许多长辈、同辈和晚辈仍在宣纸行业做多种工作。我生长在纸乡,从小就深感劳动人民的伟大,平生的志向之一,就是要研究宣纸的历史文化,向外界介绍宣纸,宣传一切为宣纸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人们。

2010年,在安徽财经大学、泾县人民政府、中国宣纸集团、中国宣纸协会、丁家桥镇人民政府和父老乡亲的支持下,在强手如林,激烈竞争的情况,我主持申报并成功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这个项目,并有幸实现安徽省属高等学校重大项目申报零的突破。经过长达6年的搜集材料和研究,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我们已经搜集整理和研究写作了500万字的书稿;发表了6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出版了12部研究宣纸的着作;举办了10次学术研讨会;培养了4批研究生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研究团队的成员邢春荣、曹光华、吴世新、黄飞松、朱正海、钱邦发、曹建勤、张有根、曹曦、吴放驹、吴中良、叶彩霞等人,有的获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的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有的当干部获得升迁。这一期间参加做课题的学生,有的毕业党了大学教师,有的考进了央企,有的考进了公务员队伍。

总之,我们在宣纸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这要归功于国家的支持,归功于各级领导和家乡父老的关心和爱护。我借这个机会汇报叁点认识:

一、曹大叁发明了什么样的宣纸?

曹大叁为代表的曹氏发明了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二者配伍的宣纸。这是第叁代宣纸,也是国家对于宣纸标准中对于宣纸定义的宣纸。此前直至唐朝的宣纸经过国家着名专家用科学仪器检测,不是都含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原料的纸张。成为人类非遗的宣纸就是用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这是曹大叁及其后人的功劳。

二、多姓与曹姓和宣纸制作技艺体系完善的关系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体系包括原料加工、制浆、纸药制作、捞纸、晒纸、检纸、纸帘制作、宣剪制作等一系列子系统,梅姓、张姓、许姓等对原料加工;王姓等对于纸帘制作、张姓对于宣剪制作;翟姓对于宣纸销售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都是宣纸制作技艺体系完善的参与者,配合曹姓完善了宣纸制作技艺体系。改革开放后,全县以宣纸业为龙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宣纸行业,对宣纸传统技艺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和部分工艺的革新,使宣纸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叁、持续开展中国宣纸发源地文化旅游交流会的意义何在?

在丁家桥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自2017年开始,在宣纸发源地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宣纸发源地文化旅游交流会”,时间定于每年的农历叁月十五日。我们要持续举办文化旅游节活动的组织,确保文化旅游交流会的举办隆重热烈、文明生动、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总之,举办交流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是弘扬伟大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要,是传播宣纸文化,传承宣纸技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乡亲: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宣纸发源地丁家桥镇是人类非遗重镇,理应在五大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农村的第一方阵,我作为家乡的一个成员,一定积极参与持久组织文化旅游节活动,并和大家一起努力将交流会建设成为一个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文化空间”,将宣纸发源地最终建设成为宣纸书画纸重镇、强镇、大镇,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高原和文明高地。

我们满满期待!衷心感谢各位!

宣纸发明始祖大叁曹公祭祀典礼

祭文

(曹天生拟文并宣读)

维公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一日,农历丁酉鸡年叁月十五,第一届中国宣纸发源地文化旅游交流会筹备会诸公集议承继传统,阐扬新风,自丁酉年起每年农历今日祭祀檀草宣纸发明始祖曹大叁,以表感恩先圣先祖盛德之隆,以彰光大宣纸文化永久之志。宣纸发源地丁家桥全镇后侪,敬具鲜花珍果,佳牲美酿,祭献于我宣纸始祖大叁曹公圣像之前。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称颂,何其煌煌。

曹叔振铎,定陶吾乡。以国赐姓,代出英贤。

唐代全晸,复居泾阳。泾川小岭,发脉南唐。

人间福地,诸姓来迁。有宋曹锺,迁至虬川。

百十一公,生子大叁。宋元之际,小岭来迁。

水绕山环,易避时乱。山多田少,遍布青檀。

沙田稻草,周边尽产。蔡伦术业,从此发扬。

开滩辟池,造桥填宕。子孙繁衍,一十叁坑。

九岭交通,坦途呈祥。檀草宣纸,试验滥觞。

元明之际,声名远扬。体系完善,明清辉煌。

及至民国,继称纸王。承继蔡圣,造福一方。

共和新兴,改革开放。技艺传承,全县合唱。

人类非遗,无上荣光。天时地利,人和欢畅。

胜迹所在,百代景仰。举世文明,再添新章。

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传统文化,倡导传扬。

核心价值,力行遵倡。宣纸技艺,继承隆昌。

旅游文化,交流发扬。文化空间,举世称善。

文明高地,爱国爱乡。缅怀祖德,神功再创。

值此春景,鸟语花香。赫赫始祖,鉴临现场。

高山苍苍,溪坑潺潺。丁桥山水,再荐馨香。

远近宾朋,十里八乡。载歌载舞,伏惟尚飨!

曹大叁介绍:

曹大叁(1264—1341),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曹氏一世祖,为避战乱,于1289年率族人自南陵绿岭虬川徙居小岭,自此以蔡伦术为生业,在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创制出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集原料制作技艺、纸药制作技艺、制浆技艺、捞纸技艺、晒纸技艺、检纸技艺等于一体的宣纸制作技艺体系,从而被誉为人类非遗中国宣纸的鼻祖。

中国宣纸介绍:

中国宣纸由来已久。唐代宣纸作为贡纸,是江南道宣州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宋代宣纸是宣州主要以青檀皮为原料的高级纸张,是皮纸的杰出代表。宋元及以降,曹大叁及其后人探索发明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配伍制作的宣纸,到明代中叶,其技艺体系臻于严密,并相沿发展至今。这种宣纸具有质地稳定性、润墨性、耐久性、绵韧性、抗损性等特点,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奉为人类手工造纸技艺的活化石。2009年9月,宣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课题组供稿)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