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以来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迁研究”
——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纪实
2017年5月9日,课题组首席专家兼子课题一负责人何一民教授在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四楼主持召开了 “20世纪中叶以来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迁”的第二次座谈会。参加此次讨论会的人员有课题组主要成员,以及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在读博士、硕士。
座谈会开始,各与会人员就近些天来的阅读和工作情况向参会人员做了简单的汇报,内容主要有资料初步整理情况和存在问题、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等。部分课题组成员还就课题中的某些问题提出看法,例如研究西藏城市人居环境要重视其微观层面,注意其百年变迁;在考察晚清民国的城市人居环境时,在社会上要关注僧侣等级存在对城市人居环境产生的一些影响,此外,西藏不同地区城市的生活差异、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西藏城市历史时期产生的一些问题,例如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城市数量少、用水不太方便、一般居民和高级僧侣的生活差异等;共和国建立后,援藏干部的大批进入所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化对民族特色的冲击,如建筑特点的同质化、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丧失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针对大家讨论的内容,何一民教授指出,课题研究注意力要集中在50年代至21世纪初,细化和明确研究哪些问题值得研究,注意西藏不同城市的特征和区别,关注城市周围自然环境和特征,例如城市中空气、河流、土壤(涉及到化肥、农药、电池等对土壤的污染)等因素。在气候特征上,要认识到不同地区的差别,如藏东北气候条件恶劣,藏南林芝等地区则比较好;重视全球变暖等世界性气候变化问题对西藏地区城市人居环境中气候的影响,例如七十年代的拉萨冬天零下二十多度,而现代冬天最高气温达十多度;城市人居环境的气候、温度等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例如由于西藏地区气候温差大,水果和蔬菜的质量很好等。
在宗教方面,何教授强调,民国时期的西藏是全民信教,这种宗教对人居生活的影响反映在房屋的设计上是很多房屋供奉有佛像;然而,现在却出现了大批不信佛教的城市人口,如党员、外来移民、许多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当地人,这种变化对西藏城市人居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在动态中研究西藏城市人居环境的变化等,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现代化进程对城市的塑造很大,如何研究现代化因素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何一民教授提出如下几点要求:关注现代文化(教育)对当地人居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影响,这其中包括行政区划、人口构成(性别、人口、年龄、文化等构成)与密度、社会文明程度等;考察生态意识与人居环境的设计、居室的变迁、城市空间变迁的关系,比如之前城市规模小,人口数量少,缺乏功能分区;现在城市变成几万人、几十万人,当下空间是按什么布局的,体现了什么理念等等,都需要注意。
随后,何一民教授从城市居住环境(包括医院、学校等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城市绿化面积、垃圾污水处理)、社会交往方式和交通出行的变化、现代人居环境设计与精神空间的营造、空间形态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功能分区的变化、空间形态的再造)等对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西藏由一个农奴制(落后上千年)跨入现代社会,城市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人居环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变与不变?过去一直没人对西藏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迁史进行研究,而对西藏等区域性的人居环境变迁研究更少?因此,我们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具有示范意义。
座谈会结束之际,何一民教授为课题组成员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一是每位研究者都要根据自己所确定的方向撰写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缘起、目的意义,学术回顾,基本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难点重点,突破口,资料来源等。
二是研究者要有全球视野,历史思维,要有整体史观、全局观。注意整体与个别之间的关系,发有整体的宏观把握,也要有个案的深入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城市来研究,选择的原则就是重要性、代表性和典型性。
叁是要根据研究方向进一步梳理相关内容,按照居住系统——建筑环境,街道社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进行资料收集,比如城市的住房是怎样变化的,藏式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变化,厕所卫生间的演变,饮用水的变化(自来水),燃料的变化,冬天防寒设施的变化,生态绿化的变化,每一种变化对于人的影响,对城市的影响。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