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2016年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立项一年半来,进展顺利,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徐勇发表文章,均用徐梓的笔名)发表文章25篇,其中4篇发表在CSSCI上,均标注课题号,另外标注课题号的非C刊论文2篇,2篇发表在报纸上,没法标注课题号,但均被《新华文摘》转载。又出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10册。出版普及传统文化的小册子《秀才》一部,另有《举人》一部即将出版。在2017年4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的 《经典教育应“循序渐进”》一文,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2017 年度“好新闻”评论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的《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的《家训》两部著述,也是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成果,但得到了其他项目的资助,不计算在内。
根据规划办反馈的专家意见,经过课题组内部讨论,对整个课题的框架和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保留了原计划的总论、经典文本、文化知识、游艺游戏和技能技艺的基本框架,而将子课题5“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反馈和科学评价”分别纳入子课题2—4之中。同时,鉴于经典文本的繁富多样,并结合研究基础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增设了诗词曲赋(面向学校教学)、训诲劝诫文献(面向社会教育)两个子课题,作为经典文本的个案。目前,6个子课题都已经任务到人,开始了写作工作,并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隔周一次例会的平台,保持经常性的研讨和交流。
②课题负责人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秘书长等职,每年都要筹备或参与组织这叁个学术组织的年会。
第一,2017年9月,课题负责人带领多名课题组成员在北京参加了主题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第四届学术年会, 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在这次大会之前,经课题负责人联系、组织,在《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发表了8篇文章,作者均为课题组成员:
徐梓:《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的思考》
洪明:《论传统文化课程的基本定位》
刘一:《以蒙书为核心的小学经典教育》
丛艳姿:《通过了解传统技艺来感受古人生活的闲情雅意》
王立刚:《论传统文化常识的教育价值》
杜霞:《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杨阳:《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黄漫远:《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渗透策略》
第二,2017年11月,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教育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全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研讨会和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教育史研究论坛,课题组成员多人参加了会议。
第叁,2018年6月,课题负责人带领部分课题组成员前往安徽合肥,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委员会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童蒙教育实践研讨会,课题负责人除了主持理事会会议、发表大会致辞之外,还做了大会总结。
此外,利用课题经费的资助,课题负责人还参加了以下学术会议,进行了有效的学术交流:
第一,2018年4月,课题负责人应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耕读文化研究分会的邀请,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参加“耕读文化与家风”的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做了“家训、家风及其相互关系”的主题发言。
第二,2018年7月,课题负责人应邀前往日本广岛大学,参加了中国童蒙文化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除了大会致辞之外,还在大会上做了“《叁字经》作者考”的学术报告。
③课题组在成果宣传推介方面,除了参加各种会议发表论文或主旨演讲、参加各种座谈会或评议会发表意见或讲话之外,主要是应各个单位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培训部的邀请,做培训讲座,每年均约50场,一年半来的讲座题目包括: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案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解读
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是现在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
中国传统家训与家风
传统家训家风与现代家庭教育
④课题组没有举行任何成果发布会,也没有报送《工作简报》,甚至不知道有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通过这次中期检查,这是以后要着力改进之处。
⑤前段到日本参加学术会议,又曾有到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历,深感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方面成效卓着,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计划在课题经费的范围之内,到这些国家做有针对性地调研,希望能得到批准。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 代表性成果介绍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一期。文中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而教学以及教学什么,往往是这一时代性格和气质的典型体现,是这个时代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根据传统蒙书演进的逻辑,本文将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周秦两汉六朝时期是识字教育,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是各种知识教育,元明清时期由于受朱熹小学“只是教之以事”的影响,则以道德教育为主。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在于:了解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是整体把握传统启蒙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准确认识传统启蒙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论文发表后,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蒙学与传统文化》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17年2月20日的学术?讲坛版,全文7500字,占一个整版。文中诠释了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具体说明了《叁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和《幼学琼林》五部最有代表性蒙书的特点。文中认为:“蒙学”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是传统启蒙教育的省称,不是一栋建筑,不是一所学校。《叁字经》是一篇劝学文献。《弟子规》具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把儒家伦理道德的要求,落实在了实处,贯彻在了日常生活中。《幼学琼林》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进行伦理道德说教;它知识丰博,是一部典型的百科全书;采用偶句编写而成,形式自由,并为人们喜闻乐道;正文部分就有解释的文字,而且非常恰切允当,一般人读起来没有滞碍。《新华文摘》(网络版)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此文。
《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17年9月13日的学术?讲坛版,全文7500字,占一个整版。文章具体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的思想观念、祭祀礼仪、民风习俗、缘由理据。文章认为,尊师是重学、重道的表现,只有在重教的社会风气中,在重道的文化氛围里,“教”的实施者和“道”的守护者的价值才能凸显,才能赢得世人的理解和敬重。尊师也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教育,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读书能够优化素质,提升境界,这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的向学之风;尊师也强化了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并满怀温情和敬意,自觉地守护和弘扬。此文为《新华文摘》2017年第23期及众多网站转载。
《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由徐梓和黄漫远撰写,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四期,标注课题号。文章认为,教学、藏书和祭祀是传统书院的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支撑起传统书院走过千年的风雨,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研习学术的机构、传播知识的基地、实施教化的堡垒。传统书院的这三大功能,在现代已渐趋式微。传统书院人数不多的较小规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朝夕相处地研究学问,是其最有生命力之所在,是传统书院对于现代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书院在现代依然保持生机、焕发活力、被新建或复修的原因所在。这一期《厦门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组三篇论文,都是本课题的成果,另外两篇包括张亚群的《从经学到国学:近代大学传统学科变革的逻辑》、王立刚的《中国传统识字教学的历史流变与现代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教材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叁年级,每个年级上、下两册,全24册,是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其中全国版的初中、高中12册以及内蒙古版的各册,均为课题成果。现在注明课题成果、已经出版的有以下10册:
中华传统文化 四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四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中华传统文化 八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八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一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三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三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每一课均有经典、常识、游艺叁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主要在内蒙古地区使用,2018年订数为63万册。
②阶段性成果清单
一、论文
徐梓:《传统文化教育中体验教育的必要和可能》,《现代教育》2017年1月第2期
徐梓、潘帅、梁堂华、石娓娓:《现代都市社区家训与家风建设: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标注课题号
徐梓、石娓娓:《家?教?风》,《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卷首,金城出版社2017年3月
徐梓:《&濒迟;弟子规&驳迟;的意蕴与意义》,《童蒙文化研究》(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标注课题号
徐梓、翟力:《不要试图用传统教育取代现代教育》,《学校品牌管理》2017年第9期
徐梓:《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标注课题号
徐梓:《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的思考》,《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洪明:《论传统文化课程的基本定位》,《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刘一:《以蒙书为核心的小学经典教育》,《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丛艳姿:《通过了解传统技艺来感受古人生活的闲情雅意》,《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王立刚:《论传统文化常识的教育价值》,《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杜霞:《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杨阳:《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黄漫远:《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渗透策略》,《中国教师》2017年8月下月版
徐梓、黄漫远:《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标注课题号
张亚群:《从经学到国学:近代大学传统学科变革的逻辑》,《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标注课题号
王立刚:《中国传统识字教学的历史流变与现代启示》,《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标注课题号
二、报纸
徐梓:《让每个人都参与“我们的节日”》,《人民政协报》2017年2月15日
徐梓:《蒙学与传统文化》,《人民政协报》2017年2月20日;《新华文摘》(网络版)2017年第9期
徐梓:《家训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北京日报》2017年04月10日
徐梓:《经典教育应“循序渐进”》,《光明日报》2017年4月23日,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2017 年度“好新闻”评论一等奖
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人民政协报》2017年9月13日;《新华文摘》2017年第23期
徐梓:《传统家训的发展类型与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30日
徐梓:《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湖北日报》2018年4月18日
访谈《徐梓:留住传统文化之根》,《中国教师报》2017年3月29日
叁、着述
《科举?秀才》,中华书局2018年3月
四、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 四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四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中华传统文化 八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八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一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三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中华传统文化 高三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全国版24 册的编写工作已经结束,今后除了不断优化和完善之外,还要着力进行地方版的开发,并根据各地、各校的需要,编写诸如游戏、节气、家训等的主题教材。
第二,在集体研讨、分头撰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的同时,开始《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的编辑工作,每册约15万字左右,目录如下:
中国传统官箴读本
中国传统家训读本
中国传统乡约读本
中国传统蒙学读本
中国传统商道读本
中国传统士鉴读本
中国传统善书读本
中国传统格言读本
第叁,鼓励课题组成员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在一般刊物发表文章不予奖励,在颁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5千元,在叠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1万元,在础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2万元。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