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学术体系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09日11:07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课题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同步进行,并根据实时情况积极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详细执行计划。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按照计划的时间节点实施,进展顺利。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如下:

(一)子课题一:人类学华西学派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1.完成收集已经出版的相关研究资料集。

2.收集并整理《国立四川大学周刊》(1932年-1939年),《国立四川大学校刊》(1939年-1948年),《华西协合大学校刊》(1935年-1949年)内有关华西学派相关文献的辑录与整理;民国时期华西协合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社会学系、史地学系相关毕业论文245份;民国时期社会学、民族学教科书10余本;四川大学档案馆20卷,四川大学博物馆45卷。

3.完成华西学派部分学者的小传整理。

4.完成《华西教会新闻》、《教务杂志》相关内容的编目工作。

(二)子课题二: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1.对于华西坝人类学和边疆学术的发展脉络已有较为清晰的梳理。尤其是后半段华西坝教会五大学时期的人类学和边疆研究,已以此为题参加若干学术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即将出版专着。

2.对于华西坝人类学和边疆研究的前期状况,已较为熟悉,正在搜集资料,准备做好研究工作。

(叁)子课题叁: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

1.对华西学派部分代表性学者的研究话语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提炼,按照此思路正在不断扩大话语体系的整理容量。

2.课题组内部讨论并形成了华西学派整体话语体系的几个关键词作为主要研究与分析方向,并围绕它们制定相应的研究细目。

3.完成华西学派理论体系源流及演变史的粗略梳理,下一步将用大量的研究资料用于论证其理论体系和话题体系的独特性、本土性。

4.对华西学派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初步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四)子课题四:人类学华西学派与南、北两派的比较研究

1.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既往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梳理,内容包括:人类学“华西学派”与南北两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华西边疆研究研究学会(奥别蝉迟颁丑颈苍补叠辞谤诲别谤搁别蝉别补谤肠丑厂辞肠颈别迟测)活动的梳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闯辞耻谤苍补濒辞蹿罢丑别奥别蝉迟颁丑颈苍补叠辞谤诲别谤搁别蝉别补谤肠丑厂辞肠颈别迟测)与南北两派联系文献的分类;抗战时期南迁的燕京大学、西南联大在四川与云南时期与华西学派代表人物的互动与学术交流;南派代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与华西学派的联系;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南北两派之间的研究特色。

2.2019年利用寒假,课题组成员前往中山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室查找文献,并对材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2019年6月,课题组成员前往云南澄江,对抗战期间中山大学在云南澄江办学情况进行了考察,重点走访了中山大学人类学前辈在澄江期间活动的遗迹,查找了相关资料;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一)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

本课题组已经赴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档案馆、中山大学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等相关机构收集资料100余万字,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期刊整理:《国立四川大学周刊》(1932年-1939年),《国立四川大学校刊》(1939年-1948年),《华西协合大学校刊》(1935年-1949年)内有关华西学派相关文献的辑录与整理。

2.收集整理民国时期华西协合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社会学系、史地学系相关毕业论文245份。

3.民国时期社会学、民族学教科书10余本。

4.四川大学等地图书馆、博物馆所藏相关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百余卷。

5.对《华西教会新闻》做了完整的收集整理,并运用这部分资料完成了一项专门性研究。

6.对所搜集资料的部分卷集和篇目进行科学计量学(蝉肠颈别苍迟辞尘别迟谤颈肠蝉)的分析,为后期研究华西学派学人成果之间的引征和被引征关系,绘制华西学派的知识图谱,展示华西学派当时的研究与世界人类学研究前沿之间的关联方式和程度、知识结构等打基础。

7.运用目前搜集到的资料,课题组成员各自拟定多项题目进行专门研究,撰写并发表论文数篇。

8.为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该项目,下一步课题组成员将赴加拿大、英国、美国、台湾、日本等相关机构收集档案与各类出版物。

(二)学术会议

1.课题组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2018年4月23日,本课题组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00报告厅组织举办“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藏大学、日本爱知大学的有关专家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有14位学者发言,议题既涉及华西学派重要学者对康藏地区羌族、嘉绒藏族、川西南藏族的研究,也有对于华西学派与边疆边政研究的关系、华西学派与边疆服务部的关系、华西边疆学会杂志、华西学派的界定、四川大学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教学和科研等重大问题。

2.课题组举办的学术工作坊

2019年4月14日,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办题为“20世纪初期的学人与学派”学术工作坊。来自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有关学者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工作坊。会上共有9位学者发言,发言内容涉及人类学华西学派的概念史和话语史、华西学派的理论来源与本土化探索、华西学人的研究取向与叙事策略、华西边疆民族的认知嬗变等内容。本次学术工作坊展示了本课题组的第一批初步研究成果,并通过与会专家的反复讨论得到修改与完善。会议上学者们发表了如下

3.课题组参与的其他学术会议

首席专家李锦:

2018年11月,参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表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做《藏彝走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机制》大会发言。

2018年12月,四川师范大学“边疆研究工作会议”,并做《华西学派边疆研究对人类学的贡献》会议发言。

2019年4月,厦门大学,“家屋与藏区民族志研讨会”,发言题目《家屋与嘉绒藏族社会结构》。

2019年6月,参加“中国西南民族学会藏族与周边民族研讨会”。

周蜀蓉:

2019年3月,四川大学博物馆,“葛维汉在华西学术研讨会”,发言题目《葛维汉与华西大学博物馆的创立与发展》。

汪洪亮:

2017年9月,兰州,“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提交学术论文《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

2018年6月,昆明,“第二届跨学科视野下的边疆民族研究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学科建设研讨会”,担任了分会场“多学科视野下的边疆民族研究”主持人,并在“近代边政学术史与边政实践研究”分会场做了题为《殊途同归: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学术传统》的报告。

2018年7月,长春师范大学,“第六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对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对中国边疆研究理论方法的探索做了讨论。在会议闭幕式上,对西南研究分会场的报告和讨论情况做了总结。

2018年8月,云南大学,“思想战线学术期刊编辑论坛——新时代民族学研究议题与期待”,以《中国民族学史研究中的学派问题》为题,对既有学术表述中有关民族学的学派问题做了评析,并提出应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对待诸如“华西学派”等提法。

2019年4月,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届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近代以来中国边疆学科构筑之回顾与前瞻》。

2019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第12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提交论文《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

2019年7月,四川大学,“经典与前沿: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境”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华西坝边疆学术的发展脉络》。

刘志扬:

2019年7月,西藏民族大学,“新时代视野下边疆治理暨藏族与周边民族关系高级论坛”。

2019年3月,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暨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重建40周年高端论坛”。

李沛容:

2019年7月,云南大学,2019年社会学年会“民族社会学论坛”,发言题目《民国时期任乃强的边疆民族观》。

(叁)学术交流

1.课题组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举行了一次学术会议(工作坊),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前来参会,围绕课题的开展、宣介和具体成果的撰写进行深入交流。借助两次学术会议的交流,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研究策略,搜集与整理了各种研究资料的信息来源,并推介了一批初步论文成果。

2.课题组于2019年4月13日-14日,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建民教授和广西民族大学的秦红增教授围绕人类学的学派、学人、学科史开展主题学术讲座。全体课题组成员到场聆听,并就相关议题与两位讲座教授进行细致交流,为课题的开展搜集更为广泛的指导建议。

(四)国际合作

课题组与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进行密切合作,一方面邀请爱知大学的松冈正子等知名学者来华参与学术研讨会,加强中日两国人类学领域和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交流;一方面与爱知大学的着名中国研究期刊《中国21》进行深度合作,以此刊为平台,对外宣介本课题组的开展情况与研究成果,并为以后从日本国内相关机构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打下了坚实基础。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截至目前,在第1期简报中,报告了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暨首次学术研讨会情况。首席专家李锦教授在会上就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研究设计进行了开题陈述;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并提出了实用性非常高的意见和建议;开题结束后举行的学术讨论会,共有14位学者发言。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一)研究资料问题

1.相关研究资料的数量庞大、非常分散,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搜集与整理计划,加快资料的获取进程。

2.目前收集的研究资料仅限于国内,而分布于国外的大量资料有的还未获得,有的还在检索与定位信息源,需要制定计划赴国外收集资料。

(二)研究问题

1.目前课题组对于学术史的事实研究已经关注较多,对于学派史角度研究还需要加强。后期需要课题组一起商讨定性和定位学派的标准,小心求证、力求准确。

2.目前课题组对于华西学派学者的个人理论有一定的把握,对于学派整体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在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上所处的位置还有待进一步梳理,这方面需要文献研究与科学计量学研究进行共同推进,而囿于资料收集的不足,目前还未进入到实质分析阶段。

3.课题组相关成员对于科学计量学方法的掌握度还不够,后续需要加强相关软件的专业培训。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论文

1.李锦:《藏彝走廊北端山地居民的政治与文化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本论文大量利用历史文献以及“华西学派”学者的主要论着,尝试与美国学者斯科特对话,斯科特将藏彝走廊北端,即“部分四川”划入赞米亚地区,将这里的山地居民与东南亚山地居民视为以“逃避统治”作为生存方式的人群,与藏彝走廊北端的历史事实并不符合。藏彝走廊北端的山地居民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在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中做出了自己的政治和文化选择。其对于国家政治和文化的选择是主动积极,富有成效的。

2.李锦:《家屋的意义:嘉绒藏族的房名继承与亲属关系》,《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第9期。

本论文尝试深化民国时期“华西学派”学者提出的家屋型社会理论,提出嘉绒藏族社会是以家屋为单元组成的。家屋的名号——房名的继承关系到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嘉绒藏族房名的继承有两个特点:第一,继嗣与居处两个因素同时发挥作用。第二,在由房名继承建立的亲属关系中,以房名为中心的家庭观念比血统观念更为重要。这两个特点说明了嘉绒藏族社会的家屋社会特质。

3.刘志扬:《本土、区域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构建——中山大学百年西南民族研究回顾》,《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中山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西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的高校和学术机构之一,在西南民族研究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和传统。中山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创始人杨成志及同事致力于西南民族研究,并最早提出了"西南民族"的概念,1932年又在广州成立“国立中山大学西南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对于西南民族研究的学术性团体。由于以杨成志为代表的团队在西南民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斐然的学术成就,因此被称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西南学派"。1981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以来,一直秉承早在20世纪20~40年代就开始西南民族研究传统,坚持杨成志先生倡导的"民族学的路是靠两只脚踏出来的"的田野理念,注重扎根田野并加以发扬光大。

4.刘志扬:《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四川边茶贸易及运输》,《思想战线》2019年第4期。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之间的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灌县、崇庆、平武等县,是销藏茶叶的重要产地。自宋代茶马贸易重心从西北南移到四川以来,四川边茶的产量不断增长。但限于川藏间道路的险峻遥远,以及奔腾汹涌的大渡河的阻隔,川边茶的贸易一直圉于大渡河以西的雅、黎、碉门、岩州一带,均为藏民前来卖茶而后运往藏地销售。清康熙叁十九年(1700年)“西炉之役”后,清政府将雅砻江以东地区纳入直接统治之下,特别是1702年泸定桥的修建,打通了雅安至打箭炉(康定)的通道,作为川边茶贸易重要集散地的打箭炉也由此兴盛。自1700年清兵占领打箭炉至1950年代初雅安到康定的公路开通,开启了汉藏结合的茶叶运输历史,即由汉人背夫自雅安背茶到打箭炉,再经打箭炉由藏人用骡牛驮茶入藏的,长达250年之久的藏茶之路新历程。

5.汪洪亮:《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藏学研究述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抗战时期华西坝聚集了五所教会大学,形成了一支多学科学者参与的边疆研究队伍。华西坝边疆学人在川西北和康藏地区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基于相关史料,对华西坝教会五大学藏学研究的学术传统、相关机构与人物及研究成果做了梳理和评述。

6.汪洪亮:《李安宅未刊手稿&濒迟;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驳迟;及其解读》,《民族学刊》2019年第1期。

李安宅作为“华西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考察其早期着作对于认识“华西学派”的学科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安宅撰写的《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是其在美讲学期间应国内人类学家卫惠林、何联奎所约而作,论述了1938-1947年美国人类学的理论进展及其学科特性,梳理了美国人类学界相关人物的动态和主要的书刊。这一观察海外人类学进展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文章首次披露李安宅手稿全文,并对其写作背景及该文所透露的有关问题略作讨论。

7.汪洪亮:《抗战时期华西坝学人对中国边疆研究的学科化努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在民国边疆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西坝边疆学者对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做出了富有学科价值的探索,提出了边疆学术科学化和学科化的诸多构想,相当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边疆研究学科构筑的努力,对今日构筑中国边疆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专辑

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于2019年1月发行的期刊《中国21》以《华西边疆研究》作为专辑。该专辑专门介绍了华西边疆研究的相关历史与学术成果,且向日本学界介绍了2018年4月23日,由本项目组在成都四川大学召开的小型学术研讨会《20世纪前半叶的华西边疆研究与华西学派》与会学者围绕“华西学派”的主要发言。专辑内还收录了中日学者有关华西边疆研究的论文9篇,其中本课题组成员论文5篇。此专辑的出版发行扩大了课题组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学界对“华西学派”研究的关注。

着作

李如东:《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华西的植物研究与人类学(1920-1937年)》,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8月。

本书作为课题中期执行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讨论了20世纪二叁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作者将这些学术活动置于其时的社会思想情境中考察后指出,这类研究在与同时期博物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交往互动中,从一开始便与华西地区的人文-自然世界发生着较为直接和频繁的互动。而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展开的华西协合大学人类学研究,逐渐凸显出其以博物学为底色的特征,此一特征在后来华西的人类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延续。本书出版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个公众号转载转发本书的出版信息与前言,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2019年9月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进行阶段性成果报告及讨论。

2.即将开始的2019年暑假,课题组将再次前往西藏、川西北藏区、云南、贵州、北京等地进行资料收集与田野补充调查,进一步完善资料。

3.随着资料收集的不断完善,着手进行华西学派重要文献着作提要编纂。

4.对教会五大学时期(1937-1945年间)的华西学派其历史过程与学术活动进行详细研究,为专着《人类学华西学派发展史》进一步打基础。

5.系统梳理华西学派同时期西方人类学的理论与话语体系发展与变化,以此为基础发表6-8篇论文,为最终成果《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进一步打基础。

6.派专人进一步参加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扩展华西学派成果科学计量学分析的目标范围。

7.着手研究华西学派对底层社会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形成2篇论文。

8.回到历史现场,对杨成志、林耀华、葛维汉等具有代表性的学人的田野点进行重访,以获取“历史现场感”和“文化体验”,帮助我们重新解读和认识文献,收集在图书馆、档案馆中难于读到和听到的文献。

9.通过课题组内部研讨,对华西学派在人类学西南研究谱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形成1-2篇论文。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