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要素图谱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09日13:27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课题组依照研究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研究工作,各子课题进展良好。

1. 举行开题报告会。2018年4月7日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何星亮研究员担任专家评议组组长,专家评议组成员包括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张应强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龙耀宏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黄柏权教授,雷振扬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段超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家田敏教授。专家们在听取了开题汇报后一致认为,该课题具有较高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丰富,子课题设置合理,重点突出,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同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加强手工艺资源体系调查研究,聚焦典型手工艺的基因要素分析,强化子课题之间的协作,产出具有示范价值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2. 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对与本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中文历史文献、地方志文献、近人著述等进行了大量的搜集,目前已搜集到各类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120余种。各子课题分别组织调查小组开展田野调查(详后),已收集到手工艺资源体系的第一手资料40余万字(撰写调研报告6篇),民间传统纹样300余幅,明清以来陶、漆器器型图片100余幅。

3. 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详数据表),另,已撰写1篇研究(咨询)报告(1万余字),拟提交相关部门。

4. 进行了数据库的技术准备。子课题五认真研读手工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数据库资料编码的试设计,为手工艺数据转化进行了技术准备。

5. 加强科研服务社会工作。与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非遗中心联合承办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共举办手工艺漆器、土家族织锦和剪纸三个培训班,每班培训时间为1个月,共培训传承人和相关学员120余人。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 开展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进行充分的文献查阅与田野调查准备后,于2018年7月5日至8月25日分别组成五个调查小组深入贵州、云南、湘西、恩施等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1)子课题一组织一个调查小组于2018年7月28日至8月6日于湘中和湘西调查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重点调查了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寨市镇、寨市苗族乡正板村、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天堂村、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黄土乡皇都侗族文化村等。(2)子课题二组织两个调查小组于2018年7月5日至8月20日分别至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与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贵州省对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和布依族枫香染进行了调查,撰写田野调查报告8万字,收集西兰卡普和枫香染传统纹样150余幅。(3)子课题四组织一个调查小组于2018年6月、10月分两次对贵州省大方县彝族漆器进行了两次田野调查,并撰写3.5万字的调研报告,拍摄、收集清代以降器型图片与纹样100余帧、幅。另外一个调查小组于2018年8月在云南省调查傣族木胎漆器以及少数民族手工艺发展现状。

2019年6月28日起,课题组陆续组织六个调查小组开展田野调查,其中已有四个小组共17人分别赴贵州、广西、海南调查少数民族刺绣、蜡染、黎锦和编织。另两个小组计划在7月下旬进入田野调查点,开展傣族陶器、凉山彝族漆器的调查。

2. 举办小型研讨会与学术沙龙。2019年5月11日,课题组在中南民族大学5号楼人类学实验室举办了学术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共32人参加了研讨会,相关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分别交流了调查与研究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另外,课题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学术沙龙,讨论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另外,子课题一于2018年11月23—25日在衡阳师范学院主办了“传统乡村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其中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图谱问题成为该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

3. 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截止目前,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共有30余人次,其中,2018年6月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在巴林麦纳麦举办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2018年7月16日至20日,课题组成员参加在巴西共和国圣卡塔琳娜州弗洛里亚诺布里斯市州立大学举办的2018年度主题为“遭遇全球化:人类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世界大会(The 18th IUAES World Congress)。另外,课题组成员在2019年6月15日恩施市召开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作“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主旨发言,在2018年12月19日于云南大理举办的“蓝白之上,匠心流光——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对话会”上作“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图谱编制初步设想”的主题发言。

4.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已撰写题为《振兴民族传统工艺 促进农民精准脱贫》的研究报告1篇,约10000字.

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1)文化基因,包括手工艺基因,属于新的课题与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尚无成熟的理论。前期课题组在生物基因理论学习上花费较多的精力,影响了田野调查与分析的进度;(2)各子课题研究进度不一,且田野调查各自进行,缺乏协同与配合;(3)重田野调查,轻成果宣传推介,导致成果宣传推介工作明显滞后;

2.改进措施:(1)加强田野调查进度,除今年署期六个小组调查外,在2019年寒假继续组织4—6个田野调查小组,开展田野调查,完成田野调查的主要任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分析,推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2)在原协议的基础上,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进度推进会,强化各子课题的责任,创新协同机制;(3)加强成果宣传推介工作,举行成果发布会、报送《工作简报》,积极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4)合理安排经费使用进度,按预算要求高效使用经费。

3.研究心得:(1)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不同于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的年度项目,课题组成员多,且涉及多个单位(本课题有两个子课题分别由衡阳师范学院和贵族工艺美术研究所承担),因此,各子课题的协同工作是决定课题最终成果进度与质量的重要因素;(2)一项重大课题不仅是成果的孵化器,也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许多博士研究生与年轻老师参与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科研选题的明确方向,同时,学到了方法,取得了成果,得到了锻炼与成长。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研究的五种范式》,论文,发表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3期。

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种类繁多,学界对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的研究从其不同属性入手,主要有 5 种研究范式,即“艺术—审美”研究范式、“艺术—历史”

研究范式、“民族—艺术”研究范式、“民族—经济”研究范式、“科学—技术

”研究范式等,分别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的审美性、历时性、民族性、时代性、技术性特点。不同范式内囊括独立性、交叉性等不同层面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不同范式之间也存在交叉与融合。范式总结对于深入研究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要素图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发表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类别丰富。近年来,云南省少数民族

传统手工艺取得了显着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从艺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产物文化附加值不高、手工艺市场紊乱等。“十叁五”期间,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想要更上一层楼,必须加强产物宣传力度,树立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对手工艺品的研发力度,拓宽销售渠道等。基于一省少数民族手工艺问题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发展手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着作权保护的条件》,论文,发表于《贵族民族研究》2018年第12期。

传统设计是传统工艺表现的技术形式之一,主要指传统部族或者传统社区在历史上对有关传统产物的图案、外形、结构或者通过其结合做出的、代代相传、反映其传统科学意识、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的设计。我国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传统设计,并遭致普遍盗用或者不正当利用。着作权法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制度选项,但要求其满足客体、主体、独创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等条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很难满足上述条件,故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适,如把实用艺术作品直接纳入保护范围、对实用艺术作品的制作方式不做限制、对物理上可分离的实用艺术作品也予以保护、把传承或者保有有关传统设计的以最近传承人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村寨或者社区或者国家界定为权利主体、把传统设计视为由包括具体传承人在内的我国有关少数民族村寨或者社区创作完成、直接确认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满足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等。

4.《清代服饰叁蓝绣基因图谱研究》,论文,发表于《丝绸》2019年第1期。

刺绣艺术是民族服饰文化重要的非生物基因,它是解读民族文化密码的钥匙。文章通过借鉴文化景观学者对文化基因的研究思路,对清代服饰叁蓝绣的基因图谱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法和观察法提取叁蓝绣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的各要素,探究叁蓝绣文化基因的特点及引起基因变异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理。叁蓝绣服饰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它的基因变异是由清代新的经济因素成长发展、封建制度衰落、服饰制度变迁及中西文化冲突融合而产生的共同结果,从而出现了有异于前代刺绣艺术的承继与变异相交织的独特风貌。

5.《鄂西南土窑陶瓷烧造技艺的衰落与传承中断问题》,论文,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自清代“改土归流”后,外来陶瓷手工业者进入鄂西南山区地带,当地陶瓷行业开始被官方史志记载,一个世纪以来的民间记忆也从多个角度生动记录了这一历史进程。从这些材料来看,导致土窑陶瓷行业兴衰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瓷窑所普遍具有的山地社会属性。瓷窑适应了山地社会环境,必然也就接受其区域封闭性为其自身惯习的一部分。在现代化交通不断朝山区腹地延伸的进程中,它们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即使进行技术革新,使其达到日用细瓷质量标准,也无法挽救其衰落的命运,制瓷技艺的传承也被迫中断。因此,对山地社会而言,想要重振民间陶瓷产业,一味按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思路去走是不可行的。

6.《振兴民族传统工艺 促进农民精准脱贫》,研究报告。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各类政策措施迭加,政府、民间和社会各种力量聚合,不断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内涵,共同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资源”向“资本”转化,使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贯彻国家十叁五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精神,科学分析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在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农民精准脱贫中的作用,通过对西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四省区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提出如下报告。

“四省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在艺、匠、器、市、制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问题。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加速消失;经营主体抗市场风险能力脆弱;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在消费市场中无竞争优势;市场整体需求萎缩,新的消费市场拓展乏力;管理体制不顺,协同机制缺乏等。为振兴民族传统工艺,促进农民精准脱贫,应加强如下工作:开展工艺普查,编制发展规划;建立数字化云平台,构筑大数据管理系统;制定行业标准,强化分类管理;建好原材料生产、创新人才培养、手工艺传习、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四类基地,夯实发展基础;实施产业提升、一村(镇、街)一品建设和品牌培育叁大工程,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与完善准入、监督、评估、退出四类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政策支持。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 实地调研方案

2019年6—8月分六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第一组4人、第二组4人赴贵州调查点调查苗族、侗族蜡染、刺绣;第叁组4人赴广西调查瑶族刺绣,壮族、毛南族编织;第四组5人赴海南调查黎族织锦;第五组2人赴云南调查傣族慢轮制陶;第六组2人赴四川凉山州调查彝族漆器。

2020年1—3月拟分四组进行田野调查:第一组3人赴湘西、贵州调查苗族银器;第二组3人赴四川汶川、茂县调查羌族刺绣;第叁组3人赴云南大理调查白族扎染;第四组3人赴广西调查壮族织锦。

2020年6—8月根据需要,组织调查小组进行补充调查,调查小组数与调查项目根据前期调查情况进行调整,现待定。

2.调查资料整理与理论分析方案

(1)2019年9月——2019年12月:理论分析;分析样本数据,建立逻辑模型,设计并实现手工艺基因要素与基因要素图谱的数字化存储方案。

(2)2020年3月—2021年6月:基因要素分析、萃取、图谱编制;建成基因要素图谱的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最终成果撰写、汇总。

(3)2021年7—12月召开专家咨询,基因图谱和成果修改完善和提交。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