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需要记者以怀疑和批判的视角看待科学问题,要对信源与事实进行多方求证,不迷信权威,也不盲目地表达支持与赞扬。同时,科学永远处于创新发展之中,报道应把握科技研究的局限性,不妄下定论。为此,科技记者应坚守专业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熟悉传播规律,以防范科技报道失范现象的发生。
科技报道是大众获取科技最新动态以及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快速发展又适逢科技变革高峰期,科技报道的数量虽大幅增加,但报道缺乏说服力、传播伪科学甚至失范等现象也日益严重。
专业精神缺失与“局外人”写稿
在现代科学传播中,新媒体及时、交互、便捷等特性决定其成为引领舆论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然而,科学本身复杂性和研究探索的艰难性使得科技报道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科技成果、把握科学信息的真实准确显得尤为困难。当然也有许多问题和失误是科技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专业知识缺失、报道技能不强和职业伦理失范导致的。当前科技报道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新闻报道的专业精神缺失,报道中表现为对科技成果定性判断过度主观,盲目给予向性肯定。在传统媒体时代,相较于接地气的社会新闻,科技报道专业性较强,内容高冷,受众面较窄。而今,人人都是传播者。为在众声喧哗中博得眼球、增加流量,受新媒体影响,一些媒体加入“标题党”队伍,通常以断章取义的方式炮制骇人听闻的标题,“首创”“重磅”“前所未有”“惊人”“填补空白”等成为高频使用词,甚至出现把阶段性实验成果过度赞美成足以改变生活的黑科技的失范报道。如此一味追求传播效果,必然导致报道立场偏颇,新闻性让位娱乐性,倾向性凸显,造成大众对某项技术陷入病态般的狂热和误导,其实质是严重缺乏新闻专业精神的表现,甚而可能出现科技报道的“高级黑”现象。例如,对区块链的报道,媒体基本都戴上“改变格局”的帽子,让人们在一知半解中将区块链等同于神器,误导大众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新闻报道的专业精神追求报道的客观理性,同样也是科学探索的代名词,双重标签要求科技报道必须做到客观、理性、真实、严谨。
二是“局外人”写外行稿,重报道框架套路,轻科学和权威。目前拥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科技记者相对较少,采编过程中容易因科学知识素养匮乏,仅依靠传统的新闻框架套路对科技信息进行模式化处理。科学知识在此过程中看似得到有效传播,但由于撰稿人和编辑对科学一知半解,只能做到以“局外人”视角进行浅表性表达和传播,因而常常出现报道结论缺乏说服力、有意回避关键问题、列举论证方法不当、娱乐性大于科学性等问题。更何况,如今网络新媒体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传播主体多不具备采编科技信息的能力,因而造成科技报道中指鹿为马的闹剧频频出现。
叁是弱把关助长伪科学出现,形成病毒式传播。比如,自2018年11月26日起,部分媒体争先恐后地将违背道德伦理的基因编辑婴儿,当作彰显科技实力的重大突破来报道。媒体之间的非理性竞争制造出煽动性极强的谣言扩音器。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瞬时性、互动性等传播特性会使谣言以几何式放大,呈现把关失控的态势。
理性科技报道的对策与思考
第一,弘扬科学精神,坚持报道客观真实。一篇科技报道,需要记者以怀疑和批判的视角看待科学问题,要对信源与事实进行多方求证,不迷信权威,也不盲目地表达支持与赞扬。同时,科学永远处于创新发展之中,报道应把握科技研究的局限性,不妄下定论。弘扬科学精神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强大力量。为此,科技记者应坚守专业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熟悉传播规律,以防范科技报道失范现象的发生。
第二,寻找科技报道最佳平衡点。科技新闻通常涉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或者科学规律。科学议题在报道时若采取简单的平衡方法会导致受众一头雾水。如报道争议性很大的转基因食品时,若同时表述正反方的立场或给两方观点同样的表达空间,会让受众产生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的困惑。科技报道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一方面需要记者具备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避免术语堆砌。另一方面需要科技记者增强专业知识积累,深化与科技工作者的互动合作,形成面对争议话题的判断能力。
第叁,增加体验式采访,尝试个性化报道。当下,信息碎片化现象日趋严重,新媒体大多追求“短平快”,导致科技报道出现一家失实,万家失实的现象。如何以创新思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显得弥足珍贵。《人民日报》“我在科技一线”推出过六篇以体验式采访为基础的报道。体验式报道让冰冷的科学有温度、有情感,使其有不被海量信息淹没的价值。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分众化科技报道是发展的趋势。《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表明,男性关注科技新知,女性关注健康与安全,18岁及以下群体偏好于视频报道,而18岁以上群体青睐图文报道。许多欧美国家的专业科学网站类目与细分已开发成熟,一篇科技报道会衍生出为青少年提供的科技游戏与动画,提供给教育工作者相关的教育资源等链接。报道手段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将科学内涵得到有效传达。
第四,把握时机合理“蹭热点”,新闻发布与科学传播相结合。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包含科学原理或前沿科技,诸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现行星绕太阳系外的太阳型恒星运行、柯洁对战阿尔法狗等。一般大众在此类新闻报道后的两叁天内都会对其中涵盖的知识有强烈的科普需求。敏锐把握社会焦点,合理选择科技报道题材,才能获得受众青睐。此外,很多日常新闻单独发布时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挖掘出其中的科学知识,以有趣味的方式呈现,会提高公众的接受度。例如,电影《中国机长》的宣传通稿大同小异,但微博号“丁香医生”结合剧情科普了飞机颠簸带来的视觉影响及玻璃掉落的真实感受,能激发阅读者的观影欲望。这种“蹭热点”方式是未来科技报道可发展的方向。
第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合作,形成互补与共振共赢,科学有效地传播好科技新闻。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巨变。我们也可以强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合作,借媒介融合的东风,一批科技公众号、科普微博、科学知识付费平台等得以诞生,它们试图让科技报道获得新生。“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开始于传统媒体的一致赞美中,而首先发出质疑的是“丁香园”“果壳”等自媒体。这些科普新媒体平台依靠专业化程度高的运营团队,在事件发酵后积极获取多方信源并及时取证发文,成为此次事件的科普主力军。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妨尝试合作,扬长避短。专业自媒体可以在科技常识普及、科学研究专业化分析等方面与传统媒体合作并帮助其适应信息传播分众化趋势。同时,传统媒体亦可为自媒体提供更多传播平台来提高其知名度。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健康发展,净化科学传播整体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科技报道,我国可以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成熟案例,探索“互联网+科学”的新型传播模式。如,以狈础厂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通过贵补肠别产辞辞办、驰辞耻迟耻产别等第叁方网络媒体平台,更大范围地传播有关最新成果的科普短视频。美国专门设置科学媒介中心网站,为科技记者在撰写报道时提供数字证据、背景资料、科学预警等服务。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机构等助力媒体,不仅为传播者提供了便利与资源,同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受众科学素养得以提高,有利于科技报道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