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这意味着人民政协在提高建言资政水平的同时,还要履行好“凝聚共识”的主要职能。人民政协只有把凝聚共识作为主要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使党的主张更好地落实下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凝聚共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就是因为它具有凝聚共识的职能,将凝聚共识作为主要职能,是其履职的内在要求。履行好凝聚共识的职能,人民政协才能更好地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地回答人民政协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人民政协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健全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70年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叁大职能逐步完善,在建言资政方面卓有成效。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在继续建言资政的同时,着力发挥凝聚共识的职能作用。
人民政协发挥凝聚共识职能作用,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凝聚共识的职能作用,把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烈士和海内外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将凝聚共识作为主要职能,继续弘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优良传统。人民政协要运用好政协思维和话语方式,通过思想政治引领,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既尊重包容、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又坚持底线、提倡理性表达,通过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成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的共识,落实下去;同时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和海外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上来。如此,使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政协要用好专门协商机构平台,充分发挥凝聚共识职能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新方位新使命。而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是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标志之一,这就需要新时代的人民政协用好专门协商机构平台,认真履行凝聚共识职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
人民政协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依托,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参与性、多样性、灵活性、引导性的优势,契合了国家治理体系多元参与、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人民政协要用好专门协商机构平台,发挥好凝聚共识职能作用,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此,要畅通和拓宽协商渠道,适时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探索远程协商、网络议政等新的协商形式,注重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关注基层社会治理,面向联系的界别与群众,就他们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同他们进行充分协商,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也关照少数人的合理诉求。
凝聚共识,必须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凝聚共识是在不同利益愿望中、不同意见中找出共同性要求、寻求共同点。通过充分的平等协商、有序协商、真诚协商,达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目标。人民政协要发挥联系广泛、包容性强的优势,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和海外同胞,进行广泛协商,让各种意见、建议、愿望和诉求得到充分合理的表达,实现多元协商共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国家治理效能体现制度优势。
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叁步走”的总体目标,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作为我国的重要制度和民主形式,必将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