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整理与研究”推进会
(一)“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整理与研究”推进会会议记录
时 间:2017年4月15日
地 点:美院432
参会人员:邹其昌 潘天波 陈剑 曹汝平 孙洪伟 李清华 华沙 范雄 华 李青青 全行 徐舒靓 代露露 张佳佳 刘芳 纪亚芸 田娜
记 录 者:李青青
会议内容:
2017年4月15日,在国家重大课题《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首席专家邹其昌老师的号召与组织下,“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整理与研究”推进会在美术学院顺利召开。会议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上午会议以介绍、分享课题组成员文献整理的基本情况和经验为主;下午会议则以讨论基本文献整理大纲为主题。
上午9:00,会议正式开始,主持人邹其昌老师首先介绍了会议的主要目的、分享了自己文献整理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文献整理的基本要求等。他认为,基本文献整理应该从理论、技术、教育、行业、民俗五大体系展开,要突出文献整理的体系化,可作为复制的范本。就文献版本而言,邹老师认为要注重文献版本的权威性、有选择、有重点,择善而从之。就文献类型选择而言,邹老师认为不仅要整理已有的文献资料,更要关注其他类资料,如出土的文物等。问文献整理的重点,邹老师则认为,“如何将文献整理梳理成五个系统内是重点,也将是文献整理的创新之处。”
紧接着,潘天波老师也详细介绍了他的文献整理情况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文献体系整理的基本思路:首先善本的选择要有效性、科学性、说服力、经得住后世的审视);其次文献整理的基本工具,如国学大师、殆知阁、读秀、虫部落等,以保证文献的有效性;二、文献整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文献中汉字的古今变形、变体,如,有些文字可以到甲骨文、金文等文字库中找到来源,以回归概念、文字的本源,不能望文生义。另外,潘老师提示,要注意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关系,它们如何一脉相承。文献收集整理后,如何抽象、归纳、整理、提炼文献,如何形成体系,宏观架构这些文献是重中之重。
孙洪伟老师表示对邹教授和潘天波老师的赞同,他还补充道,在文献整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区别核心文献、重要文献、边缘文献。并分享了他在整理清代文献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先确定核心文献再扩展到经史类在扩展到文人笔记,最后补充其他,如甲骨文/出土文物等。孙老师认为,邹教授提到的五大系统中的行业结构、民俗系统等更多与文人笔记相关,建议在整理这类资料的时候要重点关注。
陈剑老师就其整理的明代文献也谈到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明代工艺美术文献与其他时代的不同之处在于,既有片段式记载,也有专书论着,其内容涵盖技艺、农业、兵器制造等等,其中对于器物的论着,首选《格物要论》;其次文人笔记、地方志也是不可忽视的资料,并且建议增加对明初文献的关注与整理,尤其是专门与工艺相关的文献。另外陈老师也强调了版本选择的重要性等。
上午的分享会使得参会人员对文献整理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使人受益匪浅。中午全体参会人员用餐过后,又进入了紧张激烈的第二环节,即文献整理大纲的细化讨论。
下午的讨论主要敲定了字体、版本选择大致方向、编纂体例、具体分工以及五大系统的细化。经过与会人员的商量、讨论,初步达成以下共识:
就字体、版本选择而言:选用繁体字;版本则主要以权威点校版本为主。
就编纂体例而言:在时代分期的基础上,以五个系统结构(理论、技术、教育、行业、民俗)分类展开(有需要可再加一个其他篇)
就具体分工而言:先秦两汉—晋唐时代的文献由潘老师和曹老师共同合作完成);宋元则由邹老师负责;明代由陈老师完成;清代由孙老师负责。
就文献整理的细化大纲而言:1.理论体系文献整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重要命题——思维方式——工匠制度[工匠制度文化:考核/行为等] ——传播理论[教育、民俗等] 。2.技术体系文献整理细化主要包括,材料技术[选择、加工等]——工具技术——造物技艺。3.教育模式文献整理细化主要包括,家族模式—师徒模式 —行会模式—军匠模式—官府模式,且邹老师强调,教育与技术属于工匠个体性问题;行业与民俗属于社会性问题教育侧重从工匠个体技艺问题的传承问题。4.行业结构文献整理细化主要包括,民间行会组织——官府行会组织——匠籍制,其中,行业主要指八大工种——土、木、金、石、陶、染、漆、织等,行业组织则主要有行、会、行会、帮、肆、坊等。5.民俗系统文献整理细化包括,劳动系统(生产、工具、工匠等)和生活系统(仪式、节庆、游艺等)。
下午紧张激烈的讨论达成了高度共识,有利于后续基本文献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次会议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兢兢业业与对该课题的热情支持与投入。
(二)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介绍
面对国家需求,立足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实践,创建中国当代文化体系结构,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深入系统整理与研究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文献资料,是当代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的历史根基,任务艰巨而意义重大。
本书将以历史为轴线,以问题为结构,系统展开对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具体分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先秦两汉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晋唐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宋元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明代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清代卷,100万字)。其中,每卷又按照“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教育模式”“行业结构”“民俗系统”等五大结构系统进行构架整合,努力探索和建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文献体系结构,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性研究做好坚实的基础性工作,也为中华文化体系的建构做出历史性贡献。
本书力求重点突出、逻辑结构合理,注重文献版本的权威性。
本书的最大创新之处:不只是一本文献搜集,其本身就是一项研究——文献体系研究。
内容摘要:
本书将以历史为轴线,以问题为结构,系统展开对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具体分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先秦两汉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晋唐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宋元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明代卷,100万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清代卷,100万字)。
(叁)各卷分工及负责人: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先秦两汉卷,100万字)——潘天波、曹汝平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晋唐卷,100万字)——潘天波、曹汝平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宋元卷,100万字)——邹其昌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明代卷,100万字)——陈剑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清代卷,100万字)——孙洪伟
(四)时间节点:
1.2017年10月31日完成各卷初稿。
2.2017年12月10日统稿完成。
3.2017年12月30日举行《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选编》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
(五)相关编选细则:
1.字体选用:繁体字+版本选择
2.编撰总体框架和体例
在时代分期的基础上,以五个系统结构(理论/技术/教育/行业/民俗)分类展开(再加一个其他篇)
如: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整理——先秦两汉卷
1.理论体系部
2.技术体系部
3.教育模式部
4.行业结构部
5.民俗系统部
(五)五大系统结构细化讨论
1.【总纲】理论体系文献整理细化
核心概念——重要命题——思维方式——工匠制度[工匠制度文化:考核/行为等] ——传播理论[教育、民俗等]
2.技术体系文献整理细化
材料技术——工具技术——造物技艺
3.教育模式文献整理细化
教育与技术属于工匠个体性问题;
行业与民俗属于社会性问题;
教育侧重从工匠个体技艺问题的传承问题
家族模式—师徒模式 —行会模式—军匠模式—官府模式
4.行业结构文献整理细化
行业:八大工种——土、木、金、石、陶、染、漆、织
行业组织:行、会、行会、帮、肆、坊等;
民间行会组织
官府行会组织
匠籍制
5.民俗系统文献整理细化
劳动系统——生产、工具、工匠
生活系统——仪式、节庆、游艺
如: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基本文献整理——先秦两汉卷》
1.理论体系部
1)核心概念
2)重要命题
3)思维方式
4)工匠制度摆工匠制度文化:考核/行为等闭
5)传播理论摆教育、民俗等闭
2.技术体系部
1)材料技术
2)工具技术
3)造物技艺
3.教育模式部
1)家族模式
2)师徒模式
3)行会模式
4)军匠模式
5)官府模式
4.行业结构部
1)民间行会组织
2)官府行会组织
4)匠籍制
5.民俗系统部
1)劳动系统(生产、工具、工匠等)
2)生活系统(仪式、时令节庆、游艺等)
二、媒体聚焦
——《解放日报》邹其昌专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匠心?
按:2017年4月28日,《解放日报》推出“匠心”专栏,记者夏斌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匠心”为主题,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作了专访。邹教授就该问题简要谈论了自己的想法。以下为专访全文:
记者:现在不少人说起“工匠”,常常将它与“大”或“大国”连在一起。请问,这个“大”字该如何理解?
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大”字在中文里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大国工匠之“大”,应该说兼具了“大项目、大攻关”和“干大事、成大器”等含义。
但是,大国工匠不仅限于这一层含义。我的理解是,现在强调大国工匠,为的是突出“工匠是立国之本、强盛之根”这一重要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追求。由此来看,大国工匠可以解释为:使国家强大的工匠。
一些人在谈及工匠时,下意识地将其理解为手艺人或手工业者。这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也有不小的实践局限性。事实上,“工,巧饰也”。这里面,强调了“工”所具有的两大基本性质——“巧”(技术原则或技术设计)和“饰”(艺术原则或艺术设计原则、审美原则)。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此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通过制造、生产等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依靠一定的创意设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生活的品质。就此而言,工匠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其内在核心是尽心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即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记者:近些年来,中华工匠传统一度式微。特别是,一些老字号面临后继无人、品牌声誉和美誉度逐渐消失的窘境。原因何在?
邹其昌:这里面存在一个“历史断代”的因素。举例来说,在短缺经济时代,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市场生产什么,人们就消费什么。“消费者本位”不见了,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渐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新形势下,要续接中华工匠传统,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的能力。同时,有必要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推动社会福利分配的有序化,确保技能人才享受“好一点”的待遇。
记者:具体来看,中华工匠传统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邹其昌:当前,如何把培育工匠文化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实做深,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经验角度来看,“百工制度”是中华工匠传统的重要组成,主要由匠籍制度、行业制度、技术制度、考核制度等组成。其中,考核制度可以重点关注。
古人习惯于时移事变。在工匠考核中,明确规定春季“审五库之量”,即审视所备材料的质量;夏季高温,负责染织的官员会利用这一气候特征,督促工匠染色;秋季天气干燥,需要抓紧修筑河堤、宫室并制备冬衣; 及至霜降,万民入室,百工休整,在此期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岁末,则是年终清点的重要节点,“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四个时节,做不同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中期按计划完成工作,后期休整学习,岁末考核并进行奖惩。这样安排,既能做到按时完工,又体现出对工匠的人文关怀。
于工匠而言,考核也达到了端正造物观的目的,即以实用、诚信为主的造物态度。百工所作应“贵用,贱浮伪”,不为“淫巧”,且选材、制作要求精求善。这是中华工匠传统的一个重要命题,值得发扬光大。
记者:不少大国工匠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除了“匠心独运”,很多时候还需要一颗“仁心”,即有兴趣、有热情、有坚持。
邹其昌:是的。工匠不仅对技术要有追求,而且在思想、道德上也应树立高标准。
《吕氏春秋》强调“治物者,不于物于人”,说的是整治器物不在于器物本身而在于整治器物的人。在中华工匠传统中,尊师重道、长幼有序、成人之美是“德”的具体体现。在拜师学艺之前,匠人们已然经历了人品的考核。同时,凡事以诚信立本。若百工失信,造出的器械质量粗劣,不堪重用;染出的颜色就不纯正,不合于礼。
对于“能”的评价,古人其实是有不同观点的。以先秦思想为例,老庄持技术否定论,认为技术带来的是道德沦丧。受其影响的工匠文化很自然地呈现反技术倾向,能用体力解决的,绝不借助工具,《庄子》中抱瓮浇菜的汉阴丈人就是典型例子。又如孔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技术,但也警惕技术的过分应用,否定奇技淫巧。受其影响的工匠文化呈现强烈的中庸倾向,一切设计都有特定的目的,一切功能够用就好,不应越雷池一步。再如管子,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对技术相关的一切运用都大加赞颂。受其影响的工匠文化追求“赏心悦目”,仅仅够用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感官吸引力。
总的来看,强调“匠心独运”不应该落入技术万能论之中。依靠敬业与超越,工匠使“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生存方式,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匠心”。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