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成功走出一条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有其独特优势和旺盛生命力,值得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中国话语体系强起来。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发展现实,更不能用西方理论来指导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我们要立足中国实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理论上的深入阐释,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和中国经验的理论提升,体现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坚持中国道路、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仍然任重道远。“大”主要体现在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等在世界上都排在前列;“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强起来。我们要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但要改变那种“言必称希腊”、用西方理论来裁剪中国现实的状况,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避免用别人的尺度评判我们国家的发展现实。
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强起来,也是中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内在要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中国正在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强起来,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利于推动世界更好发展。
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强起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增强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在研究中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要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实践,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着力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话语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学理支撑,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14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