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目前在案例实践及推进策略研究环节,涉及大量国内外案例城市的调研和数据收集。研究团队主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的环境监测团队与国内外合作科研机构进行数据调研和获得。目前,课题团队已针对有关城市交通环境研究成果进行大量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国外一些成功城市的经验进行研究,以确保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后续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除了在常规渠道(如学术期刊、报纸和会议等)发表研究成果,还将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及其它新媒体,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研究,通过对不同尺度交通设施(微环境典型交通设施及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运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入手,研究不同阶段各类交通设施建设运行的产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主要采用各类实验和仿真,针对各类不同的情景进行分析,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等阶段的排放情况。已在上海,山东德州,河北廊坊等地进行了多次实地试验,采集到大量有效数据。
同时研究也正在着手进行城市交通模型的数据搜集与搭建。以此上升到城市交通政策层面,通过交通流分配模型及排放仿真平台,来量化关键交通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城市交通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和体系。
本研究目前召开的学术交流会议共计10次,产生了15人次的国际合作,五个子课题供发表论文10篇,8万余字,转载及引用超过20次。
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系统特性和人因特性:交通系统属于城市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从系统本身与其它城市子系统,如土地利用,环境治理等密切相关。因此,在考虑城市交通系统时,需要考虑到与其他系统互馈机理。与此同时,也需要考虑交通中出行者的行为特性,以及在各类政策及实施建设中所展现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建模。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政策的动态特性:课题研究的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政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均具有动态特性,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例如设施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或者政策的初期、中期或后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差异较大,需要针对各阶段进行建模。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政策的交叉性:课题研究的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政策两类对象均具有不同的尺度(作用范围),且具有相互交叉的特点。设施可分布微环境设施和区域性设施,政策根据其效果,也可局部政策和城市尺度政策。与此同时,在设施的不同建设和运行阶段还需要不同政策与之相配套,其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还存在迭加效果。因此,课题研究需要对交通设施和交通政策分别进行界定,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典型交通设施、区域性交通设施以及关键性政策。
二、研究成果情况
本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以多尺度的城市交通区域空气质量为导向,将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政策、大气环境、公共管理等领域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实现多学科知识(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以及社会学)在城市交通体系框架内的有效集成,研究本身将促进这些学科的交叉发展;现有研究没有系统、科学地针对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进行研究,因而无法实现城市交通环境的可持续优先发展目标模式。本研究将提出中国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人居环境的角度,考虑不同尺度和不同阶段支持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核心政策、技术体系和实施方法、剖析城市交通环境与城市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的互动反馈机理,推动城市规划领域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去研究城市交通设施运行模式,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考虑多尺度和管理政策、以环境为导向的交通设施建设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局限性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研究也是对前人城市交通通行能力与安全领域方向之外,结合可持续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拓展,将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其中,针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政策评价模型和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开发,以及在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领域评价中的应用模型的开发,也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本课题基于国内外相关城市及城市群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对我国城市的启示,探讨适合我国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目标模式,指导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有效实施。利用环境导向与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反馈机理,从城市规划的不同尺度和阶段,分别实现支撑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核心政策、技术体系和实施方法,破解城市交通发展困境的实战方法,推动交通环境可持续优先发展的具体落实。从交通设施供给的社会公平性出发,以社会、经济、环境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合理的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对交通设施的扶持或抑制机制,从而实现优化交通设施的机构,提升起运行绩效,促进交通设施建设及运营公司健康良性发展。通过对土地利用政策、特许经营制度、收费政策以及共享经济等政策手段进行评价,提出适合与我国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优先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课题研究将深入剖析区域性交通设施在不同阶段(建设,运行初期以及中远期)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从城市环境的不同层面和阶段提出支持区域性交通设施可持续规划、建设和运行的战略目标、核心政策、技术体系和实施方案,推动从城市群层面对区域性交通设施的规划和运行能力,探讨以环境为导向的交通设施建设实践创新,提出破解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局限性的方法,切实推动城市人居环境优先发展。
通过对我国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优先发展的目标模式的探索,实现对现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等多个目标的优化,打造高效、绿色的城市交通;通过对政府政策进行准确的评价,提高政策实施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以增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降低城市交通问题和空气污染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损失,为公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负责人在交通和环境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已发表77篇厂颁滨和厂厂颁滨论文以及30多篇中文论文。论文总的他引次数为1811次,单篇他引率在200以上的有3篇,单篇他引率在100以上的有10篇。先后主持国内外科研项目70余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3项,中国科技部863项目1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2018.07-2018.12 基于社会实验设计的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策略研究;撰写与投稿CSSCI/SSCI论文1-2篇
2019.01-2018.06 基于社会实验设计的交通政策和设施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策略研究,对交通环境评价方法及体系进行有效性评估和实证。撰写与投稿CSSCI或SSCI论文1-2篇;
2019.07-2019.12 凝练子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形成可能的政策建议,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