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璀璨明珠”。
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辟人类文明发展新路
现代化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追求。在由西方先行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炮制出“西方中心论”,并制造“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的幻象。然而,马克思已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现代化道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审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它是始终以文明为底色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方式,跳出“修昔底德陷阱”,超越霸权主义的扩张模式,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开辟人类文明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宏伟蓝图,突破了“西方中心论”,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跳出了以“血与火”的方式走上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给世界上那些希望以文明方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和民族贡献了中国智慧。
探索更有效民主制度、维护人类文明多姿多彩
马克思曾指出:人类文明“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色彩差异。”然而,近现代伴随着“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西方文明已然将自身包装为人类文明的唯一形式,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抛出了“历史终结论”。但事实已证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并未获得胜利,福山也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追赶现代化之初便受到西方强权政治的围堵,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更是时刻“等待”中国民主制度演变为西方的制度,以印证“历史终结论”。然而,中国经过艰苦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更广泛、更真实、更有效的民主制度。历史与实践亦已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品格和巨大优势,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终结了“历史终结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更广泛、更真实、更有效的民主制度,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寻求更好社会制度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方案。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类文明思想宝库
二战后,西方为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将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包装为超阶级、超国家、超时空的绝对化的“普世价值”,然而事实亦已证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并非“普世”,它代表的仍然是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的价值,其实质是西方社会推行新的“殖民”方式的变种。
面对“普世价值”的强势渗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惟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优秀基因的继承与升华,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着眼于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贡献。
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给世界上那些遇到与中国同样问题、产生同样需要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共同价值”,丰富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塞缪尔·亨廷顿曾提出“文明冲突论”,在“文明冲突论”思维下,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部分学者提出警惕中国文明的现代复兴与秩序主导,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超越文明冲突、冷战思维、丛林法则等陈旧观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世界不再是国与国之间势不两立、相互博弈的角斗场,而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组成的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集合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为积极构建和平、发展、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力量,推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