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召开“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开题论证会。
2018年1月13日,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28楼通业大讲堂举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宁夏大学李伟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刘荣教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方铁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特聘教授吐尔文江·吐尔逊、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巴·苏和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苏发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黄剑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黄达远教授、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于春洋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袁剑副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瑞雪副教授等来自不同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此次开题报告论证会。
(二)课题组研讨会
课题组自2018年1月开始研讨工作,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研讨会,成
员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并对成员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交流。
(叁)课题资料搜集工作
课题组各成员根据课题需要以及分工,到内蒙古、东北、新疆、宁夏、西藏、
云南、青海、四川、广西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详情请见各子课题
进展情况。
(四)召开“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研讨会
2018年6月召开了“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研讨会,
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30人,对民族共生、重迭共识、中华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五) 举办讲座“构建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8年7月3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丹珠昂奔教授做客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以“构建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题给各位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认为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之“根”,民族团结之“魂”,强调“认同”的重要性。准确理解和把握“各民族”、“精神家园”等核心词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可以深刻认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结构及特点,要在“构筑”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建设的方法问题。丹珠昂奔教授强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文化观,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内涵认识上要解决五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以各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精神家园;二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精神家园;叁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反对文化上的“两个主义”,即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四是中国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引领的精神家园;五是共有精神家园解决的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知自觉,进而实现文化自主,树立以中华文化为旗帜的独立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握好个人、家庭、民族、国家、人类这五个层级之间的异同关系,精准用力、层层发力,积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六)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共计包括四个子课题,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内蒙古东北地区:由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齐木德道尔吉教授负责,子课题组其他成员主要包括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复旦大学丁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定宜庄教授、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乌云毕力格教授、延边大学朴今海教授、燕山大学于春洋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何群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丁瑞雪副教授和内蒙古大学武宁讲师等十人。目前,他们已分赴内蒙古和东北各地进行深入调研,搜集相关资料。其中,陈岗龙教授基于田野调查撰写“论哈斯宝的文化认同”一文并在《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37卷第3期)》上发表;武宁撰写“构建生态文明的本土视域:基于阿拉善牧区人——驼关系的思考”和“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等两篇文章,分别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5卷第5期)》上发表。
2、青藏高原地区: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丹珠昂奔教授负责,子课题组其他成员主要包括中央民族大学苏发祥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增扎西研究员、严永山副研究员、青海民族大学多杰才旦研究员、才贝副教授等共计五人。目前,子课题组成员已分赴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区进行田野调查;
3、新疆西北地区:由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中心吐尔文江教授负责,子课题组其他成员主要包括宁夏大学李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黄达远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如东助理研究员、石河子大学毛颖辉副教授、新疆警察学院高亚滨副教授和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陶染春博士后等共计六人。目前,他们已分赴新疆、宁夏、陕西等西北各地进行田野调查。其中,黄达远教授基于调研撰写了“多重复合的绿洲空间:区域视野下的‘内陆边疆城市’”一文,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1卷第2期)》刊出;另写有“从鞑靼利亚到亚洲俄罗斯与中亚:十七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的东方学与空间建构”一文,并于近期在《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刊出。
4、西南地区: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中心方铁教授负责,子课题组其他成员主要包括云南师范大学伍雄武教授、《广西民族研究》主编覃彩銮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卢芳芳助理研究员和云南民族大学方悦萌讲师等共计五人。目前,他们已分赴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海南等地进行田野工作。其中,方铁教授撰写“深化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及价值”一文,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1卷第1期)》刊出,并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封面刊登。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纳日碧力戈.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从互联到共有 [J],西部蒙古论坛,2019(1).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中央高层提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愿景,发展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为民族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探索平台。作者认为,准确认知中华民族文化的“互联”和“共有”这两个特征,对于做好有关理论探索至关重要。
[2]纳日碧力戈,特日乐.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 [J],广西民族研究,2019(1).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中央高层提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发展了过去“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多元一体表述,从多元找共识,由多生一,建立文化共同体,既是高层的意图,也是社会和睦的应然愿景。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指号人类学有“叁合一”的观照,和道家“叁生无限”的理念遥相呼应,对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有理论价值。人是指号,人群也是指号,人和人群的本质体现在“叁合一”的日常生活之中。扩展来说,“中华民族互联体”是构筑和认知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目标和关键。
[3] 纳日碧力戈,张梅胤. 国家视角下的“蒙医入中”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规定中医药包括少数民族医药,“蒙医入中”借此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一分类固然属于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的背后是国家利益。从国家视角出发,“蒙医入中”是自上而下构筑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医入中”代表了主体精英通过分类认同实现文化认同的努力,为中医“增容”,让“中”字提高弹性,同时也把各种文化人群包括进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从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中寻求重叠共识。
摆4闭方铁.深化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及价值摆闯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1);该篇文章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并在封面刊登。
基本内容:近年来中国边疆史的研究方兴未艾,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应关照现实需求,在探讨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继续努力。本文选择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的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及其构建、东亚古代国家形成与古代国家关系等叁个选题,总结学人对这些选题的基本认识,分析选题具有的价值,并提出拓展研究领域的建议。
主要观点:中国古代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属于传统治国理政智慧的范畴,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既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依据,也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容。
元代以前中国的历史疆域,被中原王朝、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分别统治。元代以前,中原王朝对边陲及其以远地区施行较为宽松的羁縻。元朝在新的高度实现全局统一,对边疆地区与邻邦实行相异的治策,以推行不同管理制度的做法,肯定了宋代以来邻邦形成以及中国的边疆趋于稳定的事实。明清继承和发展元朝的做法与管理制度,清代前期是中国历史疆域最稳定、边疆地区最巩固的时期。
中原王朝、边疆王朝是经营边疆的基本推动力量。边疆的本地民族、外来移民等则是开发边疆的实施主体。基本动力、实施主体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的形成与演变。
汉族、少数民族都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者。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吐蕃、南诏、辽、金、夏、蒙古汗国、后金等边疆王朝,与中原王朝等内地政权共同构建了古代中国。元朝、清朝不仅在新的高度完成全国统一,在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方面也有杰出的贡献。
古人将社会群体分为华夏、蛮夷等两类文明,对文明关系的演变有所认识,对我们研究边疆史、民族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明的范畴包括文化与精神文明,涵盖人类历史活动的所有建设性成果。文明间的关系主要是交流、竞争、交融与协同发展,并非是压迫、消灭、实现零和博弈。文明具有明显的包容性,决定了人类文明有交流互鉴的强大动力。
古代的中国与周边地区,主要存在农耕、游牧、山地叁大文明。明清时期西方的工业文明进入中国。中国的工业文明逐渐形成。元明清时期,中国形成自己的海洋文明。
中国历史的演进,以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叁大文明的关系为主线展开,后期加入工业文明与海洋文明,上述文明形成综合性力量,推动中国不断演化前进。
基于文明构建、文明关系的视域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的特点,并与中国、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相吻合。采取文明构建、文明关系的视域,将阐述在中国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接触交融、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情形,易于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向相接。
在国家的性质、国家间的交往与国家关系等方面,古代国家与近现代国家的差别极为明显,不可随意比附。
近现代国家强调独立主权、完整领土,这是与古代国家最大的区别。古代国家关系的不平等是常态,古代并无国家主权的准确概念;稳定的国家疆域、国家领土的概念形成也很晚。
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互为“敌国”,即古代的国家关系。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的舅甥关系,强调双方建立“有同一家”“ 安危同体”的亲密关系,与近代西方殖民制度之下,占领国以压迫、剥削为手段统治殖民地完全不同。
元明清王朝建立藩属国关系的邻邦,较之元代以前的“敌国”,所具有古代国家的性质更为明确,处理两者关系的规定亦较规范,同时具备近代国家关系的某些萌芽。
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处理相互关系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一些基本的原则,一些内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学术价值:首次提出中国古代基本动力、实施主体的概念,并分析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共同缔造中国。元朝、清朝对中国历史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次提出历史上的中国文明,由农耕、游牧、山地叁大文明与后期形成的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组成。采用文明构建演进的视域研究中国历史,能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的特点,并与中国、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相吻合。
认为古代中国的国家关系不平等是常态,并无国家主权的准确概念。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互为“敌国”,构成古代的国家关系。元明清王朝建立藩属国关系的邻邦,较之元代以前的“敌国”,所具有古代国家的性质更为明确,处理关系的规定亦较规范,并具备近代国家关系的萌芽。
社会影响:本文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封面刊登该篇目。
[5] 陈岗龙.论哈斯宝的文化认同 [J],民族文学研究,2019,37(3).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清代蒙古族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哈斯宝的文化认同。第一,哈斯宝因为文化认同才成了曹雪芹的知音;第二,哈斯宝认同《红楼梦》的基础是潜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第叁,哈斯宝认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而且认同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标准;第四,《新译红楼梦》是哈斯宝对蒙古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完美结合的产物。这四个方面,是哈斯宝认同曹雪芹和《红楼梦》并翻译和评论《红楼梦》活动中互为条件的四个重要环节。以哈斯宝为代表的古代蒙古族文人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和积极参与到中国文化连续体中的具体实践,对建设中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 黄达远,王鹏.多重复合的绿洲空间:区域视野下的“内陆边疆城市”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2).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文章从方法论意义上反思了“内陆边疆城市”概念背后的欧洲中心观与单线进化论,认为“内陆边疆城市”长期代表着落后、边缘的意义,而在强调人地关系的“区域与空间”研究的视野中,可以将其还原为“游牧”或“绿洲”空间形态,以超越定居者视野中静态的城市空间分析架构。同时,基于绿洲“聚落”的复合空间形态来尝试重新认识“绿洲城市”,指出连接农耕与游牧两大体系的绿洲城市在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中的粘合作用。
[7] 黄达远. 从鞑靼利亚到亚洲俄罗斯与中亚:十七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的东方学与空间建构 [J],青海民族研究,2019(2).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航海大发现使得欧洲对于世界体系的认知走在前列。地理作为描绘新世界的重要方式和技术手段,欧洲学者建立了一套基于“西方—东方”的二元结构体系,并以此划分欧洲与亚洲。欧洲列强为获得地缘政治的优势,特别是俄罗斯在亚洲腹地的巨大利益,通过科学考察,描绘出精确的地表、地貌等地理要素,将原来欧洲认为的“鞑靼利亚”构建为“亚洲俄罗斯”,又从中建构出“中亚”,切断了与中国的共时性联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需要重新反思“中亚”地理观念背后的东方主义和文化建构,中国亟待建立超越东方主义的世界史。
摆8闭武宁.构建生态文明的本土视域:基于阿拉善牧区人——驼关系的思考摆闯闭,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本文以阿拉善蒙古族牧民养驼习俗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人类学视角考察了牧民与骆驼的"共生"关系,以及牧民如何对环境中的个体作出识别并与之互动。文章进一步对牧民的本土生态观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处理与周边事物关系时有何共通之处,以及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如何达成共识展开了探讨。
摆9闭武宁.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摆闯闭,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5).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非遗"与本土文化实践的契合性,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外在的甚至人为构建的文化符号仍然作为"非遗"保护的衡量标尺被地方文化工作者所使用,本土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本文将借助人类学的视角,以阿拉善养驼习俗"非遗"保护项目为个案,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从本土人的生活实践中对活态的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和把握。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被引用两次,分别在包美荣《乌兰牧骑艺术创作的人民性初探(内蒙古艺术,2018年第四期)》一文和图力古尔《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内蒙古艺术,2018年第四期)》一文中。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2019年10月或11月召开重大项目课题组会议,总结经验,落实下一步计划。
2、发表阶段性成果颁刊论文5-10篇。
3、组织田野工作。
4、加强文献搜集和研究。
5、2020年12月完成重大项目初稿。
6、2022年7月底完成并提交结项申请。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