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与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9年09月16日08:31来源:

原标题: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与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不断出成果、出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阐释成绩斐然。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系统翻译、编辑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大批着作相继出版。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一批闪耀真理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哲学社会科学界将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推出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

  第二,服务党和国家决策能力有效提升。7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批重要成果。1978年,哲学社会科学界开展的对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改革开放后,哲学社会科学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外交等领域深耕细作,推出大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智库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智力支持。

  第叁,学科体系逐步健全。经过70年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本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第四,学术研究成果丰硕。70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各学科都推出了一批集大成式的奠基之作,并整理出版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介绍了国外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着作。这些扛鼎之作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突出成就,对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国际交流深入开展。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对外学术交流规模不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已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建立了双边交流关系。“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人才的快速成长创造了条件。高端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不断深化的国际交流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加快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走向世界,为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突出贡献。

  第六,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科研和教学骨干,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必要保证。

  (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现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

  必须坚持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聚焦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重大问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政策研究,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服务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富管用的智库成果。

  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必须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和创新,允许不同观点、不同学派进行讨论和争鸣,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科学性、真理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必须弘扬良好学风。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崇高使命。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声誉,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抵制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勇攀高峰、不断超越,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7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有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会健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主动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将自身学术研究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理想追求与时代主题、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执笔:姜卫平 邢 科)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