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1、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自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拟对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路、内蒙古西部等重点小区开展区域重点遗址现场调研,了解上述区域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和聚落分布的状况;拟对上述区域重点遗址的发掘资料进行梳理,并开展考古材料的现场无损检测分析,采集测年样品和文物材质分析样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国外学者合作,拟前往俄罗斯和蒙古,对阿尔泰、西伯利亚和蒙古草原的典型遗址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古文化发展谱系和经济形态,并进行较系统的梳理,现场采集测年样品和文物材质分析样品。并对涉及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路、内蒙古西部等区域现有考古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包括碳十四年代数据、冶金考古研究报告、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简报)、文献史料和其他相关的研究资料。首先,各子课题全面收集资料,然后汇总资料,建成总的资料数据库、碳十四年代数据库以方便检索,并为日后丝绸之路早期青铜文化研究打下基础。资料收集将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料室等。
就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来看,工作进展顺利,部分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任务。下面就项目进展情况做具体介绍。
子课题“前丝绸之路东段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相对年代研究”所及时间范围包括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几个大的阶段,这些阶段在中国西北不同地区的起始时间并不一致,即使在同一地区,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本子课题拟解决的重点是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这六个省区铜石并用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十余支考古学文化(公元前2300-前476年)的发展及源流关系,包括对上述各支考古学文化相对年代的重新梳理。此外,还将具体涉及西北地区含彩陶因素的农耕文化不断西渐扩张的历程;新疆北部来自境外以压印纹暗色陶为代表的畜牧业考古学文化(如阿凡纳谢沃文化、切木尔切克文化、小河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卡拉苏克文化)的南下扩张及收缩的历程和相对年代。以及陕西西北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的几处重要遗址(如刘家、石峁、朱开沟等)的相对年代及其与西北地区的文化联系等。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区域的文献资料搜集工作已经全面开展、考古调查、发掘、相关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分析工作也已全面开展。除国内西北地区的区域研究之外,国际间的合作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青铜技术子课题对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国等国家发表的有关早期丝绸之路的青铜冶金技术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搜集与整理。特别是对最近新出版的一些重要书籍进行了重点研读。在田野调查与采样方面,在新疆、青海、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开展田野调查与发掘的基础上,针对冶金技术发展年代序列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时期以及石峁等遗址出土冶金遗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2017年8月考察蒙古国期间,对欧亚草原蒙古地区出土早期铜器进行了调调研。这些工作,对丝绸之路东段早期青铜文化发展冶金技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深入认识,对采集的一些青铜器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碳十四年代研究子课题对新疆、甘青地区、中原地区、鄂尔多斯、燕山以北西拉木伦河流域、西南南西伯利亚、蒙古草原、哈萨克斯坦等区域的考古资料展开了系统梳理工作,对已有碳十四年代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针对重点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甘肃陈旗磨沟遗址、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甘肃酒泉玉门火烧沟遗址、宁夏彭阳姚河源遗址、青海民和喇家遗址、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新疆博乐达勒特遗址、新疆吉木乃通天洞晚期地层等开展样品采集和年代测定工作。 在研究方法上,力争结合考古学背景和冶金工艺技术特征分析,进一步确定各文化区域的文化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不同区域之间的技术联系或文化交流的比较研究,以确定关键事件节点,落实到相应地层单位,开展绝对年代研究,以确定文化交流与互动关键节点的年代。
2、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项目成员已开展和正在进行着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大崖头遗址、张掖西城驿遗址、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新疆博乐都木都厄布德格遗址、双河市泉水沟遗址、尼勒克县墩那高速路沿线墓地、吉仁台沟口遗址等,在挖掘中总项目采集一批碳十四年代检测标本。此外,课题组成员还相继前往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陕西、四川等地收集文献资料、出土文物资料和整理以往发掘的考古资料;子课题组成员还派员赴甘肃省、新疆自治区的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往年挖掘出土的重要考古资料,包括广河齐家坪墓地(1975-1976)、玉门火烧沟墓地(1976、1990、2005)、玉门骟马文化遗址(2005)的发掘资料,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等遗址和墓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目前,有些已完成出土资料的类型学排比和绘图工作(察吾呼沟口、火烧沟、骟马、齐家坪),有些已完成初步的整理和器物拍照(齐家坪、火烧沟),有些已完成发掘了发掘报告的初稿(齐家坪)。其中,对玉门火烧沟和酒泉干骨崖出土早期装饰品进行了专门整理研究,完成了作为附录的研究报告。此外,子课题组成员还赴浙江大学了解该校从美国购入的中亚、西亚外文考古文献书籍资料,并协助进行整理。
考古调查研究表明,游牧和农耕民族之间的互动,带来了技术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反映到青铜器上,可以看到,目前在中原和陕北地区发展的石峁、陶寺和二里头叁个重要城址均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铜器;在石峁和陶寺遗址发现的铜器中,作为人体装饰的铜齿轮器是主要形态;但在陶寺遗址,出现了铜铃和铜容器残片,在二里头遗址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容器,并在中原地区最终形成了以青铜容器为载体的礼制。在青铜技术上来讲,从齿轮器到容器的生产,是铸造技术的进步,是中原地区的创造,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现象的产生的年代契机背后的原因是项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实,铜矿开采、冶炼和铸造的全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早期丝绸之路东段这种“同质” 现象,如不同地区发现的采矿石锤、鼓风管与石范等。如在张掖西城驿、樟树吴城,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殷墟、洛阳北窑、宝鸡周原周公庙等遗址的铸铜作坊中曾出土一种小型的鼓风嘴,形制类似,但仅在铸铜作坊中出土。而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的Kalinovka遗址也出土这种鼓风嘴,其年代为2000-1800BC。另外这些遗址也出土称作“船型杯”的熔铜坩埚,如二里头遗址的船型杯。在中西相距甚远的遗址,出土形制、大小和功能类似的器物,必然是有联系的,这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的镀锡铜器出现在甘肃灵台、陕西宝鸡和西安、以及山西翼城等地,春秋至西汉时期的镀锡技术主要出现在内蒙古凉城、宁夏固原、甘肃张家川、清水和秦安、重庆峡江流域、四川成都和盐源、云南晋宁等地,这些遗址均处于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区域。由此可见,中国的铜器表面镀锡技术自西周早中期开始出现以来一直到西汉时期,集中发现于从东北到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地区,其中陕甘宁地区镀锡制品年代最早,其他地区较晚。近年来,我们先后对多批镀锡铜器进行了检测分析,认定采用热镀锡技术。这种方法与欧洲早期镀锡技术有相同之处。英国、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地发现不少早期镀锡制品,在中世纪时期,镀锡青铜器也一直流行。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北方地区约在西周中期或更早出现镀锡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在这个时期或更早的欧洲已有镀锡技术出现并已在地中海周边地区广泛得到使用。因此,结合中国北方地区在欧亚大陆中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探讨两地是否有技术传播与交流的可能是今后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考察了早期丝绸之路东段的相关铜器及冶铸遗存,并对部分青铜器进行了检测反洗,发现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区,无论从种类、合金配比工艺或是铸造方式上观察,都与中亚西伯利亚地区的草原文化有直接的关系;而河湟——长城沿线地区的铜器合金技术更有可能中原与欧亚草原地区的是过渡地带。这一问题也是下一步的重要研究方向。
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
2016-2018年以来,项目组成员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在甘肃洮河流域开展“甘肃洮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研究”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一批重要文物,取得了可喜收获。其中,包括出土两件齐家文化的卜甲和其他遗物。2016年以来,项目组成员在美国波士顿参加“第七届东亚考古学(SEAA VII)大会”(2016);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研究所参加“早期中国的考古探索”学术研讨会(2017),在洪都拉斯科潘参加“对比视角下的科潘”学术讨论会(2017),并发表学术演讲。在国内参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2016);在甘肃广河参加“齐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在宁夏银川参加“早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6);参加由罗马尼亚文化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中心在北京举办的“彩陶—横跨欧亚的史前艺术浪潮:库库克尼-特里波利与仰韶文化彩陶艺术研讨会”(2017);参加北京市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北京论坛”分论坛二:“文明传承与互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研讨会,并邀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考古学家举行专场研讨会,汇报各地的考古新发现和初步研究成果(2017)。
2016-2018年与牛津大学合作分别在俄罗斯、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开展野外考察,并连续叁年分别在俄罗斯、蒙古、中国举办欧亚大陆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考古年代问题、青铜矿料资源的流动与人群的流动和文化的互动等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年代子课题负责人崔剑锋于2018年6月9日-6月21日赴蒙古国调查和草原丝绸之路路相关的青铜时代及铁器时代遗址,并和部分蒙方学术机构达成学术合作意向,希望就蒙古国相关学术机构发掘的青铜时代遗址年代测定事宜与对方展开合作。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项目成员出版学术专着1部,已完成考古学专着(书稿)和考古发掘报告1部,待出版考古发掘报告2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现有学术成果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子课题成员依托本课题在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人民大学培养毕业了一批研究生。其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撰写的“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串珠的研究”博士论文对中国西北诸省及相关省市出土的公元前1500年以前的烧制滑石珠、红玉髓等装饰串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串珠质地、制作工艺、加工痕迹和用途等做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还有:早期东西文化交流,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史前文化的西进、南下与北上,新疆地区的史前墓葬等。
总之,青铜的发明和传播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中国文明来说更是如此。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青铜冶铸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传播,以及青铜器在以礼制为核心的叁代社会中的作用并追溯其渊源等方面。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青铜器与中国早期文明的关系,而应该尝试将其置于整个中国史前文明进程的多元结构中来重新思考,以中原史前社会复杂化的特殊性为基础进行讨论。?
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本项研究涉及中国西北地区的广阔地域内的近20支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时空关系错综复杂,尽管有些考古学文化发现的时间很早,但至今对其相对年代的认识不一,有些甚至存在较大争议,迫切需要加大工作力度,采集年代检测标本,通过科学的年代学检测,建立比较精确的年代序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重新认识中国西北地区的史前文化发展进程,深化早期东西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目前,课题实施的难点在于,有些省区以往的一些重要发掘资料尚未公开或收藏多地,资料收集、特别是完整的资料搜集比较困难。
特别是有一批上世纪40年代夏鼐先生在甘肃民勤发掘的重要资料,现在收藏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本课题组已经在联系进行合作整理,以便尽快刊布发表,进一步推动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但目前在经费和其他一些方面还存在不利的因素,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资助和帮助。
还有上世纪70年代在甘肃等地挖掘一批重要遗址,当时检测碳十四年代标本很少,所测年代可信度较差。目前除齐家坪已获取一批检测标本外,火烧沟、骟马、干骨崖等遗址还需再次取样进行序列检测,这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
由于语言方面的限制,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家最新考古文献资料及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不足,亟需吸收具有俄语语言能力的研究者加入。
对于丝绸之路东段早期冶铸遗物的采样分析较少,将与各合作单位开展更密切的合作关系,第更多遗址出土冶铸遗物进行采样分析。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学术专着:
1.《权杖渊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待出版。(执笔:李水城,6万字)
本书全面搜集了亚洲西部、北非、欧洲、中亚、西伯利亚及中国境内考古所见的权杖资料,从大跨度多维度的时空视角探讨了权杖的起源及发展与传播的历程。权杖起源于近东安纳托利亚、两河流域上游及黎凡特地区,然后向北非埃及和欧洲扩散,另一支沿高加索向北传入乌拉尔山以西的乌克兰、摩尔达维亚、罗马尼亚、南俄草原;另一支向东北沿里海东部传入中亚,进而扩散到西伯利亚和中国西北部。通过权杖这一文化特质的演进和扩散,特别是其功能的变化,可看出自公元前4千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暖化、冶金术的出现和红铜时代的到来,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各地人群迁徙常态化、社会复杂化的进程加快、文化变迁加剧。特别是权杖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西部造成的文化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一外来文化特质的趋同与离异现象。
二、学术文章:
2.李水城:《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丝绸之路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76-81页。
公元前4000年前后,来自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乌拉尔山西侧的部分印欧语系的族群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迁徙移动。与此同时,地处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族群也开始四外扩散,尤以向中国西北地区的迁徙规模最大,时间也最久。这个趋势的出现有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背景。此次大范围的族群迁徙对中国西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史前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西方的文化交互初现于公元前叁千纪前后,早期的交往规模和速度较为缓慢。进入公元前二千纪前后,互动进程不断加快,具体表现为中国西北各地陆续出现了山羊、绵羊、牛、马及大麦、小麦等外来物种,遂导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混合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即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种植粟、黍、大麦、小麦等谷物,在草原和荒漠地带则畜养牛、羊、马等家畜。
这条出现在公元前3千纪、联通东西方的文化贸易通道的开凿为日后丝绸之路的诞生奠定了基石。一系列新的文化特质的交互和引入,特别是冶金术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黄河流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从而导致在中原大地率先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形态。
3. 李水城:《从新疆阿依托汗一号墓地的发现谈阿凡纳谢沃文化》《新疆文物》2018年1-2期合刊。
2014年在新疆哈巴河阿依托汗一号墓地发现两座明确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墓葬,这是该文化在新疆的首次发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本文根据这一发现重新梳理了以往在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发现的巴帖尼村附近、帖西村附近、斯达村附近、克拉斯内伊雅尔村附近、小科比内村、阿斯基兹村附近以及阿尔泰地区的库尤姆、库罗塔河岸、耶兰达村附近,还有蒙古国西北部干戈壁发现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墓葬资料,并与新疆的考古新发现做了比较,认识到这是新疆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史前遗存。阿凡纳谢沃文化的来源与乌拉尔山以西的洞室墓文化和中亚南部的凯尔杰米纳尔文化有一定联系,其发展去向为,在南西伯利亚地区发展为奥库涅夫文化,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鄂毕河流域,该文化有可能被迁徙到这里的叶鲁尼诺文化取代,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则发展为切木尔切克文化。阿凡纳谢沃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500-2500年,新疆发现阿凡纳谢沃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000--25002500年或稍晚。这一研究成果为探索新疆北部的史前文化的来源、发展谱系以及早期东西文化的交往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
4.马仁杰,崔剑锋,闵锐,张谷甲:《祥云地区出土铜器辫齿搁贵成分分析-昆明夷铜器工艺类型初探》,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3期
文章通过对云南祥云地区铜器的成分分析,探讨了“西南丝绸之路”重要少数民族“昆明夷”青铜技术类型,辨析出来“昆明夷”青铜技术与中原及北方草原民族青铜技术的异同,指出“昆明夷”所属的“西南夷”是有自己独特制铜工艺的,但也受到中原和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砷铜和热镀锡技术,明显受到了北方草原青铜文化的影响,为青铜时代“西南丝绸之路”文化技术交流以及贯通我国西南西北的“藏彝走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文章还深入探讨了便携式齿搁贵分析青铜器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为青铜器的无损分析提供了科学根据。
5.李水城:《凿空之前:早期东西交互与丝绸之路的形成》,《北京图书馆演讲集》,2017年。
6. 李水城:《齐家文化: “前丝绸之路”的重要奠基者》,《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7年8月,105-109页。
7. 李水城:《埃及串珠:连接夏鼐博士与皮特里爵士的精神纽带》,《大众考古》2017年8期。
8. 李水城:《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访谈录》,《大众考古》2017年12期。
9. 李水城:《中国西部区域合作考古的意义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正业居学:李水城考古文化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74-277页。
10. 李水城:《四坝文化的彩陶及相关问题》,《三门峡市“彩陶中国-庙底沟遗址发现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11. 李水城:《“西南西伯利亚的红铜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读后》,《郭大顺80寿辰纪念文集》,2018年,沈阳(既出)。
12. 韩建业、陈晓露:《新疆双河市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存的发现及初步认识》,《西域研究》2017年1期,第142~143页。
13. 韩建业:《先秦时期阿尔泰及以西地区陶壶的来源——兼论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叶阿尔泰及以西地区和阴山—天山地区的文化交流》,《西域研究》2017年2期,第37~47页。
14. 韩建业:《公元前2千纪中后叶亚洲中部地区的圜底陶罐》,《考古》2017年9期,第82~93页。
15. 董广辉,杨谊时,韩建业,王辉,陈发虎:《农作物传播视角下的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47卷5期,2017年,第530~543页;
16. DONG GuangHui, YANG YiShi, HAN JianYe, WANG Hui, CHEN FaHu, Explor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prehistoric Eur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rop diffusion and consumption, doi: 10.1007/s11430-016-9037-x《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7
17. 陈建立,区域交互铸就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辉煌,中国文物报/2017 年/4 月/18 日/第008 版
18. 林永昌、陈建立、种建荣、雷兴山,论秦国铁器普及化与关中地区战国时期铁器流通模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3期
19.刘思然、陈建立、种建荣、雷兴山,周原孔头沟遗址宋家墓地铜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南方文物,2017.02
20,陈建立,中国中原制铁技术向周边的传播,2017年韩国“The Trend of Ir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Northeastern Asia”国际学术研讨会
21.陈坤龙、王璐、梅建军、王颖琛、陈建立、王辉,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骟马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考古与文物,2018年1期
22.种建荣、林永昌、陈建立、雷兴山、赵义蓬、陈刚,试论陶器生活遗存所见西汉铁器手工业作坊的性质—以邰城铸铁作坊为案例,考古与文物,2018年1期
23.李延祥、陈国科、潜伟、陈建立、王辉,敦煌西土沟遗址冶金遗物研究,敦煌研究,2018年2期
24.陈国科,甘肃早期单刃铜刀初步研究,南方文物,2017年2期
25.张予南,崔剑锋,白云翔,田正标:《安吉上马山及临淄汉代铜镜的显微组织腐蚀现象的比较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3期
26.Bin Liu, Mingyuan Wang, Minghui Chen, Xiaohong Wu(吴小红),Duowen Mo, Jianguo Liu, Shijin Xu and Yijie Zhuang The earliest hydraulic enterprise in China, 5,100 years ago, PNAS,vol. 114 | no. 52 | 13637–13642 2017 Dec.26
27.Xinyi Liu1*, Diane L. Lister2, Zhijun Zhao3, Cameron A. Petrie2, Xiongsheng Zeng4, Penelope J. Jones2, Richard A. Staff5,6, Anil K. Pokharia7, Jennifer Bates2, Ravindra N. Singh8, Steven A. Weber9, Giedre Motuzaite Matuzeviciute10, Guanghui Dong11, Haiming Li11, Hongliang Lu? 12, Hongen Jiang13, Jianxin Wang14, Jian Ma14, Duo Tian14, Guiyun Jin15, Liping Zhou16, Xiaohong Wu17, Martin K. Jones2; Journey to the east: Diverse routes and variable flowering times for wheat and barley en route to prehistoric China; PLoS ONE 12(11): e018740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7405,2017
28.Zhouyong Sun, JingShao, LiLiu, Jianxin Cui, MichaelF.Bonomo, QinghuaGuo, Xiaohong Wu, JiajingWang; The first Neolithic urban center on China's north Loess Plateau: The rise and fall of Shimao,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http://doi.org/10.1016/j.ara.2017.02.004,2017
29. L. Zhang, D. Zhang, X. Wu, G.K. Chen, P. Wang, H. Wang and K. Wang Ancient mud-brick architectureof Northwest China, PALéORIENT,2018, 44.1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前期的研究中,重点系统梳理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地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格局以及发展脉络,并系统研究青铜技术传播与发展的格局与脉络;同时为了比较起见,也对俄罗斯和蒙古以及中东乃至远东的考古学文化和青铜技术作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所有这些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下一步将继续上述青铜文化谱系和冶金技术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研究以及野外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同时将工作的重点向整合研究方面推进。整个项目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前丝绸之路青铜文化的年代研究方面。
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1,开展区域整合研究:
1)按区域梳理青铜文化格局和发展脉络,完成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地青铜文化空间分布格局和发展谱系的研究报告。
2)按区域收集资料并整理和研究青铜技术的发展脉络,完成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地早期青铜技术存在状态和传承流变发展脉络的研究报告。
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继续收集整理已有年代数据,并继续针对重点遗址采集系列碳十四年代标本,开展碳十四年代研究。
4)在完成重点遗址年代测定的基础上,整合青铜考古学文化和青铜技术方面的信息,对各个区域绝对年代的系统梳理,并结合贝叶斯统计的方法,完成各个区域的青铜文化与青铜技术时间与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报告。
2, 前丝绸之路沿线青铜文化年代的整合研究:
沿丝绸之路开展青铜文化年代研究是本项目的重点也是难点。
由于各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主要以最早发现这种文化的遗址而命名,也许同一种文化因为跨区域分布的缘故而被命名为不同文化,也存在由于某一种考古学文化过于着名而被用在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上。所以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开展跨区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尤为重要,也相当不易。更加困难的是,如果与境外如俄罗斯、蒙古方面的青铜文化做对比,因为考古材料多用当地语言发表,对材料的解读和利用,以及对青铜文化的理解等不同,造成研究上的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1)在原有团队基础上,加强区域之间合作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特别是将俄罗斯和蒙古考古专家吸纳进来。通过召开学术会议和互访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收集资料和采集标本。
2)丝绸之路沿线青铜文化跨区域研究,完成丝绸之路青铜文化空间分布和发展脉络研究报告。
3)丝绸之路研究青铜技术跨区域研究,完成丝绸之路沿线青铜技术发展源流研究报告。
4)选择典型遗址,开展碳十四年代比较研究。在统一标准、统一话语系统、统一技术之下,采集碳十四样本,开展系统对比研究。寻找俄罗斯、蒙古与中国境内青铜文化年代差异的具体原因。
5)整合大数据,开展丝绸之路沿线青铜文化绝对年代研究,完成丝绸之路沿线青铜文化与青铜技术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研究报告。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