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1月30日10:41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在课题获批以后,我们于2016年12月25日组织了课题开题报告会,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高建教授、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葛荃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王新生、南开大学政府学院王处辉教授、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乔清举教授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来自于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哲学、哲学原理、社会思想史等相关研究领域,在开题报告会上,由课题组对于课题的总体研究方案与思路以及课题相关的理论问题、各子课题的研究设想做了汇报。与会专家就课题组的研究设想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各子课题的研究团队已搭建完毕,确定了研究提纲,资料收集工作业已基本结束,各子课题都已经进入写作阶段。

2017年以来,在课题首席专家的组织下,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分别2017年7月、2017年10月、2018年4月和2018年6月召开了四次工作会议,每次会期两天,就课题总体研究计划、子课题研究团队建设与工作计划、子课题研究提纲、子课题编写体例、课题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如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的基本内容、范围、中国政治伦理政治思想史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017年以来,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在颁刊发表了论文十余篇,这些论文都是围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各子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重要理论与学术问题展开讨论的。其中,课题首席专家孙晓春的论文:《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研究初论》(《思想战线》2018年第1期),张师伟教授的《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其影响》(《文史哲》2018年第3期)等论文,刊出以后,都通过微信公众号《政治思想史研究》推出,在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研究成果的报送不够及时,在后续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 由于本课题研究对象明确,但研究任务较重,就目前各子课题的进展情况来看, 需要进一步加快研究进度,一方面写出更多的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也需要各子课题之间进一步加强沟通,做好最终研究成果的写作工作。

第三, 前一阶段,课题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工作的准备、规划等工作,没有召开全国范围的学术讨论会,这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

于2018年10月和2019年5月,召开两次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研究讨论,就课题研究是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学术问题,邀请国内学界知名专家展开讨论。目前学术讨论会正在筹备中。

做好成果要报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二、研究成果情况

1、孙晓春: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研究初论 《思想战线》2018年第1期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有关政治伦理问题的认识结晶,其主题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当性。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道德层面有着十分深切的关注。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符合道德的生活,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一样,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也要对这一问题给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答案。我们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问题形成自己理解的前提,就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政治伦理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理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作为人类共同的思想遗产之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本文对于政治伦理的含义,基本内容,历史发展以及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做出了全面的论述,是指导本课题开展研究的导论性质的文章,也是首次在学界以政治伦理为对象进行专文论述的研究成果之一,收到了学界的重视和好评。

2、张师伟: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其影响 《文史哲》2018年第3期

现代中国语境下的“自由”概念在含义上受到了西学的明显影响,一方面以中国传统词汇容纳西方含义,另一方面又以传统含义濡染西学内容。中国现代政治意识谱系中的“自由”,虽则往往与西学相对应,但在骨子里不免包含着来自传统中国“自由”含义的整体性影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对现代自由的“误读”。西学东渐中的“自由”含义绕不开中国传统自由观对它的过滤、濡染与改造,而中国传统自由观也在互动过程中变得亦中亦西、中西混杂。虽然中国传统自由观并无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含义,但中国现代政治意识所需要的自由含义的建构,又在根本上受制于传统自由在含义上的现代转换,传统自由现代转换的程度,在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现代政治意识建构的成熟程度。传统道家“不役于物”的意志自由,濡染和遮蔽了个体的公民理性及主体间性的权利,注重个体自由意志的中国传统含义仍具有影响力。

3、张师伟:中国传统自由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相遇 ——严复自由话语建构的过渡性特征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6期

对自由的认知是中国现代自由话语建构的开始。这种建构带有强烈的过渡时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自由话语建构初期的内容选择及论述逻辑。中国现代自由话语的自觉建构始于甲午战败后的严复,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混杂的过渡特征不仅集中地体现在严复身上,成为自由话语建构的基本前提,而且还在根本上决定了严复自由话语的内容。严复以中西对比的形式,突出了古典中国与现代西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巨大落差,并将两者差异的根源归结为自由与否。他的话语建构具有的形态比较完整和内容比较丰富的中国古典知识网络,使其不仅在学习过程中成功地将其零星获得的西学知识中国化,而且还将中国化了的西学知识又按照中国传统的理论逻辑在整体框架上重新进行了安排。然而,中国过渡时代的自由话语,一方面纠结于古今中西如何“和同为一”,另一方面,又对西方自由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试图用中国传统话语资源来解释现代自由内容的所以然,这虽然在实践中促进了现代自由内容在中国的实践,但是随着现代自由在中国社会及理论界的深入推广,却在根本上加速了严复自由话语体系的破产,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派学习西方理论后转换传统而生成的自由话语。本文以中国传统自由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相遇”为背景,对严复自由话语建构的背景、内容和过渡性特征进行了详细而透彻的分析和描述,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近代中国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政治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近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4、李洪卫:论经学、新子学与哲学的当代并立——从当代中国思想学术与文化建设相互关系的视角考察 《人文杂志》人文杂志 2017年第5期

本文研究思路是基于思想学术的理(或“道”)与社会文化秩序的礼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来看未来中国思想学术发展中的经学、哲学和新子学的相互关联、差异、互动特质及其地位。人文社会思想的应用特质在于以某种理或理序为基础构建一种礼序,二者的同构构成一种理论系统的自洽,但是,理的探究既需要与社会秩序的目标相联系,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理论认知特性。经学更多地受到其礼序运用的限制,其社会指向的利弊均在乎此。历史中的经学可以从礼的斯文教养与礼制两个向度分解,前者是今天经学重建的目标。新子学和哲学则是对“道”的开放性的探究,它又是构成理序和礼序的思想前提,因此,思想世界的开放性与社会价值系统的规范性引导应该同时存在,此为经学、新子学与哲学当代并立的根据。“哲学”的独特性价值还在于为中国文明建构提供了一个“说理”文化的基础。经学要守住根,但是子学和哲学要立足于开辟一个时代,经学也要探索其中的普遍性,参与到当代世界思想的构造之中。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才真正走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走向更加光明的前途。本文通过探讨经学与现代哲学的关系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政治伦理的现代价值。

5、颜德如:社会大变局与大趋向之中的“新文化运动” 《天府新论》2017年第1期

本文将新文化运动放在历史背景中采取历史与思想互动的视角展开论述,对于“新文化运动”,我们不能满足于“是”与“非”、“对”与“错”的叙述与评点,而应把它作为历史参考。应将它置于当时社会的大变局与大趋向之中,如此才能深刻体悟到“新文化运动”何以将“文化”作为运动的核心,何以又冠以“新”之名。该运动发生是国人对中国社会变革历程之“最后觉悟”,它“呈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进行文化、思想革新是国人经过长期尝试、磨砺之后选择的适合社会变革大趋势的明智之举。我们不应对“新文化运动”的形式求全责备,也不宜扬此抑彼,而后才能心平气和地去细究其开启和传布了哪些新精神、新思想、新方法。本文所提倡的把思想变革放在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中去考察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对于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来说,就是要深刻把握当时的历史环境,尤其是在近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中深耕当时语境下思想家的所思所想及其论说目的,才能从这段历史中继承什么、超越什么,不是做简单的现代批评。

6、颜德如:孙中山贤能政治观之反思 《学术界》2017年第7期

综观孙中山二十世纪初以来的言论、文章,他以自己笃信的“行易知难”学说来改造国民心理,进而奠定力主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心理条件。他本人亦常常以先知先觉自任。晚年对党魁的推崇,对服从和宣传的强调,在显示出他对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认同,并孜孜不倦以此来鼓吹自己的建国方略、推动中国的革命大业艰难前行、探索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中国方案。然而,这些举措都面临着困境,致使孙中山时常纠结于贤能政治与强力政治之间。文章首先指出孙中山力主贤能政治的心理条件,其次一一陈述其推行贤能政治的各项重要措施,再次对其政策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最后得出了“纠结于贤能政治与强力政治之间”的结论。孙中山常常纠结于贤能政治与强力政治之间,这是由于民国建立后并没有按照他的规划与逻辑来运行,而是乱象丛生,孙中山坚信“取法乎上”,必须要以法美共和为革命奋斗之政治理想,而现实政治运行的实力逻辑迅即摧折其乐观的理想,他说与其本人的“德薄”“能鲜”有关,但是无论其中是否有自谦的成分,至少说明贤能政治对于中国政治的转型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在这些现实的打击下孙中山也不断反思革命之方略。综上可知,他说自己“愈挫愈奋”,也正好诠释了他的纠结: 强力政治之现实使其“挫”,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又使其“奋”。本文对孙中山贤能政治思想进行的深刻的剖析,这对于学习和研究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及整个资产积极革命派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在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 召开三次专题学术会议

2018年10月,会议主题:中国政治伦理思想观念的产生与演变;参会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会议地点:天津。

2019年5月,会议主题:儒家伦理观念与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 参会人员:课题组主要成员,国内同行专家,地点:天津。

2019年11月,会议主题:伦理观念转变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参会人员:国内同行专家、部分课题组成员。

2.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2019-2020年,根据实际情况,由课题组成员参加情形本课题相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题组成员参加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

3. 深入调研交流

以子课题为单位,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调研,调研任务主要是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资料,与国内同行专家交流研究情况,征求意见。

4.集中统稿

2018年8月—2020年3月,课题最终成果写作阶段,2020年3月各子课题完成初稿,5月—9月对项目初稿由子课题负责人及首席专家对初稿进行初审,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10—11月由撰稿人修改,12月集中统稿,最后定稿。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