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09:14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执行情况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研究计划总体执行顺利,部分工作进度超前,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自2016年批准实施以来,自足于武汉大学青铜文明研究中心在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对发掘资料的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对遗址环境、聚落布局、陶器、青铜器技术与生产、以及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目前,本项目已系统整理了2006词2016年考古工作资料,部分资料已输入“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系统”,初步形成了对盘龙城聚落叁个阶段布局变迁的认识。通过类型学和相关科技检测,梳理了盘龙城遗址陶器形制的变迁特征,分析了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和石器的材质与生产,比较了陶器、石器与中原地区同类器的差异与联系,并对盘龙城遗址青铜器和相关冶金遗物展开科技检测和分析,了解了遗址青铜器的工艺和生产特征。

目前本项目已形成《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建筑发掘简报》、《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墓葬发掘简报》、《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演变初探》、《盘龙城遗址碎器葬俗研究》、《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城市发展进程的比较》等多篇发掘简报和研究成果。

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共分为盘龙城遗址 2006-2016 年田野考古工作报告、盘龙城环境及聚落布局变迁研究、盘龙城陶器生产技术与使用、盘龙城青铜器及其生产研究等四个子课题,目前各个子课题资料收集、检测和研究进展顺利,同时有望在石器和玉器研究方面增长出新的成果方向。

目前已完成子课题(一)“盘龙城遗址 2006-2016 年田野考古工作报告”中2006~2016年考古资料的整理,建立“盘龙城遗址考古信息系统”,并按照发掘年度撰写了各个年度的发掘报告。完成了2014~2015年考古发掘木炭样品检测和碳十四测年。本项目已出版《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第3期)、《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第3期)两篇发掘简报。完成撰写《2014年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南坡发掘简报》、《2017年武汉市盘龙城杨家湾发掘简报》、《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M1》、《2015~2016年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铸铜作坊》等发掘简报,排队待刊。

目前已完成子课题(二)“盘龙城环境及聚落布局变迁研究”中聚落核心区的布局变迁研究,开展了盘龙城遗址环境变迁研究。盘龙城聚落自始建之初到废弃,聚落的核心区由遗址南部王家嘴向北迁移到杨家湾,共经过叁个大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遗址核心区的布局及其外围聚落均有所变化,反映了盘龙城中心城市的形成和衰落过程。盘龙城遗址的地理景观与周边的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湖底勘探和解剖,遗址周边的盘龙城湖在商代部分属于地面,有人类活动的遗存,并可能存在农田等生产活动。同时遗址南面府河的水位线也远远低于现今,遗址整个地理景观与现存状况有着较大差异。目前已搜集完成盘龙城历年地图和航空、卫星影像照片,重新绘制了盘龙城1:2000地形图。本项目已出版《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变迁初探》(《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年第2期)

目前已完成子课题(叁)“盘龙城陶器生产技术与使用”中陶器类型、组合时代变迁的研究、梳理盘龙城与中原、周临地区陶器的联系和差异。通过制作工艺的研究,探讨盘龙城遗址陶器的成型技术;通过对陶器切片岩相的微观分析,了解盘龙城遗址陶器的材料特征。本项目已出版《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演变初探》(《江汉考古》2017年第3期)、《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城市发展进程的比较》(《考古》2018年第6期。另有《盘龙城遗址原始瓷与印纹印陶的仿制现象》一文投稿待刊。

目前已完成子课题(四)“盘龙城青铜器及其生产研究”中青铜器的技术观察,并对小嘴遗址出土的部分冶金遗物进行了科技检测。通过对小嘴遗址的发掘,目前基本确认该地点为盘龙城遗址铸铜手工业作坊区。对相关冶金遗物,如陶范、铜渣的分析,盘龙城遗址在铜器合金配比、铸铜生产等方面有着诸多自身特征。

除以上子课题之外,目前还完成了2013词2016年考古发掘石制品材料检测,对于石器产源形成了出版认识。对盘龙城出土玉器完成拉曼光谱检测,对玉器工艺形成出版认识。

本项目的各个子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并已完成部分学术目标,整体推进对盘龙城遗址性质的认识,为之后盘龙城考古工作资料的综合整理和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项目主要以2006词2016年盘龙城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并利用已有的1963词1994年盘龙城遗址发掘报告材料。文献资料搜集包括1955词2006年以来盘龙城调查和发掘简报、报告;1955年至今盘龙城及夏商时期考古学研究的相关研究资料;盘龙城地区历年来的测绘地图、航空照片、卫星影像资料;甲骨文中有关商代南土的记载;其他相关传世文献。

学术会议与交流:

2017年3月,本项目开题报告会在武汉大学弘毅大酒店举行。各子项目负责人和参会外审专家就项目已有成果、研究方法与路径、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检测标准、推进建立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系统。

2018年5月,本项目课题组成员前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调研,召开“商代铸铜工艺研究——从盘龙城到殷墟”。与会学者就夏商时期的手工业作坊、铜器生产工艺、中原与南方之间的文化互动等问题汇报、交流。

此外邀请了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荆志淳教授、牛津大学(英国)罗森教授等国外学者来盘龙城进行学术访问,共同展开本项目的相关研究。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由张昌平、孙卓完成的《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提出盘龙城聚落的发展包括有形成、繁盛、衰落叁个阶段的认识,这一成果在武汉市重点工程“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展陈“中采纳。未来的博物馆展陈,将按这样叁个阶段来体现盘龙城城市的发展。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研究中存在资料陈旧、缺失等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盘龙城过去的考古工作资料记录与保存存在问题,如1955词2001年发掘部分遗存发掘位置不详、2006词2011年部分资料有所遗失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项目组重新走访当年发掘人员,并结合钻探,确定发掘位置。同时将发掘平面图数字化,落入目前盘龙城考古发掘地理坐标网内。2006词2011年的考古资料,全部落入“盘龙城遗址考古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1955词2001年的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资料,近期也将落入该系统,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资料数据库。

近年对于盘龙城遗址考古也有一些新的进展,将在未来纳入研究体现中。以往对于盘龙城遗址的认识,多集中在城垣及其附近的杨家湾、杨家嘴、王家嘴、李家嘴、楼子湾等地。对于遗址外围的分布范围、状况了解有限。鉴于此,本项目对以盘龙湖为中心的整个遗址保护区范围进行了系统调查,基本摸清了盘龙城沿线现存的遗址状况,并在遗址核心区外围小王家嘴发现一处商代墓地。

五、其他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截止2018年6月,本项目已完成阶段性成果论文8篇,其中1篇发表在《考古学报》、3篇发表在《考古》。以下仅以此4篇论文为代表性成果介绍。

《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考古学报》2017年第12期。通过重新梳理历年来的发掘资料,并结合近年的考古工作,本文认为盘龙城聚落的布局分为叁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形成时期,聚落核心区域位于遗址南部的王家嘴及其邻近。第二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繁盛时期,聚落中心营建城垣、宫殿,并在李家嘴形成大型贵族墓地。第叁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衰落时期,中心城垣遭到了废弃,城市的核心区北移到杨家湾南坡。以上叁个阶段高等级的社会活动的变化,对整个聚落布局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特别是宫殿、贵族墓葬与一般性居民遗址呈现出联动的变化。同样居址与墓葬在盘龙城不同阶段内在分布上也显现出了关联。大型的青铜贵族墓葬紧邻宫殿基址,而小型墓葬则一般靠近普通平民居址。在地理环境上,聚落的布局变化又表现为北移、迁高的特性,其背景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还进一步比较了盘龙城与商代前期其他城市之间的异同,认为盘龙城在布局规划和筑城技术上与其他商代前期城市有着一些规律性的共性,反映出这些城市在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盘龙城在聚落形态和所处地域上又有着一些自身特征,并暗含盘龙城在中原文化向长江沿线的扩张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盘龙城为代表,我们可进一步窥探早期城市的发展历程,乃至理解商代前期中央王朝在边域的控制模式和社会组织状况。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建筑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第3期。该文介绍了2006词2013年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发掘的一处商代大型建筑基址(贵4)及其周边遗迹。贵4残存范围东西最长达34、南北宽12米,与盘龙城遗址城址内的1号宫殿基址规模相近,应属于宫殿或宗庙类的建筑,年代大致属于盘龙城遗址偏晚阶段。该建筑基址的发现,为探讨盘龙城遗址的布局提供了新的资料。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第3期。该文介绍了2013年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发掘的7座商代墓葬。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个别发现腰坑及殉人、殉牲现象。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漆器和金片绿松石器。墓葬年代大致属盘龙城遗址最晚阶段。杨家湾是盘龙城遗址早、中商时期的一处重要墓地,对认识盘龙城遗址的布局具有重要价值。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城市发展进程的比较》,《考古》2018年第6期。该文通过对比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并对考古遗存的历时性比较,可知两者发展进程的区别。郑州商城是由一般性聚落逐步发展为城市。复杂的文化面貌反映了较强的文化吸纳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周边区域资源和人口的控制。偃师商城建城之初呈现了规划意识,陶器面貌单一,城市的设立可能是受到特定目的需求。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郑州商城更有可能是当时王朝的都城。

二、阶段性成果介绍

(请见附件二贰齿颁贰尝表格)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和经费预算

1. 2018年10月,拟在C刊《江汉考古》第5期组织一期盘龙城考古专号。目前已完成的考古工作报告有《盘龙城小王家嘴墓地发掘简报》、《盘龙城小嘴M2发掘简报》、《盘龙城遗址王家嘴墓葬发掘简报》、《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发掘简报》、《盘龙城遗址出土玉戈》,已经完成的考古论文有《近五年来盘龙城考古工作收获》、《盘龙城遗址出土金饰件和青铜饰件复原研究》、《盘龙城遗址环境变迁研究》、《盘龙城遗址出土石制品研究》等论文。

2. 2018年12月之前,完成盘龙城2013-2016年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工作,完成杨家湾、小王家嘴遗址的发掘报告初稿。同时,为完善考古资料,拟对盘龙城部分遗址已发掘遗存位置等进行补充调查与勘探。

3. 2019年12月之前,完成盘龙城遗址资料整理文字工作、照相与绘图工作,其中包括对1955-2001年考古资料的补充拍照和绘图。

4. 2020年6月之前,完成盘龙城玉器、石器科技检测工作,并对玉器、石器进行新增计划的研究。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