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阿甘本论中世纪的生命政治逻辑

徐太军2019年07月24日08:58来源:

原标题:阿甘本论中世纪的生命政治逻辑

在意大利学者阿甘本看来,生命政治是一种进行区分的政治,主权权力在保护部分生命的同时,也将另一些人置于赤裸生命的境地。然而,这种政治形态的运演逻辑存在根本性弊端,以致所有人都可能沦入悲剧的赤裸生命状态。中世纪封建等级森严,高贵与卑微泾渭分明,可谓最易于识别的生命政治。但这种政治不惟使平民受难,实际上即使处在封建等级顶端,具有无上荣耀的国王也有沦为不幸之虞。

国王身体的圣化

欧洲中世纪等级制度的主要理论支持就是“君权神授”,即上帝赋予君主支配和管理民众生命的权威。君权神授具体体现在君主的涂油礼。按照基督教神学,人的身体都有原罪,但国王的身体通过涂油礼而获得神圣性。经过涂油,国王的身体因而与普通人的身体具有质的差别:作为受膏者,国王的身体变得高贵;相应地,普通人的身体也就显得卑微、低贱。因而,普通人都应接受国王的统治,“没有任何人有权否定神圣的王权、审判、废黜作为受膏者的国王”。

受膏者的身体既然具有神圣性,那么经由其出生的继承人在肉体上也是高贵的。君权神授最终过渡到中世纪的君主世袭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贵族往往与国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在政治神学看来,正是神创造了贵族和平民两种截然不同的阶层;因此,世袭制和等级制是“正义”的,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关系与生俱来,并将永远存续。

在涂油礼之外,国王的葬礼也异常重要。援引德国学者康托维茨的着作《国王的两个身体》,阿甘本对国王的葬礼展开了政治神学论述。在康托维茨看来,中世纪的国王被认为有两个“身体”,一个是他的自然身体,另一个是他的政治身体——其占据的王位。前者是平凡的、必有一死的;后者则由于是不可见的,是永恒的。王权的合法性在于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的结合。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回答的是王位更替或政治秩序的合法性问题。阿甘本指出,“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分支,也是基督教政治神学的里程碑”。

按照政治神学,国王的葬礼标志着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的正式分离,一个国王的正式去世是其继承人承接大统的启动性程序。国王驾崩的标志就是葬礼,丧礼上应展示国王的尸体,其政治神学意义在于确认国王之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合一关系的解除,从而为继承人的自然身体与政治身体的新结合奠定合法性。而在现实政治层面,展示国王的尸体暗含确证国王系正常自然死亡之意。当然,这种仪式也体现国王政治身体的“不朽”,因而,国王的权力不是教皇赋予,也非源自人民,而是直接来自上帝。通过涂油礼、葬礼,国王具有了神圣性,无论他是否有过错,他都是不可侵犯的,因此,对君主而言,平民包括其他贵族都是赤裸生命。

国王的赤裸生命化

国王拥有神圣权力,但阿甘本笔锋一转指出,君主和赤裸生命具有相似性。具有至高权力的主权者何以成为赤裸生命?从生命政治的视角看,正是国王与广大平民区分开来,并拥有了生杀予夺之权,他才在高贵的同时成为赤裸生命。

阿甘本记叙了一些国王的特殊葬礼。葬礼上,国王的蜡像放在床上,被当作国王的真身对待。何以会出现使用蜡像葬礼这种事件呢?阿甘本指出,“国王尸体的失踪或者在某些个案中尸体受到了毁损都将妨碍葬礼的有序进行”。这毋宁说,国王有非正常死亡的可能。由于必须举行国王的葬礼方可解除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的关联,因而,这就出现了以国王的蜡像来举行葬礼的做法。阿甘本指出,“一个蜡像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作为国王尸体的替代物,从而实现葬礼的代理进行之可能”。以国王蜡像举办的葬礼某种程度上就是严肃地“做样子”,正如阿甘本戏谑的,这是一种“想象的葬礼”。

英王爱德华二世的蜡像葬礼,正是国王沦为赤裸生命的事实。1326年,王后伊莎贝拉伙同情夫罗杰·莫蒂默发动政变,将爱德华二世囚禁。身陷囹圄的爱德华被迫退位并传位给爱德华叁世。然而,国王作为受膏者,只要其自然身体尚存,就和政治身体结合在一起;这样,在爱德华二世去世之前,爱德华叁世的登基就很成问题——一些贵族因此不承认爱德华叁世的权威而发起叛乱。显然,爱德华二世同意退位还远远不够,他必须正式死去。这才有了爱德华二世之蜡像葬礼。

生命政治是一种不平等的政治。在中世纪的生命政治逻辑中,即使国王犯下累累罪行,其作为受膏者也不应受到法律审判。然而,正是由于国王处在法律之外,他也就和赤裸生命具有了共同性。既然不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国王就可能处于威胁之中。爱德华二世的“被死亡”就是最好的说明。然而,无论蜡像葬礼多么隆重,参与葬礼的衮衮诸公无疑会对国王的死因充满好奇和疑虑。随着这种情绪的累积,人们(包括贵族)最终将质问 “君权神授”的神圣性,继而要求超越那种将民众进行不平等区分的生命政治。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