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多组辩证统一

曹水群2019年07月09日08:58来源:

原标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多组辩证统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八个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就是人类通过实践获得对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方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于所学理论的认识,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用丰富生动的实践材料充实课堂理论讲授,使理论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用理论分析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

价值评价是对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价值评价,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知识性认识。其中既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等的认识,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对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要把政治价值理论化,使学生能够从最深刻的理论层面理解政治。通过理论层次上的论证和辩护,让学生形成对当下中国的政治构想、政策、战略的认同。我们既反对无深刻理论作论证背景的纯粹政治口号式宣传,也反对偏离政治价值和政治方向的理论讲授。如果没有系统、深刻、科学的理论体系作铺垫和论证,只是交代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政治导向性结论,就很难让学生信服,更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统一性表现在:所有改革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除“形势与政策”和一些省区开设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等课程之外,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的都是全国统编教材,遵循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的统一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多样性体现在:在改革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各地区所处的不同经济政治环境、各地区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学校和专业特殊的培养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改革策略。

此外,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外,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中最主要的内容。“两点论”要求我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要求我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重点关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包括:建设与批判、主导和主体、灌输和启发、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处理这些矛盾,一定要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