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交流沟通,推动课题稳步开展
——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纪实
为推动西藏课题工作的有效展开,帮助课题组成员深化对课题研究对象的认识,2017年4月18日,课题组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一民教授在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四楼主持召开一场以“20世纪中叶以来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迁”为主题的讨论会。参加此次讨论会的人员主要有课题组成员,以及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在读博士、硕士。讨论会主要围绕着“自然环境与西藏城市人居环境”、“民族与西藏城市人居环境”、“西藏城市人居环境与西藏社会” “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的适用”等问题展开。会议期间,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加深了对西藏人居环境的认识。
一、对于自然环境与城市人居环境密切联系的讨论。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1、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变化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即当地人居环境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被动适应自然、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以及西藏和平解放后的科学认识自然、合理开发和主动保护自然环境这一过程。
2、从自然灾害方面着眼,谈论它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认为西藏地区环境复杂,经常有雹灾、山洪、塌方等自然灾害发生,例如南部河谷地带易发洪灾、北部易发旱灾,自然灾害对人类居住环境危害之大非同一般,在研究西藏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灾害的重视。
二、民族构成和人口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地区,藏族对西藏城市以及城市人居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民族角度研究藏族对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部分专家围绕“如何从民族方面来研究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如何来定义‘民族’概念”、“如何从汉族与藏族的互动来考察它对城市人居环境变化的影响”等问题,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何一民教授提出应尽量避免陷入“民族”问题的争论,为此,他还从“地理边疆”和“文化边疆”的角度对边疆和民族等问题做了解释,指出要注意四川、云南等西藏之外的不同地域也生活着许多藏族人,认识到藏族内部不同的等级和差别。
叁、对于人居环境理论的探讨
中国的“人居环境”理论主要为吴良镛教授所提出,该理论有何优缺点?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利用?与会者围绕这些问题也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研究者指出,“人居环境科学”脱胎于道萨迪亚斯针对西方城市研究提出的人类聚居学,虽然吴氏的人居环境科学在道氏的基础上已经向符合中国特点的方向上进行了改进,但在面对西藏城市这一极为特殊的具体对象时,如何运用该理论,还需进行深入思考。另外,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的眼光是向前的,其关注的区域并非西藏,因而在针对西藏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方面,还需要结合西藏的区情。基于吴良镛先生所主持研究的是人居环境科学,其眼光“向后看”即针对未来做规划设计,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向后看”即对人居环境历史的研究,所以对《人居环境导论》一书提出的研究框架要进行谨慎利用。也有研究者以当下部分利用人居环境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为例,指出,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建筑规划学领域,而人居环境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活动等为基本内容的高度集中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因此,从历史学角度、利用历史学的方法对之研究大有可为。对之,何一民教授指出,认识人居环境理论可以从理论提出者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来考虑该理论的局限,提出在研究中要坚持学科本位。
四、西藏人居环境与西藏社会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西藏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中,社会因素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讨论中,有人提出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不仅要考虑房屋建筑模式的改变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也应看到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互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对城市人居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人以近代以来昌都地区外来移民群体的生存情况为例,指出,作为比较特殊的移民群体,昌都地区移民的历史生活场景与当地藏人多有不同,通过考察当地藏民之间“人居环境”的异同,对于研究城市人居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部分同学还从如何在西藏小城镇建设中突出自身特色;如何优化西藏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发表看法。
讨论完毕,何教授针对课题组相关人员的疑问进行了现场解答,进一步指出,研究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建筑所导致的人居环境的变化;运用分类分析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重要性城市来研究,思考西藏由一个农奴制社会跨入近代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人居环境又变化多少?在变与不变中研究西藏城市人居环境。
通过讨论会,首先,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方向和具体内容;其次,在认识上达成了一致,认识到要回归“历史本位”、坚持本身的学科属性,注意“人”在人居环境中的地位;再次,意识到不能完全照搬理论,对“人居环境理论”要进行合理利用和吸收,将城市人居环境放置到城市史中研究,将西藏解放后的50年代的变化过程描写清楚,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