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是全球瞩目的重大议题,也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担当的系统工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深刻改变了数以亿计人口的发展面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减贫82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1.7%,832个贫困县中已脱贫摘帽436个,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在更深层次上消除致贫因素。从贫困群体主观因素出发,解决脱贫人口发展问题,可以为理解中国的减贫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理解贫困现象的主观致因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班纳吉等研究发现,客观因素只是造成贫困的部分原因,贫困者主观态度和行为也是致贫的重要因素。这些主观因素有时候比客观的致贫因素更为严重,使贫困者更难跳出“贫困陷阱”。具体来说,贫困的主观致因主要包括:
易于使人降低对未来的预期。贫困限制了贫困者规划未来的能力,使其被迫局限于当下,在决策上往往更加偏好及时行乐而非延迟满足;贫困者可能会将有限的流动性更多用于短期消费而非长期储蓄,因此财富难以积累,更容易重返贫困。
易于导致贫困者决策能力降低,甚至做出非理性的选择。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贫困加重了贫困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提高,更难做出理性决策。
易于使贫困者的自控力和忍耐力受损,使其产生畏难情绪。人的自控力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抵抗诱惑会消耗自控力,当自控力不足时就无法继续坚持,转而选择放弃。由于资源匮乏,贫困者需要长期抵抗诱惑,因此当获得可用的资金时,贫困者更可能进行满足性的短期消费,而不是进行储蓄或投资。
主观致因管理促进中国精准脱贫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中国由此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总体来看,“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方略落实比较到位,但针对克服贫困的主观致因则专门讨论较少。干预贫困人口的主观致贫因素,改变贫困人口的低未来预期、高度风险厌恶和严重畏难情绪,是使他们从精神上、心态上站立起来,提高自主致富能力的重要选择。
充分发挥新时代我国体制的组织力、行动力、创新力,增强贫困人口脱贫信念。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实行扶贫任务全覆盖,鼓励广大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扶贫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严整的扶贫工作体系,对贫困人口持续输出人员固定、目标明确、责任明晰、有计划分步骤的帮扶行动。特别是针对难点和薄弱环节,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差异化地开展地方创新,形成诸如信贷风险叁方共担、组织化帮扶、低保扶贫“两线合一”等一大批管用的工作办法,使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扶贫工作的力度,增强“贫病必除,穷根必拔”的信念,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大会战中。
充分发挥党、政府和社会的宣传动员力,照亮贫困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精准扶贫不是施助方与受助方之间的事,而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战等关键词,是各类媒体传播的高频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在公共舆论上形成如此磅礴之势,将执政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愿,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这样的舆论环境不仅对各方扶贫力量的投入形成驱动,也有助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众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调高对未来生活的预期,鼓起战胜贫困的勇气。
以扶贫工作精细化为主要抓手,向贫困群众传递社会温度。由于扶贫项目的导入,往往要求贫困人群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容易使贫困人群产生内心的陌生感和不确定性,对扶贫项目望而却步、抗拒作出改变。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探索扶贫工作精细化途径,一方面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与贫困群众的联系,扎实做好贫困群众的宣教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扶贫政策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结对帮扶、入户走访、定期回访等具体工作机制,使扶贫工作从各类小问题入手,手把手帮助贫困群众,与贫困群众心连心,向贫困群众传递扶贫工作的温度,真正打通扶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重视教育在战胜贫困中的作用,深层次改变贫困人群。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既包括通过改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为贫困人口“赋能”,使其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也包括朋辈的榜样示范教育,通过对先行脱贫者的表彰奖励,来鼓舞后进者见贤思齐、奋起赶上,还包括与减贫实践紧密相连的情感教育,尤其是对精准脱贫中作出重大贡献乃至牺牲的基层干部,充分宣传其事迹、弘扬其精神,使贫困群众感受到触动灵魂的力量。通过“扶志”先行,鼓励引导贫困群众有效提高期望目标、激发主观能动性,促成贫困群众思想意识从“我行吗”到“我要行”“我能行”的深层次转变。
讲好减贫与贫困人口努力脱贫的中国故事
面向2020年,中国已经站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门槛上。全球发展中大国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最早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全球减贫与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当代中国减贫实践为产生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丰厚土壤。当代中国智库要加强对中国减贫实践的学术研究和学理总结,更好梳理中国贫困治理的有效机制和成功经验,凝练源于中国实践的贫困治理理论和学说,更好地向世界讲述减贫与贫困人口努力脱贫的中国故事,为中国在国际减贫领域领导力与话语权的进一步增强、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李萌、胡鞍钢,分别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