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青岛大学商学院博士后、副院长,本文系青岛市博士后资助项目“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海陆产业系统协同耦合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有效利用我国现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实现海陆产业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洋、陆地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是陆域经济向海洋的延伸发展,陆域经济是海洋经济的依托与保障,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因此,坚持海陆统筹,促进海陆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海洋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海陆统筹发展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海洋在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海陆产业协同加快了海陆产业的对接融合,海陆经济市场的互动性、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迅速崛起,新型区域经济增长极逐渐形成;创新引领的海陆产业革命拓展市场发展动力新空间,增强经济发展新功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海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陆域经济受限于有限的空间与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特别是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及各种生产要素向沿海城市地区的高度集聚,使沿海地区面临能源危机。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关键在于海洋中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与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新的资源空间。海陆经济的协同发展,将会大大缓解陆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等要素压力,助力陆域经济突破资源瓶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陆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快了社会人群生活方式的更新,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社会的生态结构。以文化休闲产业为例,旅游市场的火爆拉动更多人群从传统的陆上竞技娱乐转向海上休闲养生,人们旅游去处不再仅限于内陆的青山绿水,海岸线的旖旎风光也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临海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优势,促进了临海区域房地产业、文化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腾飞。
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海洋产业发展迎来一个机遇期,产业门类不断细化,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海陆产业的协同发展将会促进一些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催生诸如海洋高效物流、海洋特色金融等重要门类的战略性新兴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海洋利用的潜力,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加快了海陆产业领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延长了海陆产业发展链条,拓宽了海陆经济发展空间,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我国海陆产业协同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海陆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亟须完善。长期以来,陆域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海洋经济却不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人对海洋战略一知半解,认为海洋经济只是陆域经济的附庸,并未树立起正确的海洋观。我国海陆产业也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部分海洋产业管理部门分割,职责不明、管理尺度标准不一。此外,海陆产业协同发展法律制度保障缺失,造成市场环境不可预期。二是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构建统一联动的海陆产业系统,海洋产业、陆域产业相互割裂,导致二者协同发展面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分工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叁是生态环境恶化,海陆经济可持续性经受考验。海陆产业在生产经营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最终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海洋,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加大了社会的治理成本。人类社会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也使得海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完善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化路径,首先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海陆产业协同发展制度体系。这就要求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海陆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优先发展技术密集型海陆产业,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产业新动能;完善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管理体系,提升海陆产业效率,构建职责边界清晰、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确保海陆产业管理的联动高效;健全海陆产业协同发展法律保障体系,加快行业立法建设,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体系。
其次,拉长海陆产业链条,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坚持海陆统筹发展战略,有效整合我国海洋资源与陆域资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区域间海陆产业功能的互补与合作,加快海陆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海陆复合型产业链条,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陆产业效率的提高。
最后,坚持绿色发展,坚守生态底线。海陆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一是树立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观,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培养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自觉性,提高公司环境责任意识,使社会群体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过程中来;二是加强公司污染处理管理,政府应当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强化环境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控网络等环保基础设施;叁是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形成“谁破坏环境、谁负责修复、谁付出沉重代价”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