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10:04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项目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

1.项目启动之前,项目组成员反复研究课题将要努力的方向,将要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回答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等方面的问题清理出关键性的要素。

2.邀请全国民俗学界着名专家刘魁立、朝戈金、尹虎彬、陈勤建、万建中、萧放、陈连山等于2017年1月4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开题报告会。专家们就课题项目研究内容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就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行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问题。

3.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叶涛研究员、施爱东研究员、陈泳超教授、覃德清教授和栗文清副教授与项目首席专家对课题研究问题、内容及成反复磋商,多次研究,就该项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凝聚了课题研究方向,明确了项目研究的任务。

4.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于2017年5月26日至29日召开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就中国民俗学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推进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课题组于2017年11月25日召开了“中国民俗学关键词学术研讨会”,就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讨,并且广泛吸收多位学者的智慧,寻找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的突破点。

5.项目紧紧围绕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创新主线,抓住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将民俗学置于民众生活、中国社会发展、文化建设过程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从总体上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的系统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的核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项目课题组成员在两年的时间内具体完成以了以下课题研究任务:

课题项目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篇,出版1部学术论文集。

项目组完成了课题设计中五位我国着名民俗学家中叁位学者的影像采集、访谈录音工作,他们是辽宁大学的乌丙安先生、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守华先生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金荣华先生。这叁位先生均已85岁以上,长期从事中国民俗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其口述资料已经整理完毕。

项目组成员两次赴台湾就台湾民俗学研究和教学开展调研,一次是研究生利用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联合培养机会查阅台湾民俗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学科建设情况;二次是项目首席专家和成员参加海峡两岸民俗学、民间文学研讨会迁往台湾调研。

开展中国境内多民族民俗比较研究,诸如汉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民俗理论研究以及民族院校民俗学学科建设问题调查研究。

项目组成员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民俗学研究和教学较好的高校查阅丰富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资料,累计300多万字。

(二)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1.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历程及其理论范式

该子课题组成员查阅大量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资料,就其当代中国民俗学理论范式展开讨论,课题组成员分别就已有基础和资料基础上进行研究,发表了《中国现代民俗学肇兴的使命》、《民俗学如何做到“顶天立地”:2016年中国民俗学》、《走向新时代的中国民俗学:2017年中国民俗学》、《通往历史记忆的中国民间文学》、《记录民俗学: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当代民俗学的学术取向和研究路径》、《民间文学的功能性记忆》、《作为民俗学方法论的谱系学》等文章。这些文章对于近100年来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发展历程与阶段进行了分段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范式讨论比较多。为了对当下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研究的动向和趋势进行把握,我专门计划了近10年来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问题进行讨论,主要以每年的研究综述呈现出来,目前已经发表了2016年、2017年的中国民俗学研究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及其理论成果。计划中公开发表6篇文章已经于中期超量完成。后续还将进一步讨论充分,尤其是在中国民俗学发展史方面用力。

子课题2.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比较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将国外、港台以及中国境内56个民族民俗学学科和理论研究比较中,总结中国民俗学学科与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背景、动力和发展过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题组发表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民间文艺话语体系》、《汉藏“猴子的心忘在家”故事比较》、《中国民俗学跨文化研究的叁个维度》等文章。这些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上展开比较,清晰和深化了中国民俗学理论的本土化的重要性以及借鉴外来成果的必要性,凸显中国民俗学个性化的特质,揭示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内在关系和整体性特质。

子课题3. 中国民俗学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推进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研究的基础,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教材建设中得到及时反映,成为民俗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中国民俗学向来重视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目前中国已经出版了30多本民俗学以及与此相关的教材,在30多个高等院校培养民俗学、民间文学专门人才。课题组对于这些教材进行了初步研究,发表了系列文章:《学科建设视域下的民俗学教学与民俗教育》、《刘魁立与民俗学课程教学研究》、《中国民俗学教材建设研究——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教材分析》等。同时,课题组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上编撰了带有研究性和创新性的教材:《中国民俗学问题》、《民间叙事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等。这些教材在教学中效果良好,拟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对这些创新性教材出版,惠及更多的读者。

子课题4.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子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大量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表现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了大量的中国民俗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调查研究,2018年2月项目组成员前往河南浚县调查庙会与当地人生活关系,发表了《浚县正月庙会:迎接新生活的仪式》,2018年4月份项目组成员前往广西武鸣调查壮族叁月叁与当地人生活关系,发表了《叁月叁:浸润人心的符号建构》。在民间传统游戏走向衰微的时期,在大量调查民间游戏基础上发表了《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研究》等文章。同时,针对我国各个地方的民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调查,出版了论文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民俗传承研究》,该文集选录27篇文章,聚焦于当代中国民俗传承发展以及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从不同地区、民族和角度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

子课题5.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子课题组成员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上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涉及到30多个民族和地区。课题负责人多次参与、承担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并且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文化部非遗司的《口头传统(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措施与机制研究》,为政府非遗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发表了系列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端午节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保护非遗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十年,非遗保护的羌族经验》、《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非遗保护中的空间观:以女子太阳山祭祀为例》、《在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之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振兴》、《从文化关系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文化遗产与民族认同的建构》等。同时,课题组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协助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会上课题组多位成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叁)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课题组组织了两个田野调查组和一个文本资料采集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调查组,调查组在近两年时间内,前往西藏、青海、内蒙、宁夏、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福建等地进行系统的中国民俗与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主体调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组,该组成员着重就非遗传承人、非遗与社区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非遗与其他文化关系的调查。调查成员前往青海黄南、四川绵阳、汶川等地、武陵山区等地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调查;文本资料采集组,主要是针对学科对于历史民俗等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这些查阅主要集中在国家图书馆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做的好的大学图书馆。课题组成员不定期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的心得,凝练中心方向,并就此撰写成文章,收到了很好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益。

2.项目研究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召开学术会议是集中学者智慧,清晰中国民俗学学科诸多问题的学术平台。项目召开了叁次学术研讨会:2017年11月25日召开了“中国民俗学关键词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围绕中国民俗学将要突破的问题开展研究,项目族成员悉数参加,与中国民俗学界的诸多学者进行讨论。会议期间,项目组成员已关键性的民俗概念入手,形成系统性的民俗学理论建设的方案,会议有力地推进了项目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项目组参与到2017年5月26日至29日召开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多位课题组成员就非遗保护与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会议的主旨报告人之一是项目首席专家林继富教授,发表了《家园重建与千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项目将在2018年11月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多年来的中国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讨论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推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3.项目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在多个大会上做主旨发言:在云南峨山富良棚乡参加“民族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文化融入研究”;参加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主旨报告“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基于家园重建的视角”;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参加“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藏族问叁不问四类型故事研究”;参加韩国广州全南大学校“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旨演讲“中国烂柯山故事研究”;前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民俗学话语体系本土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表演讲“中国民俗学理论本土化建设的几个问题”等。这些学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成果宣传推荐主要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其中2017年召开的“中国民俗学关键词学术研讨会”专门就项目组成员研究成果进行较为集中性的发布,发布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交流,诸如,推进中国民俗学理论建设本土化问题,民俗学知识谱系、民俗象征、移风易俗、民俗主义、民俗记忆、民俗认同等,以此推介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情态。这些均引起了学界的重视。

(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主要问题

(1)部分子项目负责人投入精力不够,主要是部分子项目负责人有自己的研究任务,有自己负责的重大攻关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研究的执行计划。

(2)项目组成员在访谈工作计划中,原计划访谈五位着名的民俗学家:乌丙安、刘魁立、刘守华、金荣华和郝苏民,目前完成叁位专家的访谈。计划将其他两位专家列入采访系列,由于所采访专家事务性和身体原因,一直在落实中。对于这些专家对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的观点提炼需要做大量工作。

(3)研究过程中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材料较少,并且分散在全国许多省市一级高校图书馆、档案馆、资料馆。寻找起来较为困难。

2.改进措施

(1)对于部分子课题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与课题研究的,适时更换子课题负责人。充实已有的课题组成员,拟添加八名课题组成员。

(2)计划2018年下半年访谈两位着名民俗学家,完成采访任务,并对他们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

(3)加大中国民俗学学科史的资料查找力度,理清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每个阶段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等。

3.研究心得

(1)阶段性任务要明确、具体,分工到人,定期督促和检查子项目课题组的研究进展。

(2)加强对于研究成果的宣传和发表。以多种方式在刊物上、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研究成果,以此逐年积累,形成体系化的结项成果。

(3)课题研究的调查和史料查阅应该以第一手资料为准,无论在资料发现和问题阐释上都是创新的前提。

4.意见建议

(1)由于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时间长、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因此,在每个阶段均有阶段性成果发表,结项成果中出现是项目组成员的成果是合理的、科学的,不要在项目结项阶段纳入查重率范围。

(2)建议“国家哲社成果要报”应该多报道一些基础性、理论性的成果。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代表性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1.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在这个研究内容上,着力于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的检讨,对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的民俗学理论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朝向未来的民俗学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比如《民俗学如何做到“顶天立地”:2016年中国民俗学》、《走向新时代的中国民俗学:2017年中国民俗学》等文章,就具体分析了每年的中国民俗学的具体表现和进展情况;在民俗学方法论上,项目组成员从不同方面推进、拓展中国民俗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本土化,如《通往历史记忆的中国民间文学》、《记录民俗学: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当代民俗学的学术取向和研究路径》、《民间文学的功能性记忆》、《作为民俗学方法论的谱系学》等文章。这些研究对于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的路径以及新的研究方法运用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记录民俗学: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的基础》提出了民俗学创新发展的而基础是记录民俗,并且就记录民俗的要求和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记录民俗学的科学要素包括地方感、生活感、秩序感、关系感和整体感的特性,这种分析方法显然有别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这就贯彻了项目组成员试图实现的“中国民俗学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追求。

2.中国民俗学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首先,项目组成员在相当多的研究中关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的关系,在大量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口头传统(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措施与机制”等问题,认为口头传统类保护应该适应时代变化,采取多样性保护措施,允许口头传统类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问题,在《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等报纸上发表了《保护非遗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等问题,主张非遗保护应该加强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加强抢救高龄传承人的非遗宝藏。再次,从整体上推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其中发表了《从文化关系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文化遗产与民族认同的建构》等,文章倡导从整体上保护非遗,就是在保护民众生活,保护的根本是文化生态区内的各种文化关系。文章从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中文化关系保护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保护的关系包括自然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的关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表演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等。同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在重建家园、扶贫脱贫等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要加强合理利用。

上述代表性成果立足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理论创新等核心问题,在每个时代均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基于方法论上提炼的观点,这些记录民俗学基础上的考察结论,从不同方面推进了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也推进了民俗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加强五个子课题的统筹协调,在田野调查和文本资料采集等方面开展。

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区进行全面实地调研,收集资料;采访我国着名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郝苏民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和相关图书馆查阅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与理论创新的资料;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概念学术研讨会;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歌谣学运动”学术研讨会等;每个子课题撰写出3篇研究论文;编撰系列田野报告和学术着作。

2.进一步加强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

2019年1月——2019年3月:设计、完善课题的提纲、进行理论提升;2019年4月——2019年7月:对已有的文献资料的相关记载进行搜集;2019年8月——2019年12月:组织人员集中时间进行调查,收集尽可能多的文献,对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所藏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形成一个系统的资料库。

3.在采集资料和教学、研究过程中,项目做在不断完善研究目标和研究成果,对于原有的项目设计我们将会有所突破,我们将会在原来没有计划的成果中增加《民俗学关键词与中国社会发展》,这个工作贯穿在课题立项到结项全过程。

4.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资料整理与解读。

2020年1月——2020年3月: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2020年4月——2020年7月:补充调查,在全面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及时补充完善资料;2020年8月——2020年12月:资料整理与田野经验的论证与研讨。此期间举行一次专项研讨会与一次专家咨询会。

5.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项目的研究与成果形成。

2021年1月——2021年5月:专项研究阶段,在全面搜集资料与深入理解资料的基础上,各专家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进行专项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或相关论文;2021年6月——2021年8月:在专项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成最终研究成果;2021年9月——2021年12月:形成课题最终研究报告与专着,向有关部门提交成果。此期间召开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和一次结题论证会。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