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本课题在申报成功之后,课题组对总课题和子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会,除了对课题中已经确立的方向进行讨论外,还对课题中未涉及但却又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关注,比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训”、当下社会讨论的“新乡贤”等,有计划增加进子课题中。明年下半年计划筹备召开(尽可能含括两岸叁地相关学者)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听取专家建议,也了解国内外相关动态。
在学术交流方面,首席专家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是将儒家道德这一国学议题社会科学化,其理由是此课题在任务学科中研究时间太长久,很多话题都是不断地重复。而借助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在提出了以“关系”为核心的研究理路后,业已提出及深化了“关系向度理论”且探讨儒家道德在其中的位置与表现。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框架,目前作者以此话题在许多地方进行讲演,征求意见,如2017年应武汉大学邀请在长江论坛做讲演(008);2016年应邀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本土管理学对话会,与黄光国教授(“儒家关系主义”提倡者)做对话;2017年应邀在重庆大学举办的“管理学在中国”大会上发言;2017年应邀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的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上做主题发言;2018年应邀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社会学与社会网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等。
当然,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此课题会有所调整,会在儒家道德发展的历史中认识其社会化路径的发生与发展,也会关注民国时的儒家道德复兴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教化,家族传承,宗庙祠堂,家训等路径。而在个案上则选择历史或现实的个案进行研究。但总体而言,究竟上述研究如何实施,本课题还是不倾向做面面俱到的研究,更不倾向做重复研究,有些话题如果没有新观点,则只属于文献综述部分;目前,此课题处在第一研究阶段,重点在于对儒家道德的内在构造及其可操作化路径进行研究,特别是课题主持人发现,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一些人文学者没有发现的问题,当然如何融合原有的历史与人文传统,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学术难题。另外,对于课题组及子课题负责人,也需要加强问题意识,不随意添加一些研究。
二、研究成果情况
《儒家的社会理论建构》:儒家的人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已逐步走入了社会科学范畴。其中“关系本位”成为社会学家研究的核心。然而,对于“关系”的理论建立是否需要借助西方社会理论或放入本体论与认识论去讨论,关系到该理论建构的方向选择。有研究表明,以天人合一为框架的中国文化偏重于关联宇宙论,即以阴阳关系构成来认识世界。此文就此提出,儒家社会理论是由“差异性对偶”为起点而建立起的一种具有价值导向性的关系运作理论。
《儒家的自我及其实践》儒家的自我观原属于人文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开始转入本土心理学。而从这一视角来讨论儒家的自我。目前比较接近于这一视角的理论大致有“心理社会稳态”论、“互依我”、“焦点-区域式自我”及华人自我四元论,其共性都在表明儒家的自我是在关系中得到理解的。本着这样的基本观点。作者为此提出“关系取向的自我”的研究框架。其意指儒家所预设的关系是自我的前提,进而导致一个个体的“现实我”总是需要遵循关系性的“伦理我”作为对自我的规范。而对于这一自我构成的理解,需要将其放入观念与社会等级轴与亲疏远近轴之坐标,以确立自我运行的模式。由此模式,也可以解释大我与小我、公与私、耻感以及人情与面子等中国人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此文的重点是在社会学的框架中讨论儒家的道德学说在中国社会如何落地的问题,其中内容包括“儒家的制度化及其实践”、“儒家的社会与政治图景”、“儒家社会行为法则”以及儒家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变异性。
《“亲亲相隐”的社会学研究》亲亲相隐是儒家道德社会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历经学界十几年的争论,反映出了儒家道德在自身社会化中一些根本的问题尚没有解决。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新的解释,也为本课题的思路开辟了道路。
《晚明清初的善书编纂与社会道德教化的推行——以功过格的制作与流布为例》此文认为善书的编纂与广布是明清社会推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方式,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功过格的制作与流布。晚明清初一批致力于觉民行善的士人,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对来自道教的功过格进行了民间化改造,使得功过格成为传播儒家道德观念、推行道德教化的重要媒介。从功过格的行善观念、道德条目和实行方法来看,其在借鉴神道设教、德福一致的传统教化理念的同时,还采用了通俗化、具体化、实操化的独特教化方法。凭借这些理念和方法,功过格不仅鼓励了人们改过行善,也促进了民间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尽管功过格存在行善邀福的功利性局限,但是其契合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教化方式,不失为社会道德教化推行的有效路径。
以上科研成果是最新完成的,其最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于通过社会科学研究的路径来寻求儒家道德的社会化路径的不同方面,并对其作出解释。目前上述论文有的有用稿通知,有的刚发表不久,尚未产生社会影响。这一方面还需要在学术界及社会上传播与积淀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示,另一方面也会在未来时间里参加社科评奖活动。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举办一致两次学术研讨会
2.开展乡村考察及新乡贤访问调查
3.进行儒家道德操作化研究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