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李金华:坚守经济学研究的严肃性和本原性

李金华2019年11月20日10:09来源:

原标题:坚守经济学研究的严肃性和本原性

作者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资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理论上,任何经济学研究成果都要解决问题,都应该有研究发现或者研究结论,尤其是对于现实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一项经济学研究成果或者一篇经济学论文,其研究发现可能是人们以前未知的客观事实,也可能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发现是论文的精华,是学者学术贡献的集中表现。因此,学者开展研究,必须秉持谨慎、认真的态度。

各种科学虽然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研究路径不同,但目标都是提升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具有本原性,即客观属性,所以科学活动要尊重客观事实,其研究发现要建立在实验结果、既有知识整理、统计数据搜集和客观现象分析的基础之上,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如此。

在科学发展史上,自然科学如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被称为硬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等被称为软科学。硬科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客观,依赖实验数据、实验手段,因而研究发现更为客观、精准;软科学研究对象相对抽象,获取数据困难,有些对象还无法用数据计量,因而研究结论或研究发现可能模糊和泛化。有的学者对待研究不够科学严谨,使得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经济学论文中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轻率、随意、甚至娱乐化的倾向。特别是有些研究发现完全背离了客观现实,背离了人伦常理,离奇偏执、稀奇古怪,经不起任何推敲。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都有自身的内部结构,都有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结构和规律就是事物或现象的本原,可能其暂时未为人们发现,却一直真实客观存在,科学研究的发现就要揭示这些结构与规律。

哥白尼的“日心说”、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牛顿的力学叁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这些伟大发现或者揭示了真实的自然现象,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认知;或者创造了全新的知识点,启发了人类的心智。与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理论中,从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看不见的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到马歇尔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的竞争均衡分析,萨伊的“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萨伊定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干预与宏观经济政策等,这些经济学研究发现,无一不是源自可信的实地调查数据、大量的数量分析、缜密的数学方法或者逻辑推理。这些成果,标刻着经济学家的时代烙印,反映出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发现,源自现实世界,解释客观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本原性。

如果一个学者的研究发现颠覆客观事实,那么这种所谓的研究发现就不是严肃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是学者的臆想和自娱自乐,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科学和公众的不尊重。因此,经济学者将自己的研究发现公之于众时,必须仔细思忖,这一研究结论或研究发现是否确实为自己认真研究所得,是否经得起公众质疑,研究过程是否遵守了科学道德,坚守了科学精神。

翻阅当下一些经济学论文,违背客观事实、违背逻辑常理的“研究发现”并非个案,这种现象值得关注与警惕。学者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恪守科学道德,尊崇科学精神,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发现能有效地应用到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对现实社会或未来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从事经济学研究,应当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秉持求真、实证、开放、怀疑、理性的科学家精神,用忠诚、智慧、心血和汗水服务社会、服务人类。作为一门软科学,经济学研究过程、研究发现必然会受到学者社会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无论怎样,研究发现永远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脱离大众,必须始终坚持客观性,追求真理。经济学研究是客观实际的表达,也是学者意志的体现。真正的科学家、学者在从事学术研究时绝不能放弃职业操守、突破学术道德底线。学者在从事经济学研究时,可以选择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但不能投机取巧、编造虚假数据;可以怀疑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不能违背事实、主观臆断;可以大胆探索、积极思考,颠覆前人结论,但不可急功近利、任性而为。

经济学研究是严肃、神圣的事业,需要学者的优秀品质、真才实学,也需要学者对研究发现严肃性和本原性的坚守。

(责编:孙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