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鉴于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复杂状况及其带来的思想混乱,为提高党和政府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有害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2016年9月,本人作为首席专家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正式申报了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评审,于2016年11月16日正式立项。2017年3月,本项目在中山大学文科楼正式开题。获悉项目立项的消息后,本人立即着手组织团队开始课题研究,有序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1. 研究计划的总体执行情况。
第一, 2016年12月-2017年1月,完成组建子课题。各子课题的人员分别如下:
子课题一,社会思潮的分析框架与当前叁大社会思潮概析。子课题负责人为中山大学谭安奎教授,参与人员包括:邵梓婕、卢志涛、钟茗荟、叶欣、孙若旸。
子课题二,新自由主义的最新动态及其批判。子课题负责人为厦门大学黄新华教授,参与人员包括:李泉、陈宇、潘逸舟、孙昊宇、梁诗琪、林映呤。
子课题叁,宪政民主思潮的最新动态及其批判。子课题负责人为天津师范大学佟德志教授,参与人员包括:文明超、钟本章、何子健、刘世禹、周越。
子课题四,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逻辑及其批判。子课题负责人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朱刚教授,参与人员包括丁辉、陈奕锟、石梦洁、林婷、刘少娜。
子课题五,消极社会思潮的预防与消解机制研究。子课题负责为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郭忠华教授,参与人员包括章冲、王雄、王榕、马浩峰、欧阳巧玲。
鉴于本课题结项还涉及资料集的要求,本课题同时还组建了资料组,负责人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徐淑芹讲师,参与人员为梁骐、何悦、屈婷丽、吴梦凡、郭伊涵。
第二,明确各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具体包括如下:
第一,建立重大项目的运转机制。每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研究进展协调会,协调研究进展。
第二,各个子课题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并就各自研究的社会思潮展开深入调研,获得一手研究资料。
第叁,明确各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任务,主要包括:每年报送一篇成果要报;撰写一篇5万字左右的研究报告;编辑出版一部对于各自研究主题的论文集;围绕各自专题召开一次学术研究会议;全面整理既有研究资料,形成相关主题的资料集;以课题名义出版相关论文和着作。
3.按计划推进项目研究,总体进程良好
1)各个子课题已就本身研究主题开展大规模社会调查和专家访谈,获得第一批一手研究资料。
2)已按计划精选各社会思潮的代表性论文,编辑完成5部论文集,目前已全部提交出版社。
3)围绕各个社会思潮,相关子课题已完成两大案例的写作。到2018年1月,完成案例初稿写作,召开重大项目研究协调会,集中评审案例并进行修改。目前8个案例已经定稿。
4)已编辑完成首部资料集。对各大社会思潮的资料情况已有清晰的掌握,并完成分析资料的走势。
5)部分子课题已开始了研究报告的写作,但这一项目目前尚未普遍完成。
2、各子课题按计划开展研究,已完成一手资料收集、论文集编辑、案例写作和报告初稿的写作。
子课题一:已对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资料整理,正在编辑《当前中国主要社会思潮》资料集;编辑完成《当前社会思潮:西学源流与中国语境》论文集,并已提交出版社;已开始写作研究报告,但尚未完成。
子课题二,已对新自由主义的相关代表人物进行了一轮访谈;已编辑完成《新自由主义研究与批判》论文集,并已提交出版社;已完成两个案例的写作,两个案例分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与国有公司产权改革的争论》、《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城市治理:以上海昆山为例》;已编辑完成总体资料集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部分,但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独立资料部分尚未完成;已完成研究报告的初稿写作,但仍需做较大修改。
子课题叁,已对宪政主民思潮的代表人物进行了一轮访谈;已编辑完成《宪政民主思潮:现状与批判》论文集,并已提交出版社;已完成两大案例的写作,分别是《从特朗普看美国民粹主义思潮》、《儒家宪政思潮与“平坟”运动》;已完成总体资料集中的“宪政民主思潮部分”的收集与分析,但对于这一主题在独立资料集尚未开始;已完成本思潮的研究报告初稿写作,但仍需做较大修改。
子课题四,已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代表人物进行了一轮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已完成《历史虚无主义:理论与批判》论文集的编辑,并已提交出版社;已完成两大案例的写作,分别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反思与建议:“狼牙山五壮士”典型案例的梳理》、《从日本教科书“改恶”看历史虚无主义》;已完成总体资料集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部分的分析和写作,但对于这一思潮的独立资料集尚未开始编辑;已基本写作本社会思潮的研究报告,但仍需做较大修改。
子课题五,已对国内外预防和消解有害社会思潮的主要做法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已形成基本的方法论图谱;已编辑完成《预防和消解有害社会思潮:经验与启示》论文集,并已提交出版社;已完成两大案例的写作,分别是《新加坡如何通过组屋政策来建立国家认同》、《新自由主义思潮之下的国企改革之争及其引领》;已完成总体资料集的预防和消解部分的资料分析和写作,但有关本专题的独立资料集尚未形成;有关本主题的研究报告尚未开始写作。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对于调查研究的情况,请参阅前一点各个子课题的调查进展。
学术交流情况,课题首席专家被《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聘为特约研究员,先后两次应邀参加其组织的对于社会舆情和社会思潮专题的研讨会:第一次为2017年3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网络安全与思潮引领”研讨会。第二次为2018年4月20-2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与深层根源》研讨会。在两次会议上,首席专家就其主持的重大项目的研究设想和阶段性成果与国内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8年6月23-24日,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召开《政治概念与国家建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共40名专家齐集中山大学,就社会思潮研究的概念和旨趣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8年5月1-10日和7月1-7日,首席专家赴北欧、韩国等地,就国外防范有害社会思潮的做法进行研讨。
除此之外,各个子课题还就各自主题赴全国各地展开交流和调研,因内容较多,这里不一一枚举。
叁、成果推介情况
由于目前尚属本项目的前期研究阶段,成果尚未完全成形,因此尚未举行专门的成果发布会。但本课题的首批成果、对于各大社会思潮的专题论文集和资料集预计将于2018年年末出版,到时我们将举行成果推介会。待各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完成之后,我们也将给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委员会提交研究成果。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第一,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本课题要研究的是当前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情况,找出其主要危害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提出预防对策。具体地说,本课题将重点立足于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和历史虚无主义叁大思潮上。社会思潮总是体现在相应的人物和群体上。各个子课题在确定相关人物或者目标群体时遇到较大的困难。一是它们的典型性问题,二是其书面言论与其口头言论之间的背离问题。比如,有些访谈对象的网络或者书面言论具有很明显的新自由主义倾向,但一旦知道了我们的研究目的之后,感觉自己将会被列入负面名单,因此一反其已经发表的言论,或者为以前的言论开脱,造成无法对代表性人物或者群体进行精准定位。
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一般从对象的情境出发,尽可能分清其真实言论与矫饰言论,还原各主要社会思潮的真实表现。同时,考虑研究伦理问题,消除调研对象的担心心理。
第二,课题组的协调问题。由于两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在中山大学之外,课题研究过程中很难进行灵活协调,尤其是子课题负责人与其成员之间的协调,对子课题的研究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主要通过网上交流的辅助性手段来加以解决。
第叁,时间性问题。课题原定于2018年12月31日提交结项。尽管各子课题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研究,也按计划形成了论文集、资料集、案例和研究报告。但为了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仅仅两年的研究时间已明显不足,需要至少延长一年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课题组的研究心得主要有以下:一是社会思潮是一个与理论和现实同时高度关联的主题,既要求有深厚的政治学理论知识,又要求有高度的社会敏感力,要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殊为不易。二是本课题对于研究与批判的双重定位。一方面,本课题研究需要对各大社会思潮进行深入了解,摸清楚其来龙去脉和内在理论旨趣,另一方面,又要跳出纯粹的学术研究,站在维护政党执政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对这些思潮进行批判。要实现这种定们的完美结合,在研究过程中的确具有较大的难度。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一:对于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系列论文集
本课题目前已编辑完成五本论文集,它们总体上对我国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理论形态、政治诉求及防控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总结。这些论文集目前已提交上海格致出版社,预计将于年底出版,将对学术界和各级党政部门理解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思潮提供重要帮助。
具体地说,子课题一编辑出版的《当前主要社会思潮:西方源流与中国语境》主要阐明了以下问题: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各主要社会思潮在西方的源流及中国知识界的接收过程;各主要社会思潮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解。
子课题二编辑出版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批判文集》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新自由主义从西方到中国的思想旅行;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知识界兴起的背景;新自由主义的内在理论分化;新自由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设想;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对新自由主义进行更加有力的批判。
子课题叁编辑出版的《宪政民主思潮:现状与批判》,主要探讨了西方宪政民主思潮的政治诉求;宪政民主思潮在中国的理论分化,如儒家宪政主义、社会主义宪政等;宪政民主思潮内部的理论差异与共同诉求;宪政民主思潮对我国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的危害等。
子课题四编辑出版的《历史虚无主义:理论与批判》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历史虚无主义从西方到中国的演化;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认和方法论;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表现及其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等。
子课题五编辑出版的《预防和消解有害社会思潮:经验与启示》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有害社会思潮的形成和传播机制;国外应对有害社会思潮的主要经验;国内应对有害社会思潮的主要做法;建构防范有害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
代表性成果二: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案例集
为了更直观了理解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国内外消除有害社会思潮的主要做法和教训,本课题组目前已完成八个案例的写作。每一个主题都涉及一个国外案例和一个国内案例。这些案例尽管尚未提交出版,但对于各级党政机关更直观地了解各大社会思潮和防范有害社会思潮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八个案例分别是:
对于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已完成《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与国有公司产权改革的争论》、《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城市治理:以上海昆山为例》两大案例。通过国有公司产权改革,透视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诉求和相关举措,突显了新自由主义对于产权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追求。第二个案例则突显了新自由主义在政府治理上的诉求,突出体现在政治自由化的目标上。
对于宪政民主社会思潮,已完成《从特朗普看美国民粹主义思潮》、《儒家宪政思潮与“平坟”运动》两大案例。前一个案例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民粹主义现象及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后一个案例则通过“平坟”运动,透视了儒家宪政主义的理想追求。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已完成《历史虚无主义的反思与建议:“狼牙山五壮士”典型案例的梳理》、《从日本教科书“改恶”看历史虚无主义》两个案例。前一个以前几年出现的以《炎黄春秋》为代表的否定和歪曲狼牙山五壮士现象为例,考察历史虚无主义如何否定历史和英雄人物;后一个案例则通过日本文部省历次修改历史教科书来考察日本出现的否定侵略历史的事实。
对于如何预防和消解有害社会思潮,已完成《新加坡如何通过组屋政策来建立国家认同》、《新自由主义思潮之下的国企改革之争及其引领》两个案例。前一个案例以新加坡如何通过组屋政策来改变居民的空间分布和管理方式,从而有效防止有害社会思潮的漫延。后一案例则以“郎顾之争“案例作为分析对象,考察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于国企改革的设想以及我国政府如何对其进行了有效引导。
代表性成果叁:有关社会思潮研究的系列论文和着作
主要包括《现代公民观念建构中的“东方社会“》、《自然权利的遗产:福利权问题与现代政治秩序》(专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边疆安全复合体:边疆安全的区域和整体视角》、《全面法治与陆地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这些着作或者论文就公民社会思潮、疆独思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为深入理解这些社会思潮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分析。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 2018年8-12月,补充各类数据和访谈,进行资料分析,召开小型学术研讨会。
2. 2019年1-6月,完成资料集编辑和调研报告写作,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委员会报关中期研究成果
3.2019年7-11月,集体修改调研报告,召开至少两次大型学术研讨会,发布研究成果。
4.2019年12月,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委员会报关正式结项成果,项目结项。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