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伟业,春秋代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五章,聚焦两步走战略安排,跃动着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韵律,辉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伟大目标气贯长虹
让理想照进现实,让追求震古烁今。《纲要》第五章开门见山,论从史出,史论交融,清晰表达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念兹在兹,始终维系于此,笃行于此。
伟大目标倾注着艰辛探索的勇气。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进而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人民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一条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伟大目标展现出接续奋斗的豪迈。伟大事业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伟大成就来自于接续奋斗、接力探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部署。伟大目标蕴藉其中,时代号角强劲奏响。我们党认识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达到新的高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伟大目标彰显出创新实践的胆识。目标指引航程,思路决定出路。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也不存在所谓的路径依赖。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发展过程上,我国采用“并联式”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串联式”发展全然不同。在未来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制度优势上,将充分展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意义。
伟大跨越成功在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着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在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定位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
完美收官靠行动。“小康”对标发展水平,“全面”衡量发展状态。全面小康,要在覆盖领域上实现“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在覆盖人口上惠及全体人民,在覆盖区域上推动城乡共同发展。补齐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这一最大短板,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底线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决胜决战在今朝。决胜就是冲锋号,决战就是总动员。关键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叁大攻坚战,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实现这一伟大跨越,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做出这一伟大贡献,展现出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担当。
战略安排绘就蓝图
一张蓝图绘到底。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
战略目标善作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设计了用70多年、分叁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战略安排再启新篇。站在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顶层设计,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渐次推进,环环相扣,谱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战略安排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集中体现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两步走战略安排,更加注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高度契合。这一战略安排,正确把握长远目标和当前工作的关系,在时间节点上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在更高目标上聚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践取向上丰富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
重要战略机遇期尤须全面用好
机遇极为宝贵,机会稍纵即逝。战略机遇期经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战略主动,乘势而上才能迎来事业发展。
重要战略机遇期来自科学判断。当代中国迎来近代以来最好发展时期,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没有变,经济全球化作为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国拥有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强大能力和资源,拥有吸纳能力和消化能力独一无二的广阔市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各国都想在我国寻找发展机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
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新的内涵。机遇不容错过,不能失之交臂。在经济领域,我国发展面临五个新机遇,重点要在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抓稳发展新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我们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和制度性权利,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重要战略机遇期蕴含实践要求。危和机在世界变局中同时并存,相互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全面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树立机遇意识,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也要利用和管控好危机,在应对危机中创造机遇;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勠力同心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者为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持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立场与实践路向研究”&濒迟;19窜罢叠026&驳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