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我们党全部经验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信仰、有力量,有勇气、有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党的历史形象地比喻为“教科书”“营养剂”,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重视和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结合主题教育,从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维度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学习好“必修课”、运用好“教科书”、补充好“营养剂”,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有利于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要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坚定道路自信。
近代以来,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进行了两次革命、干了叁件历史性大事、实现了两次飞跃,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学习感悟这些成就,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要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坚定理论自信。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所在。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属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通过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会更加珍惜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取得的这些宝贵理论成果,更好地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和工作。
叁要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坚定制度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积极发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迅速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现代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从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通过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我们要在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要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98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锤炼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例如,勇担历史使命、深入工农群众、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
同时,还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艰苦奋斗、严守纪律等为基本内容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以建设国家、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为基本内容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建设精神,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新路、开拓创新为基本内容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新的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和作风是我们党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实现伟大梦想及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学习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践行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总要求结合起来,科学把握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