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黄玉蓉&苍产蝉辫;武智2019年08月02日09:16来源: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粤港澳大湾区既可以形成经济共同体,又可以形成文化共同体。如今,粤港澳文化合作伴随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内涵,完善路径,寻求最大公约数,共绘文化同心圆,助力湾区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和制度创新进入新时代。

加强社会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民心相亲、民俗相近、文化同源,11座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具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指湾区内各相关地方政府、公司和公民个体等不同主体以湾区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文化记忆为基础,在各相关城市之间进行文化身份认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文化要素的价值开发。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共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打造叁地共有的文化品牌,提升湾区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形成叁地文化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跨区域发展新格局。

自2002年举办第一次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以来,粤港澳叁地在政府引导下,在演艺、文化资讯、文博、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紧密合作,使叁地互补性的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互惠互利的文化合作有利于促进大湾区居民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和精神追求,加强社会深度融合;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和健康的经济、商业环境;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产物集结优势,向海外市场进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合作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物理和空间上的联通和整合,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聚集,而且能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制度上的深度融合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而有助于实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

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深入

文化合作是经济合作的先导。世界历史发展轨迹表明,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通常伴随着甚至超前于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文化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具体到粤港澳大湾区语境中,经济指标是大湾区发展水平的显性指标,而文化竞争力是其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内核。

文化合作是建设“人文湾区”和“科技湾区”的重要路径。当前,文化正日渐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考量指标,并渗透到国家的政策制定与战略实施之中。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经济相连、民心相通的人文湾区和科技湾区。2019年7月,广东省印发《对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叁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作出了周密的战略部署,以确保文化合作成为建设人文湾区和科技湾区的重要路径和不竭动力。

文化合作是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均存在非均衡性限制,相关各城市的制度设计存在诸多政策缝隙和制度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在文化合作过程中推动实现制度的规范化和功能化,真正使大湾区制度创新有实效、见实惠、得民心。

文化合作从局部走向全局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同源。文化的同根同源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城市之间的文化合作奠定了独一无二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文化接近性。它们同属珠江叁角洲文化圈,承袭着作为中华文化支系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并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内处于统一的文化体系之中,经历了同样的起源、变异、融合与演替过程,呈现出相似的文化特征,从而为彼此之间的文化合作提供了天然优势。可以说,共同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秉赋奠定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接近性的基础,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岭南文化品格为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跨地域文化合作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文化源泉。

资源共享。大湾区各城市的异质性文化资源为彼此间文化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对话空间。大湾区内城市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和差异化的空间优势为文化合作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需求互补。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内地庞大的文化市场、旺盛的文化需求、强劲的文化消费、蓬勃的文化新业态、加速向文化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本,都极大地承接了港澳的文化存量。而港澳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治理机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市场拓展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则较好地满足了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文化增量需求,推动了区域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创新。

交通便利。在大湾区地域空间组织系统中,一体化的大湾区公共交通设施既是文化合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目前,大湾区跨城交通正在逐步优化,港人赴深置业、就业、创业早已不再新鲜,深圳人赴港购物、休闲、学习亦成常态。港珠澳大桥串联起了珠江口东西岸城市的路面交通。正在建设中的深惠城轨、深中通道推进了深圳与惠州、中山等城市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一步融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和实质性推进,大湾区文化合作正从局部走向全局、从战术合作走向战略合作、从功能性合作走向制度性合作。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叁五规划项目(骋顿18齿驰厂38)、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叁五规划项目(135叠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