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16窜顿础133&苍产蝉辫;燕红忠:重大课题工作简报2017年第2期

2017年12月14日15:26来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运行研究》

2017年工作简报(第2期)

一、资料收集整理情况

2017年3月3日,课题组召开了开题研讨会。根据专家意见,课题负责人对课题框架结构进行了完善,主要调整了子课题叁的研究内容,增加了对于银钱业的融资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考察。

按照研究计划,目前课题组正在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以上海市图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等为中心,整理近代报刊资料和数据。

第二,以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其他各省市档案馆为中心,收集整理相关档案资料。

第叁,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东洋文库对日文资料进行整理。但日文资料的翻译整理难度大,进度慢。

第四,在台湾国史馆、中研院、台湾清华大学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陆续收集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资料:第一、生息银两借贷。谢萍萍博士利用《清实录》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朱批奏折”档案,整理了生息银两数据库,包括生息银两的数量、利息、生息方式、生息年限等数据。

第二、金融市场结构。申良平博士查阅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银行年鉴》《金融年鉴》《银行周报》等报刊资料,整理了1897—1937年300多家银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数据;李裕威博士查阅了滨下武志编着的《山西票号资料书简篇(一)》中《京都往来书稿》中对于蔚泰厚票号在京都和苏州两地分号的往来书信,整理了书信中有关汇兑银两、收汇对象、汇兑方式、汇水、利息行市等数据。

第叁、同业拆借市场、标金市场、申汇市场。贺水金研究员利用《大陆银行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金城银行史料》等档案资料整理了1894—1935年的标金数据;赵婧博士利用上海档案馆馆藏的大公司账簿的“行庄往来”会计账目,整理了公司融资中“银行”与“钱庄”的比例,利用《钱业月报》的“每月庄票丢失统计表”,整理了钱庄放款资料。

第四、股票、债券、期货的价格与收益率。朱荫贵教授利用《证券周报》《证券日报》、日本《东亚经济新报》和台湾国史馆、中研院收藏的相关史料,收集整理了孤岛时期的证券交易所数据;兰日旭教授收集民国时期报刊资料,如《银行周报》《申报》《中央银行月报》等,整理了债券价格、收益率等数据;燕红忠教授整理了晚清时期豆类期货贸易的数据,利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各类调查资料,包括1910年由日本农商务省农务局出版的《大豆及其他豆类的调查》、1907年东亚同文书院出版的《支那经济全书》、1911年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出版的《松花江黑龙江及两江沿岸经济调查资料》等。

第五、外汇市场的汇率、内汇市场的兑换率、主要地区的利率。杜恂诚教授系统发掘了资料价值颇高的《钱业月报》、《北华捷报》(The North China Herald)等报刊及书籍上的研究资料,围绕二十世纪前期白银汇率整理数据;贺水金研究员整理了1866—1933年近代中国外汇月度数据以及1920年代和1930年代内汇市场日度数据;许晨博士利用日文资料《满洲中央银行沿革史》《满洲货币问题沪汉金融机关调差报告》《货币制度调差会报告》等收集整理了营口“过炉银”的相关数据。

二、阶段性研究成果情况

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论文的写作以及部分书稿的撰写也正在进行。目前本课题共发表阶段性论文10篇,包括1篇国际础类经济学期刊论文、1篇国际颁类论文和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具体如下:

1、David Jacks, Se Yan and Liuyan Zhao, "Silver points, silver flows, and the measure of Chinese financi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08, September 2017, 377-387.

文章以定量方法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银本位制度下,上海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银点套利机制保证了银本位下中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尽管绝大多数时期上海汇率与平价并不相等,仍然可以认为上海与国际金融市场是高度整合的,与欧美见金融市场整合程度相比,尽管有所不及,相差也并不悬殊。

2、燕红忠、高宇:《晚清时期的豆品期货市场——以东北辽河流域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3期。

早期的期货市场起源于粮食交易。晚清时期,东北作为新开发地区,豆货产销和出口贸易构成了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于农产物生产、流通与货币交易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在现货交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逐渐发展出以远期合约或期货交易为特征的期货市场。东北的豆品期货广泛存在于口岸市场、大集散地市场、产地集散市场和产地市场四级市场网络之中。期货交易主要有批买卖和期粮两种形态,其中尤以集散中心的期粮交易更为重要。期货市场的信用凭证有类似本票的飞子、类似交易合同的批帖与条子等形式。期货市场的基本机能主要体现在价格创造和金融信用分配方面。当时的豆品期货市场不仅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而且支撑着整个集散市场乃至外贸体系的有效运行。进入20世纪,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政府的干预,豆品期货市场乃至整个市场体系的运转和秩序都遭到了很大破坏。

3、Liuyan Zhao, "Stock returns under hyperinfl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1945-48",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45, September 2017, 155–167.

文章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恶性通货膨胀时期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短期关系。恶性通货膨胀可近似看作是纯粹的货币现象,使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尽量避开实际经济变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股票收益与事后实现的通货膨胀和事前预期的通货膨胀本质上都是正相关的。股票能够几乎完全对冲预期通货膨胀风险,也能部分程度上对冲未预期通货膨胀风险。中国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经历支持了费雪效应假说,这一时期股票是一种不错的保值品种。该结论有助于重新认识“股票收益—通货膨胀之谜”。

4、燕红忠、高宇:《清末时期的过炉银危机与制度调整》,《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2期。

营口“过炉银”这一货币制度大体形成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在世纪末之前维持了稳定运行。由于营口是晚清时期东北贸易的主要港口,因此过炉银也成为当时东北的主要贸易货币,它不仅很好地适应了东北地区季节性极强的贸易特点,也为以营口港为核心的东北贸易提供了良好的货币市场基础。但进入20世纪,随着日俄军事和金融势力的侵入,以及官方的介入和干预,东北经济和贸易遭受了一系列外部冲击和商业危机,营口过炉银在应对外部冲击和信用危机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过炉现银制度、“卯色”交易到支票转账制度;从中断决算、不完全决算到公定价决算、“卯色”决算;从宝银、小洋、上海汇水到各种纸币的定价。过炉银的经营也从完全依附于商业贸易的商号,逐渐转变为具有近代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清末时期,既是过炉银危机频发和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其制度设计最为复杂,运行机能和市场覆盖范围最为兴盛的一个历史时期。

5、王昉、韩丽娟《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的信用管理思想》,《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4期。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农村在思考传统合会运作及其信用管理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合作金融思想,形成了一股商资主导的以培育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农村金融浪潮。但由于农信社的内部约束和银行的外部约束并未有效提升农民信用,信贷效率低下,通过商业银行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方式遭到废弃。后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合作金库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偏重于合作资金的供给,对合作社信用疏于监督,最终导致合作金融体系难以发挥效果。

文章透过信用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观察和思考信用体系对于合作金融在近代中国由兴至衰的内在影响。20 世纪20—40 年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信用基础呈现出由农民个人信用向农信社信用的演进路径,信用管理体现了由软性的道德约束到尝试建立硬性制度约束的转变。然而,私营银行自下而上的农民信用培养和合作金库自上而下的农信社信用管理都未能有效提升农民信用,充实合作金融基础。

6、《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发表了“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运行研究”专题的4篇系列文章,分别是:(1)燕红忠、许晨:《西义顺破产案与过炉银制度的衰落》;(2)王大中、张跃:《20世纪20——30年代上海钱庄放款风险规避研究》;(3)兰日旭、周莹:《中国近代公债整理探析》;(4)王万光、刘俊:《战时日本军票的发行、流通及其影响》。

专题选刊的四篇论文从不同侧面对近代金融市场和制度背景进行了探讨,为相关问题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西义顺破产案与过炉银制度的衰落》一文以民间发行货币“过炉银”为案例,围绕西义顺银炉的破产,探讨了近代时期以行会主导发行的民间货币在官方干预和市场竞争背景下的衰落过程。《20 世纪20—30 年代上海钱庄放款风险规避研究》分析了上海钱庄的信用特点、同业组织钱业公会的作用,以及钱庄的自我风险管理,反映了近代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关系型放贷网络和风险规避的特点。《中国近代公债整理探析》一文围绕民国时期的三次公债整理,通过对政府与市场、政府和银行家之间的博弈分析,探讨了近代宏观经济治理模式的转变,为近代公债市场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战时日本军票的发行、流通及其影响》一文则从货币战争的视角,探讨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华军票的发行和市场流通,反映了战时货币市场的竞争、对抗特点,以及对中日双方和中国民众的影响。

7、贺水金:《论1937—1949年通货膨胀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通货膨胀不仅具有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功能,对于经营货币资产的银行也有资源再配置的左右。1937-1949年通货膨胀,不仅使中国的存款日益向国家银行集中;更使一流商业银行的存放款能力大幅度萎缩,资金运用捉襟见肘,金融中介、配置资源功能尽失,商业银行沦为“工商业的总账房”。为了使银行资产不被通货膨胀所无情吞噬,很多商业银行被迫转向保值经营,抗战时期保值经营的主要方式是买卖外汇、投资房地产和创办附属公司;战后保值经营范围更广,既有一定时期政策允许的黄金、外汇、股票、外国债券等买卖,也有打政策擦边球的各类投资兼投机活动。12年通货膨胀,使商业银行对中国近代金融、经济的影响力日趋势微,最后至无足轻重的地步。

叁、学术会议

从课题研究正式启动以来,各个子课题负责人主要成员基本保持每月一次的碰头交流会,对信息进行沟通。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利用承办第四届“上财经济史学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的机会,由课题组首席专家燕红忠教授召集的“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运行研究”课题组专场研讨会,于2017年9月10日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举行。会议由燕红忠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朱荫贵教授、杜恂诚教授、贺水金研究员、兰日旭教授、王昉教授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的第一阶段围绕叁篇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论文展开,分别是:刘成虎副教授介绍了主题为“汉口洋例银与区域贸易发展研究”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付红副教授报告了工作论文《民国时期的农村金融长时段的演变过程》;贺水金研究员报告了工作论文《标金与近代上海远东国际金融中心》。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对叁场报告作出了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会议的第二阶段首先由首席专家燕红忠教授汇报了课题组半年来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社会影响,其次由五位子课题负责人依次介绍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和接下来的研究计划。经过各位负责人的汇报和讨论,鉴于各子课题都已经整理或正在整理数量大、价值高的原始数据,决定除研究性成果外,再出版1本资料汇编,让课题组搜集整理的数据资料为更多学者所用,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

此外,课题组负责人燕红忠、朱荫贵、杜恂诚、兰日旭、王昉、贺水金等学者先后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17年7月)、河北大学(2017年9月)、山西大学(2017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10月)、复旦大学(2017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10月)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就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