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一是召开重大项目开题会与宣传推介会。2018年5月5日召开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开题征询与宣传推介会。通过本次会议,听取相关与会领导与专家建议,以便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创新方向,回应核心议题,更好地推进本项目研究。
二是开展研究并形成一批成果。截至2019年7月,课题组成员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篇,其中颁厂厂颁滨核心论文近23篇;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重要媒体上发表相关文章36篇;出版相关专着8部,编着3部;报送各类专报近10篇。
叁是召开子课题推进会。2018年5月8日召开子课题开题会,会期半天,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范式转型”这一话题,重点讨论该子课题的核心问题、推进节奏和任务分工。同时,会同其他子课题负责人以及核心成员,就相应研究难点与工作任务进行了探讨、分工。其他子课题也分别在子课题负责人的督促带领下,以不同形式有序进行,形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一是依托《动态》和《年鉴》汇集相关资料。自课题正式立项以来,由首席专家轩传树研究员任主编、课题组成员为主力、协同国内同行专家,有针对性地围绕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70周年、新时代以及国外左翼动态等专题;由课题组成员徐觉哉研究员任主编、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参与完成出版《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7、2018)2卷册,对近两年国内外对于究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全面搜索、系统整理和分类,并发表了年度研究报告。
二是搜集整理相关外文资料。一方面搜集了国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翻译、整理,现有一本编译书稿《新世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经验、性质、影响与趋势》已经完成,出版社正在编审过程中。
叁是主办专题学术研讨会。2018、2019年5月,课题组负责组织筹办了两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第一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两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二次为“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叁周年学术研讨会”。课题组核心成员与会并结合课题研究成果与心得,在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周年之际发出声音,也进一步认识到本课题研究的时代重任和现实价值。《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观新闻》、上海教育电视台等进行了报道。
四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课题首席专家和相关成员相继参加“中国道路欧洲论坛”“世界社会主义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专题会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题研讨会”“改革开放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研讨会”“第六、七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等重大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平台与场合,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观点,传播中国声音。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召开成果发布会。2019年4月23日,举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新闻发布会,《解放日报》以《社会主义在今天有着强大的精神需求,要传播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的中国声音》为题进行了报道。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问题之一:整个课题在构思设计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各子课题之间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环环相扣,但是在课题研究实际推进过程中,各子课题负责人就面临如何清晰界定各自内容边界,以有效规避研究内容交叉重迭的问题。对此,尚需要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负责之间进行频繁、有效的沟通、协同与交流。
问题之二: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涌现,新提法不断涌现。如何对新实践新理论进行学理性回应,尤其是如何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建构与阐释作出贡献,也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困难和必须承担的使命。对此,同样需要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既有设计,调整更新思路,回应现实理论和现实实践需要,切实担负起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之应有使命,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代表性成果介绍
代表性成果(一):轩传树,论文/专报《试析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
①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正处于怎样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和判断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走向。同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使命担当及战略政策选择也将深刻地影响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格局与走势。如果我们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置于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大框架下进行结构性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制力量此消彼长,社会主义世界氛围已有极大改善;领导力量求变求新,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已成常态;主体力量复兴重组,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新生长点;力量联合多层多样,社会主义合作网络逐渐成型。
总之,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不再是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那样像“幽灵”一样仅在欧洲游荡,不再是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时期那般高歌猛进,更不是20世纪末苏东剧变后的一度低潮和一味防守,而是开始进入谋求振兴、恢复荣光并孕育新高潮到来的重要历史时期,也即一种生存空间继续扩大但挑战依然严峻,成长性与不确性并存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作为当今世界规模影响最大、自身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使命不是“当不当头”的问题,而是:继续改革开放谋发展,以自身建设成就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重新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使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有信心、有底气;全面系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教训,以制度化、系统化的实践经验为后发国家现代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方案和路径选择,回应现代化和现代化转型所带来的普遍问题,使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有样本、有方向;重塑我们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背后所凝结的价值理念和价值主张,以社会主义价值共识回应并超越资本主义所谓的“普世价值”,在推进新型全球化过程中注入社会主义新动能,使世界社会主义有话语权、有吸引力。
②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正处于怎样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和判断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走向。只有当我们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置于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大框架下进行结构性分析,我们才可以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整体态势及其方位作出判断,进而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
作为征文《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态势》,荣获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征文优秀论文奖,这是在全市800多篇征文中选出的11篇优秀论文之一;《试析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为题,发表于《当代世界》2018年第11期,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19年第1期和《马克思主义文摘》2019年第1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全文转载。
代表性成果(二):陈祥勤等,专着《国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①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本书一方面以近现代和现当代中国的核心常量——中国共产党为历史之纲,以革命、社会主义、改革等若干重大的历史主题为历史之目,分析和探讨国际语境中的现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展现国际社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历史主题的理解、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对于国际社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前现实的研究,本书主要以当代中国的核心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视角展现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改革史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对于当代中国的道路、体制和模式,以及对于21世纪的中国文明和中国共产党的研究,从总体上勾勒出国际社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前现实问题的研究、分析和探讨。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国际社会就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变革开始进行追踪研究,并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解读。从这些国际解读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是一场“具备中国特色的一场新的现代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先后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历史主题),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改革的历史主题)这两大世纪难题,为中国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从而迎来了中国的崛起和伟大复兴。
21世纪最大的世界历史事件之一,就是中国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世界将会迎来“中国世纪”。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所有执政党创造了最伟大的范例”,带领中国这样的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百年中国的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同时还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形成、发展和崛起于世界东方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东方文明大国,带领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②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本书是一部评介国际社会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特别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学术专着,旨在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现当代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和改革在国际社会中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形象,从而加强国际与国内主流话语、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双向互动,推动契合中国历史、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的中国话语、中国理论和中国学术的建构与发展,以便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道理和中国道路,为21世纪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共产党营造更加国际化也更加中国化的理论语境。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一是撰写研究报告初稿(至2020年7月):对各子课题研究的框架思路进行细化;对各子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专题研讨;积极推进各子课题的报告初稿写作。
二是课题报告修订完善(至2020年12月):对子课题报告修改完善;进一步撰写学术论文和专报;完成并修订课题总研究报告的最终稿。
叁是课题结项鉴定、成果发布(至2021年7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结题鉴定;进行研究成果宣传推介。成果发布大致安排如下:2019年,借助“世界中国学论坛”这一平台,组织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世界意义”圆桌分论坛,向与会国内外专家和媒体适当展现和推介中期研究成果;2020年,以“规律·本质·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通过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世界社会主义论坛”以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欧洲左翼政党联合主办的“中国道路欧洲论坛”,就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外宣;2021年,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题,召开学术研讨会,推出系列成果。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