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郭刚:中医体用论建构的哲学原理

郭刚2018年12月04日15:3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

作者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中医哲学体用论研究”负责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中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生理、病理、药理、诊疗等为内容的理论体系,创建了集道、理、法、方、药相贯通的天—人交合感应的体用思维模式,内涵着相对稳定的规律和特性。体用一源论、生成过程论、虚实互化论、关系求衡论是从人体复杂联系和各种偶然因素介入的对象中获得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原理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中医体用论,能够还原中医学“以人为本”的生命健康医学属性。

体用一源论

“体用一源”是指宇宙万物所隐微的本原与其表露的现象之间有相涵统一的关系。中医立于“天地合气”的交合作用生化万物,万物又以“合则成体”的形式而存在,表现出“天地一气,万物同体”的体用一源的存在现象。从宇宙观的角度看,万物的存在是以体为基,以用为显,体在用中,用不离体,体用一源。从人体观的角度看,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机制,尤其是人体脏腑变化无不呈现出体用关系相互矛盾的范畴,如“肝体阴而用阳”。由此,无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人体,二者的体用关系都演绎着中医学的整体生命观。

就形神与体用的关系而言,中医学有“形乃神之宅,神为形之用”之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是为形神合一,又称形与神俱,表现为体用一源。一个完整意义的人就是形神的统一体。形神和谐是健康的基础,形神失调是疾病的象征,形神分离是死亡的标志。所谓形体强者,精足气旺,气能生神,气化旺盛则出智慧;形体弱者,精少气衰,气不生神,气化迟滞则智慧不出。如此说,形神一体本质上就是体用一源。

就脏腑与情志的关系看,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脏腑化生和储藏的气血是精神情志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也时刻影响着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换言之,脏腑是情志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从生理因素来影响心理情绪;同时过度情志反作用于脏腑而引发疾病,则是心理情绪反馈扰乱生理功能。脏腑与情志的关系揭示了一个人体质特征在脏腑气血互为作用中功能表达形式,内含着体用一源的思想。

生成过程论

中医体用论揭示了宇宙不仅有着整体关联性的特征,而且有着气化恒动现象,这一现象演绎着气交变化模式——气是阴阳交媾的状态,气是万物生成的动因、感应的中介。正是基于气化思维的指导,中医体用论是以动态形式呈现人体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阳化气,阴成形”,意指阴阳化成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样态,也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新陈代谢的现象。在中医思维里,阴阳是认识宇宙的一个整体贯通的交感通变而周流不息的运思工具,表现为阴阳的气交形式是为阳生阴成的交感生化,演绎着宇宙生成论的体用关系。

从时间维度看,人体的生成和变化与天地运行关系密切,能够见证中医体用之说。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处在天地气交之中,人的生命过程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医运气学说的基本依据在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生形化物,根本精神强调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且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借助其内在的调节和控制机制,与各种动变因素保持相对平衡,表现出机体对天地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是一种“时间遗传学”和“时间医学”的理论,贯穿于中医哲学生成体用论之中。

从空间维度看,人体变化与其所处地域的地理因素、环境条件等也密切相关。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社会和物质、精神条件的综合体,大体上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无论是自然环境的差异还是社会环境的变化,都对人体的形成和变异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适应性变化和差异。一般而言,恶劣的环境因素培养了人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气质,舒适的环境则造就了人娇弱的体质和温顺的性格。这又是一种“空间医学”的理论,同样也贯穿于中医哲学生成体用论之中。

虚实互化论

中医学强调以气为本源,以气化为动力,以功能为核心,集有形与无形的虚实统一的能量信息宇宙学和人体学,称之为形而上的生命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与西医的实证科学完全不同。中医的生命科学表现形式是以有形与无形互化为内容,包含着气聚成形、气散无形等,进行着物质代谢、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神意流动等不同形式的变化过程和形式。人体表面上是以物质结构为承载体的,但本质上人的生命体征除了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等机体的基本反应外,更多意义上包括在气的作用下产生的生命能量、信息和神识,甚至灵魂。可以说,体用互化性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表现为人体以不同形态和样态呈现出来。

万物各有体用,体用分明且虚实互依。就中医学而言,一方面,体是实有存在的,用是体的作用发挥,体是物质基础而为实,用是功能作用而为虚;另一方面,从观察的角度看,即以司外揣内的方法视之,用确实是“眼见为实”的,而体是以“揣内”方式而得的虚象。由于思维视角的不同,体用呈现出不同的虚实互位关系。可以断言,以虚实关系的方式理解人的生命存在的思维方式是中医学的根本特色。

就神的体用、功用而言,神为体,是变化的内在根源;变化为用,是神的显现。人的情绪会引起机体的变化,情志变化无论强弱久暂,从开始出现就包含有影响脏腑气机协调运行的致偏因素,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形体。如果这种作用超出人体耐受和调节的范围,就会导致气机升降失衡,使得体内环境的变化超出一定的“阈值”而引起形质的变化,成为致病因子。例如,由异常情绪诱发的形体状况恶化,将引起机体阴阳气血的失调,以及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关系求衡论

中医体用总是以一种动态关系来表达,且在平衡中求得相对稳定,以趋中调和作为健康的标准。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宇宙根本之道就是中和之道。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源于“中和之气”。中医同样强调“得中和之道”,包含着阴阳相平、不偏不倚之意,只有气和,才能体健神全。“中和之道”就是平衡,它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是阴阳两种对立面保持相对协调、稳定运动的有序状态。中医治疗主旨就在于以中为体,以和为用,即调和执中。

阴阳相辅相成,互根互用,体用虚实互化;如此,阴阳概念使中医学成为偏重研究人体功能状态。阴阳学说蕴涵着事物内部相互转化的循环路径,表现为阴阳体用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阴阳体用关系还表征着人体是一个自调节的有机体,如“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临床上以调整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旨在求得人体阴阳平衡。

中医还用阴阳五行的动静交互变化关系来演示和解释宇宙和人体的盛衰、消长、虚实等体用关系,如用阴消阳长的升发状态来对应肝木的生长、条达、舒畅的特性;又如阳虚而阴盛时易得寒湿体质,阴虚而阳盛时易得燥火体质;等等。中医养生保健和诊疗的目的便是纠正人体不平衡、不协调状态,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如此,阴阳构成体用之间的联系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责编:孙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