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研究整体进展基本顺利,已经形成一个总体报告的框架,并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数据的采集。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但研究内容并不仅限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身,而是涉及到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1950年代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及其他更为微观具体的民族政策实践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条件之中,这使得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考必须不断反思其时代语境。本课题试图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来源、政治哲学与历史基础、制度实践的社会后果与中国的特殊性,从而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新时代条件下,民族区域自治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2/3的领土上已经实行了70年时间,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现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在18大之后的新时代,如何准确地对其政策绩效评估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正在取得如下进展:
在理论上,努力更深入地理清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哲学原理,这种制度在何种意义上保障了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哲学解释和法学解释;在制度史上,努力更深入地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否切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又是如何建立、实施及调整的。这个制度史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建设历史学和边疆史地研究;在实践分析上,不仅研究在不同行政层级和不同社区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际运行机制,也研究这个制度能否适应当下变化了的经济社会环境。这涉及在政策绩效评估上,观察测量具体的民族政策的效果是否达到了制度设计的预期目标。当然,这些研究在现实条件下困难重重,但只有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从整体上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未来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完善的空间在哪里这些问题。
本课题研究采取了一条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研究路径,应用的学科包括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本课题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从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选取可操作的资源,并整合这些资源,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最终达到对研究命题的理论归纳。鉴于形势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本课题研究正在对原来设计的子课题做出一些必要的内容调整,以便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
目前本课题对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经验的研究路径,主要包括纵横两条线索。一是制度史的纵线,从创立初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分析、制度建立的历史过程、70年制度实践的经验、制度实践历史条件的变化、当下制度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历时性地整体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实证研究的横线,对不同层级的自治体内的社会单元、社会问题和典型事件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严格评估政策绩效,从而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经验建立一种系统性的社会科学理论解释框架,并对民族问题的科学决策者提供支持,这也是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方面。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理与法律实践的研究路径,以法学理论为主要依据,也是两条线索。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史研究,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梳理从中华文明古典经验到现实法律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关系;二是对相关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下在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上出现的一些法律困境进行刨析,补齐政治史研究的法律部分。这一部分的子课题研究进展目前稍显薄弱。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象征符号的文化研究路径,采用人类学文化象征理论,分析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历史、文化和知识现象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结构,解释民族区域自治超越其制度本身的文化上与社会情感上的象征性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中国社会民族关系的影响。这也将填补一个学术空白,突破仅仅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政治和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局限性,全方位解释民族区域自治的功能。
对于一些具体民族政策的效果评估研究,应用规范的社会评估方法为研究路径。在这一点上,评估并非仅仅服务于眼前的决策,其主要目的还是深入分析民族区域自治的整体社会后果。对具体政策的评估研究,不仅能够对科学理解现实和科学决策有帮助,还要能够决定长期应该怎么干的战略问题。另外,通过评估研究,课题组试图发现哪些政策在哪些地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有效,哪些则无效,以及某类干预措施是如何在具体情境中发挥作用的。
已经完成的经验调查包括:
1. 朝鲜族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延边为例
2. 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西藏问题与云南藏区的社会稳定
3. 党在新疆的治疆经验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满族自治县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以辽宁清原和吉林伊通自治县为例
5. 土家族的民族识别与民族区域自治实践
已在中央民族大学组织叁场内部讨论会,主题分别为:
1.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形态与结构,2017年11月,27人参会
2. 在不预设“民族”概念的前提下如何认识“民族问题”, 2018年3月,25人参会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建设,2018年5月,30人参会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1. 关凯:《传统与现代:民族政治的中国语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
2. 李晶:《从“夷夏”到“中华”:“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时期的思想转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
3. 关凯、杨四代:《国与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知识论反思》, 《西北民族研究》,2019.2
4. 关凯等:《重述中国:从过去看见未来》,《探索与争鸣》2018.6
5. 关凯等:《“新天下主义”纵论(笔谈) 》,《文史哲》2018.1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本课题下一步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研究分析民族区域制度。
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规范性。
在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认识和价值判断上,社会上已经出现一些严重的思想混乱。比如有人认为自治有名无实;也有人认为自治助长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为民族分裂主义提供了制度空间;也有人认为自治需要进一步落实等等,意见看法多样,不一而足。本课题将直面这些争议,提供更具理论说服力的说理,厘清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基础的价值规范,即天下情怀、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福利,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际运行机制。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和政治参与权利,从而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内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这种运行机制的原理是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相一致的,而不同于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区域自治。后者通常是一种冲突管理机制,将民族区域自治视为政治体系内部的妥协机制,其核心是管理社会冲突。如果说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消极面向的制度安排的话,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则为积极面向。国家向不同的民族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政策,甚至不惜为此主体民族的利益,目的在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团结。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由国家主导的这种积极干预机制在实际运行中是非常多样的,与政府的决策过程、政策执行的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性社会环境的差异有着极大的关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自治单位内,民族区域自治的实际运行机制即使不至于千差万别,也是各不相同的。
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
以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民族政策进行效果评估,目前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这也是本课题力争寻求的突破与创新之处。民族政策评估包含两个面向,首先是根据政策的影响程度来评价政策结果;其次是根据原本设定的目标来判断政策的成败。尽管在政策评估方面既有的社会科学工具相当丰富,但将之用于民族政策评估则需要开发更为适用的模型。这种模型需要综合评估分析、影响分析、过程评估和成本效益评估四种政策评估类型,最终达到建立因果分析模型,其关键问题是:民族区域自治是否达到了制度设定的预期效果?另外,也需要对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客观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做出科学评估。
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象征性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非仅仅是一种政治的与法律的制度,同时具有历史的、知识的和文化的象征性意义。在中国社会的现实语境中,这些象征性意义所发挥的社会作用也许并不低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与法律功能。在准备课题的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精英对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看法,是要求保持和加强自治地方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民族系统与非民族系统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原则可能是不一致的,少数民族社会无疑对民族区域自治保持着一种更为敏感的文化关注,因为这个制度的象征性意义是国家对民族多样性的政治承认与政治尊重。另外,一个特定国家的历史发展,会产生这个国家的国家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中国特色”。这并不是一种政治修辞,而是一个政治现实。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这种中国特色极为明显,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
五是从民族区域自治的角度探索进一步完善国家建设的可行之路。
国家在本课题研究中是一个决定性分析变量。首先,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不容挑战的。其次,国家不仅代表着一个基于公民身份的社会整体,也代表着基于内部文化多样性的不同社群,少数民族就是这种社群之一。同时,“民族”并非一种自然现实,而是一种文化现实。民间的、社会性的、貌似和传统有着密切关联的、在生活世界中饱含情感的群体观念催生了人们的民族感情,尽管这种情感未必是理性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民族主义的历史之根往往来自对历史的民族主义解释而非历史本身。不同民族有各自群体共同的记忆、情感、生活经验和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程度的群体自主性和社会动员能力。因此,国家必须在更具整体意义的层次上强化公民对于国家的认同,否则就有被各种民族主义瓦解国家凝聚力的危险。
国家建设基于叁个互相联系的维度,底层是物质条件基础,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所在,这个基础在最近30年中得到了夯实,但也改变了社会运行的经济基础;中间层是情感维度,在这一层中,无论政治意识形态的左右之分还是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的滥觞,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严重的情感分裂,国家认同随之受到冲击;最上一层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需要得到社会大多数的支持和尊重,否则社会就会陷入意识形态混乱,并影响到政权合法性、社会团结和国家凝聚力。总而言之,此刻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物质性条件,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分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完善国家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亟须为如何认识、评价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破题。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