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茶文化是传统中国人在居家生活和社交场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南宋时期,一部名为《梦粱录》的书中就提到了“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象。可见,品茗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逮至宋代就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茶在中国的发现和利用,最早是因其自身的药用价值。到了隋唐时期,茶的精神价值方被开发出来,进而发展出了繁复的茶礼,并借由历代文人的推介,被提升到了艺术文化的层面。随着对茶的研究日渐精深,人们对于茶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茶作为一种身份象征而流行于上层社会中。
《茶经》的问世正是适应了这样的社会形势需求。作者陆羽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自幼被僧人收养,因此他的生活体验中充满了禅机。陆羽性嗜茶,更精研制茶与煎茶,从中得出了一套理论与方法。在“立言”情结的驱使下,《茶经》成为陆羽的对于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这也是他现存唯一的传世作品。
《茶经》共叁卷十节,约七千多字。上卷分叁节:《一之源》介绍了茶树的来源、茶的名称由来、茶树生长的环境、茶树的栽培、茶饮的药理作用。《二之具》介绍了采茶、制茶的器具及制作方式。由于饮茶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茶叶的采制技术也日趋发展,制作工序已趋于精细化。《叁之造》讲述了采茶的适宜季节、对原料茶叶的择选、茶叶的品质鉴定。
中卷仅一节:《四之器》,介绍了二十四种煮茶饮茶的器具,反映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这些煮饮的茶具不仅做工考究,还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下卷分六节:《五之煮》讲述了煮茶之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煮茶程序包括了烤茶碾茶、宜火炭薪、煮茶用水、沸腾程度、茶汤味道、分茶碗数、茶汤颜色等方面。这也是陆羽本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六之饮》记述了流行于社会各阶层的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七之事》是有关茶的历史人物的记载,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士民。《八之出》评骘了当时中国各大茶区的茶叶品质之优劣。《九之略》讨论制茶煮茶器具要因时因地而灵活调整,这体现了陆羽的山林之志。《十之图》要求人们将《茶经》的各部分书写于白绢之上,挂于四壁。这种颇具仪式感的做法,寄寓着陆羽劝告世人不要仅把品茗活动当成稀松平常之事,而是将之礼仪化的期望。
《新唐书·陆羽传》谈到了《茶经》一出,“天下益知饮茶”的现象。《茶经》的问世,折射出茶文化在唐代就已渐成规模,进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品茗饮茶成为世人效仿的时尚。大众对于茶的消费欲刺激了茶产物的进一步培育和产销推广。茶的种类因日用的需求而发展出了具有区域性的品种。在绵延后世的茶文化历史中,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丰富着这套以《茶经》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塑造中华茶文化的根源所在。
《说文解字》指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神也”。礼作为君子的行为规范,提供了一套落于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并能“感于神明”。《礼记》指出,“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准则。“和”是传统中国人的普遍价值取向。从“和”的角度上看,共饮共食能够产生出一种和睦的气象,这也是“感于神明”所需要的精神气质。
可以说,每一种学说,甚至是每一种文化,都能从茶中找到智慧的源泉。尽管在具体的表现和实践上各有千秋,但均是崇尚自然、陶冶性情的写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品茗文化所展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浓缩着中国人民对于“和而不同”的认识。
人类学家费孝通曾经提出过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在他看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就是指我们不仅要欣赏本国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借由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借助于区域合作平台,建立起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作为茶文化的输出国,正是由古丝绸之路将茶文化带向周边国家,从此名扬天下。放眼全球,许多国家的人民都爱好饮茶,且共同分享着茶道文化。在“一带一路”思路下研究茶叶及其产物的消费市场,有针对性、多样性地推出我们的茶产物,并非仅仅是基于经济上的考量。对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向往,也是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至治”之世的渴望。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碰撞日渐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从儒家的伦理观念来看,《礼记·儒行》中所讲的“礼之用,和为贵”,即是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意味着天时地利人和,意味着宇宙万物在承认彼此差异的前提下的和谐统一。陆羽作《茶经》之意,在于为声名鹊起的茶文化提供了维系在价值观、品位等各方面有差异的茶人的共性的设想,这也是他对“经”的理解,希望通过指导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以顺乎人情和人心。通过对礼仪制度的设计与践履,将茶道文化生成的美德分享给世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