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中医哲学体用论研究”负责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中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体用论,拥有体用可辨、体用转化、体用可调的内在逻辑,用以指导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诊疗,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体用可辨
中医体用关系之间密不可分,离体无用,离用非体,蕴含着有无、虚实、本末等体用可辨的关系。以医道和医术两个层面辨析体用关系,对中医临床思维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医道。中医以整体思维模式认识人体生命世界,研究对象是以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生理系统相互协调和作用为“体”,内含着生命系统内外及其系统内部有机感应之“用”。“道”是中医运思方式中最重要的、灵魂式的哲学概念,贯穿于中医辨证思维之中,成为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就本质而言,道不是实体物的认知对象,但又确然实在,是为“至道在微,变化无穷”,“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中医拥有宇宙生命视域下的医道精神,把人与自然相感通的根本视为“体”,将内在的互为制约和作用关系视为“用”——以阴阳五行理论阐释,是以隐喻的形式表征生命存在特质。这种体用相合的研究对象不是机械的、物理的一般存在物,而是“有机的生命宇宙”。中医的医道精神揭示了人体生命存在是有着潜在的“盲目”感应性和网络性的,是有机联系作用的表现形式,见证了中医以医道为体与以变化之机为用的致思路向。
对于医术。中医在医道精神指导下以人体生理结构为体,以功能和作用机制为用。中医四诊反映人体的体用关系信息,包括形体部位、神情、程度、属性等体用一源、即体即用的表达形式,被医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获取——如以脉象、舌象、面象等形式,得到人体不同部位及其属性的基本信息和特征。四诊合参的本质是将五脏及其所属五华、五充等相联系,且与四时阴阳在运动功能之象上达成一致,形成一个个体用一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是基于真实器官之上而超越之的整观功能器官概念的认知方法,能将五脏与阴阳、五行联系起来,蕴含着以“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逻辑推理方法,确立了体用可辨的整体思维方式。
体用转化
中医临床诊治原则是“治病必求于本”。“本”即阴阳。中医体用论是基于阴阳学说之上对人体形质与功能复杂关系的理论探究,具体以阴阳的体用关系变化来说明人体变化、脏腑病机,探究病症特点和药物功效等。阴阳是解释宇宙万物存在的对待关系,且赋予不同存在物的对待特征,却没有固定的物质所指,只代表事物的属性和动静趋势。在阴阳对待关系中,阴阳相辅相成,互根互用,体用一源,内含着体用相互转化的循环路径,即阴的转化方向是阳,阳的转化方向是阴,是为“阴阳转化”,表征着体用转化。基于此,阴阳概念的使用将中医学的研究引向偏重于人体功能状态,相对淡化器质层面。
在藏象学系统中,阴阳体用转化是相当明显的。阴属于静,为体;阳属于动,为用。阴转化为阳,则为用;阳转化为阴,则为体。从体用互变的角度看,中医藏象学一方面强调藏者为体,通者为用,故五脏为体,六腑为用;另一方面又强调脏体阴而用阳,腑体阳而用阴,且腑以入为阳、以出为阴。而且,从脏腑与情志的关系看,脏腑所化生和储藏的气血阴阳是精神情志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的精神状态和七情变化也时刻影响着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表征着功能的体用转化。
人体疾病也无不体现着体用转化,主要包括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体用互化表现。从致病因素看,即使感受同一致病因素,由于体用关系变化的个体性差异,邪随体化(从化),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相反,即使感受不同的致病因子,由于体用关系变化相同,邪随体化(从化),也会表现出相同的证候。正是基于体用互化的多维维度,中医体用论一方面强调体的可变性(用也是变化不已),位相为体,功效为用;另一方面强调体的相对固定性和用的稳定性,以生理性形态与功能性反映的对待关系解读生命世界。
体用可调
体用可调的本质就是保持体内的动态平衡以及身体与外界的整体衡动关系。中医理论以生命活动的整体观为指导,治疗疾病讲究“以调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或补其阴,或温其阳,或益其气,或利其湿,或开其郁,或疏其血,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体现“以平为期”“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如此,中医治疗和调理的方法是多元的,如补体助用、补用为主、体用同调等。
对于个体调理而言,人有先天之体和后天之用的区别,能够通过后天之用来调节先天之体;然而,体质先天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每一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体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体用关系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动态可变性。这种特征说明个体体用关系在先天禀赋、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是体用可调的理论基础。
就治疗方面,中医体用论强调一方面通过药物及有关治疗方法可纠正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衡,是以调体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功能形式来纠正偏颇的身体,以调用为主。中医重视对疾病与证候的内在联系及对方药等治疗应答的不同反应,是实施个体化诊疗、贯彻“因人制宜”思想的具体实践依据。同时,体用可调也是践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调用和养体的统一,体中有用,用中有体,周而复始,这本质上是与着名医家张景岳提出的“善补阴者,阳中求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一句互证。这里,体用可调既是调理亚健康的重要手段,又是预测疾病发展、转归、预后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