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09:35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2017年3月13日,罗康隆教授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釆辑、研究与利用》开题报告会在吉首大学举行。有来自国内不同高校科研机构的民族学专家教授30余人参加了开题报告会。要高度重视,深度思考,创新思路,充分准备,整合资源,科学吸纳专家意见,博采众长,用事实与文献说话,打造精品,力争早出成果,多出精品。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现实、各民族、社会、学界和结项等检验,为弘扬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出新的贡献,向国家社科规划办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课题研究推进措施与资料挖掘

围绕课题研究整体推动和子课题的进展,召开了12次“项目推进会”,课题工作能够按计划推进。

12次推进分别是:

2017年3月22日(课题研究分工会议,讨论资料收集卡);

4月10日(子课题负责人与资料收集小组长会议);

6月12日(文献遴选会议);

9月12日(讨论文献资料库的问题);

10月8号(资料收集小组与子课题负责人汇报资料收集情况与子课题进展情况);

10月31日(讨论《古今图书集成》有关生态文化资料的整理问题)

2018年1月14日(布置寒假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任务);

3月9日(第二次资料收集情况汇报);

4月9日(讨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与本科相关的毕业论文);

4月15日(对资料收集卡所填写资料的解读);

5月9日(讨论“二十五史”“西南地方志”等文献有关生态文化资料的识别与收集);

7月10日(生态文化资料收集与生态民族学学科建设路径图)。

二、举办学术会议(5场)

1、2017年3月14日,召开“生态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2、6月23-25日举办“文化自觉与中国乡村营造学术研讨会”

3、12月27-29举办“第七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主题为“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乡村重建”;

4、10月27日至10月29日举办家文化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

5、2017年11月2-4日在举办“相际经济论坛”(贵阳市)

叁、举办学术讲座(六场)

1、2017年3月28日,杨庭硕:生态文化文献整理发凡;

2、11月30日,龙先琼:西部开发历史上的生态变迁;

3、11月29日,杨庭硕:脆弱生态系统与生态脆弱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4、12月12日,刘刚:环境民族学视域下的中日环境史问题研究;

5、12月26日,陈庆德:生态文化与生态扶贫;

6、2018年7月3日 刘刚:环境民族学视域:依附问题与发展选择。

四、举办学术工作坊(2场)

1、2018年5月15—22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开展“生态文化研究学术工作坊”;

2、8月15-23日,与宁夏大学民族学院所开展“生态文化研究学术工作坊。

五、参与学术交流会议(10场)

1、2017年4月5日,参与贵州大学杨军昌支持的项目(156)的开题会议(贵州大学)

2、9月19日“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南京)

3、9月23-25日参加黔东南林业遗传资源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学术研讨会(贵州凯里)

4、11月18日—20日参加“文书?生态?文化:第四届锦屏文书学术研讨会”(贵州省锦屏县)

5、2018 年 3 月 16 日—18 日参加宁夏大学“民族学主题会议”(宁夏大学)

6、4月13-15日参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7、2018年6月24日至25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将围绕“乡村振兴与科技支撑——发展中国家的农技推广、农业发展与农村社会变迁”学术会议(上海大学)

8、6月28-30日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跨学科对话”(内蒙古师范大学)

此外,以“文化自觉与乡村振兴”专题入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专题会议(2017年11月11-12日)

以“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乡村重建”专题申请入选第18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国际大会大会专题会议(2018年7月14-22日,巴西)。

六、田野调查

2017年7月25—8月15日,组织课题团队分叁组,分别到贵州黔东南、湖南怀化靖州、湘西永顺、凤凰等县市的苗族、侗族、土家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获得了丰富的田野资料,正在编辑生态文化的“以图说文”(村落志)10部。

七、成果宣传推介,正在进行中。

八、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没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学术专着

1、罗康隆,吴寒婵:《侗族生计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05)

侗族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数百上千年与所处生境的应对中,构建起了人类农业的另类文明——“稻鱼鸭”的生计体系。这类农业文明体系不仅对侗族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对我国南方的生态安全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是一个山地泽生生态系统的缩版;从产业项目看,是农、牧、渔结合的立体复合产业;从生产节律看,稻、鱼、鸭相克又相生的“中庸”范例;从聚落布局来看,农田与森林兼容,鱼塘与稻田连通,人们对聚落资源加以调控,使其比例协调,生长有序。这里,俨然像是一首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田园诗,展现出韵律回旋的谋生艺术。

2、罗康隆,吴合显:《草原游牧的生态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0)

草原是游牧生计的世界,这里培育出来人类特有的游牧文化体系,这是游牧民族世代积累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认真地发掘、利用、传承和创新。立足于这一需要去研究草原的生态文化,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也具有现实价值。地球上,客观存在着适宜于游牧文化的生态环境, 而且这一范围在未来还充满变数。无论人类社会怎样发展,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总是需要仰仗草原依靠游牧文化去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机会。游牧生计作为一种文化类型, 她不会轻易地退出人类发展的历史舞台。

(二)学术论文

从课题立项以来,总计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2016年2篇,2017年30篇,2018年10篇。其中厂厂颁滨刊物17篇,厂厂颁滨扩展版5篇。具体情况见阶段性成果清单。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2018年8月—2018年12月:在主持人的统筹安排下,按子课题的时间安排,协调推进,开展田野调查,完成西南地方志的文献整理(15万字)及与之匹配的研究和创新利用探讨;发表论文5篇,出版学术专着2部。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主持人的统筹安排下,按子课题的时间安排,协调推进,开展田野调查,完成西南地区50-80种植物和50种动物与环境关系的文献整理(20万字)及与之匹配的研究和创新利用探讨;完成相关发表论文15篇,完成学术专着1部。

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主持人的统筹安排下,展开资料和成果的汇总整理(50万字),完成《生态文化研究法》。

2020年8月—12月:开展子课题之间开展深入的对话和资料互换共享,并对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为最终成果的形成奠定基础。另外,在课题主持人统一规划和安排下,开展田野调查,展开与国内外专家的对话与咨询,举办小型讨论会。发表会议成果,向《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

2021年1月—2021年9月: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结题任务,《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史料汇编》(预计250万字)和《传统生态文化协同变迁史》

2012年9月——12月,完成《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创新利用的对策建言》,在主持人安排下实施同步验收,正式申报结题。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