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09日14:37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1) 2018年4月20日,在兰州市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并咨询了与会专家的意见,在首席专家胡小鹏的协调下,对各子课题的任务和进度进一步明确。

(2)张云负责的子课题“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规律研究”已划拨经费12万元,该子课题已初步收集好资料,规划了大纲,进入写作阶段。该子课题组已经完成阶段性成果一篇,发表在颁厂厂颁滨刊物上。

调查研究与学术交流:

2018年3月27日,组织举办了《西藏通史》出版学术研讨会,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历史记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伟大历史壮举》。

4月22日,参加烟台大学“中国边疆研究高层论坛”。

5月11日-12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边疆研究院做学术报告“在朝廷和西藏之间:国师八思巴的双重角色和两套话语”。

5月14日在西藏民族大学做学术报告“西藏前沿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5月15日参加邢肃芝先生涉藏遗珍捐赠仪式暨“民国西藏历史学术研讨会”。

8月15-16日,前往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组织的“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馆展陈大纲”研讨。

8月24-26日,在云南迪庆为西藏及四省藏区宣传干部培训班授课。

10月12-14日,参加南京大学元史室恢复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10月16日,参加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新形势、新思考:边界问题与治边稳藏”研讨会。

10月24-25日,给教育部涉藏中学校长培训班授课。

10月26日,给涉藏媒体培训班授课。

10月27-28日,参加“涉藏前沿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

10月27-28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学院“十二至十八世纪欧亚古典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1日,参加“改革开放40年藏学研究研讨会”。

12月28日,参加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的“刘曼卿与《康藏轺征》学术研讨会”并发言。

2019年1月3日,参加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暨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座谈会。

1月28日,参加“十世班禅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

3月24日,应《人民日报》海外网之约撰写“民主改革六十年:西藏文化的旧梦与新生”一文。

3月25日为《中国民族报》撰写“西藏民主改革的实施及其伟大历史地位”。

5月6日,作为历史部分专家,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馆参观“废奴丰碑——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特展”。

5月19日,提交联合国人权会议材料“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情况介绍”。

5月22日在西藏民族大学做学术讲座“历史史实与理论构建——以吐蕃历史为例”。

6月13-14日,参加西藏发展论坛,大会发言并主持第一小组发言。

(3)李大龙负责的子课题“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模式研究”已划拨经费12万元。该子课题已基本收集完资料,进入写作阶段。

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

2018年1月27-28日,在广州参加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2018年工作会议暨新时代民族史学科发展研讨会”。

4月18-22日,在烟台参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与《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合办的“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学术讨论会”。

6月15-17日,在兰州参加中国民族史学会、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6月28日-7月2日,在西宁参加青海民族大学主办的“青藏高原特色学科发展研讨会”。

7月6-8日,在通化参加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东亚新形势下的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讨会”。

7月21-23日,在长春参加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长春师范大学合办的“第六届中国边疆学论坛”。

9月7-11日,在敦煌参加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

10月14-16日,在西宁参加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青海民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

10月20-21日,在昆明参加中国民族史学会和云南大学主办的“族际认知与历史书写:中国古代多语种民族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10月25-27日,在昆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边疆研究所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8):国际次区域合作与中国西南沿边开放论坛”。

11月9-10日,在北京参加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中央民族大学“一带一路”与民族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叁十周年学术会议。

12月9-10日,在长春参加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吉林省满族说部学会第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东北民族记忆文化与满族说部多元化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

12月14-16日,在成都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学科发展与期刊使命学术会议”。

2019年1月19-21日,在昆明参加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2019年工作会议暨新时代民族史学科建设研讨会”。

4月12-14日,在威海参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与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联合主办的“多学科视域下的边疆历史学术研讨会”。

4月19-21日,在西安参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与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边疆研究院合办的“第二届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学术讨论会”。

(4)首席专家胡小鹏负责的子课题“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观形成研究”,已初步收集完资料,设计了大纲,进入写作阶段。该子课题组已有阶段性成果3篇,其中2篇发表在颁厂厂颁滨期刊上,1篇颁扩。

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

2018年6月参加兰州大学举办的民族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做小组发言。

2018年8月参加了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宋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2018年11月参加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主办的“辽宋金

元军事史与《中华思想通史·宋辽金元军事思想》”工作坊,宣读学术论文。

2018年11月,参加了青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区域史视野中的甘青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尚永琪负责的子课题“丝绸之路视野下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由于负责人工作调动,尚未完成经费划拨,启动较晚。最近负责人工作调动完成,将尽快划拨经费,启动研究。

(2)杨建新先生负责的子课题“从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过程看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因负责人年龄较大,将由胡小鹏协助完成。这一子课题建立在前四个子课研究的基础上,需要整合前四者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概括性的结论。因此,只能先收集材料,交换意见,时机成熟后启动。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胡小鹏、丁杨梅《明代丝绸之路双语文献&濒迟;委兀儿译语·地名&驳迟;考述》,刊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2期。文章认为明代文献《委兀儿译语》中的地名表,反映了明前期哈密、沙州、赤斤叁卫,以哈密忠顺王为首,接受明朝委任,维护明朝与西域交通往来的历史事实。该文献此前没有得到重视,可与《蒙古山水地图》、《西域土地人物略》等文献互证。论文曾在2018年6月兰州大学举办的民族史学会学术年会上宣读,发表后在中国知网上下载量为124次。

(2)张云《中国边疆研究的内涵和特征刍议》,刊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文章探讨了中国边疆学自身的特点,从历史角度、认识角度、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考察了中国边疆研究的自身之异,明确了中国边疆研究的原则、方法和目的,以深化边疆研究理论,提升自身话语能力。论文发表后,有颁厂厂颁滨期刊引文3次,中国知网的下载量为242次。

(3)胡小鹏、敏政《明代茶马制度新论—以卫所属番体制为中心》,刊于《青海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文章认为明代茶马制度不应简单地看作茶马互市或贸易,明代茶马制度重在“得番固圉”,即建立和确保卫所体制下的属番制度,设官编族,铺展为类似于编户的基层组织。属番体制源自元代,明代嵌入了以茶怀柔的新因素,从而将茶马制度内嵌于属番体制之中。论文发展后,中国知网的下载量为108次。

(4)敏政《茶马互市起源新考》,刊于《军事历史研究》2018年第3期。论文认为唐朝开元十五年(727年),唐王朝定时、定点、大规模地从突厥处市买战马是茶马互市的真正源起。论文发表后,中国知网的下载量为20余次。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2020年5月—6月,组织一次学术会议,包括研究进度汇报暨专家咨询。

2021年5月—6月,组织一次学术会议,包括初稿研讨暨专家咨询。

2022年5月—6月,组织一次学术会议,包括终稿研讨暨专家咨询。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