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还原论方法是科学的基础

史现明2019年12月10日08:52来源:

原标题:还原论方法是科学的基础

  在生态哲学、复杂性研究等交叉学科研究兴起的21世纪,整体论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科学研究仍离不开还原论方法的支撑。量子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都要使用还原、分析的方法。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指出,“我认为任何一点都不能为反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还原论倾向提供使人信服的例证……这真正是还原论取得胜利的世纪”。

  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的最小空间、最小时间原理为还原论方法奠定了科学基础,加深了人们对还原论方法本质的理解,论证了还原论方法的“合法性”。他的“最小时空原理”可以被看作该方法的研究纲领,该“研究纲领”的核心在于,任何一个研究对象一定是可以用数学形式来表达的物理实在,否则便不能成立。柯林伍德认为,“一个给定种类的自然实体只有在适当范围的空间中才能存在。它不是无限可分的,它有一个最小的可能量,如果这个量再分下去,其部分便不是这种实体的样本了”。正如康德所持的先验时空观念那样,“现象界”要想进入我们的“知性领域”,为知性所把握,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这种空间的最小尺度要用数学来表达。如果一个事物的尺度大到或者小到无法测量、无法表述,那么在认识论上也将失去意义。而我们所谓的“生活世界”,就是人类触角和视角所及的“区间”。柯林伍德的“最小空间”概念不但在形而上学上具有哲学思辨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要能用数学符号来表述。如果说空间原理主要用来描述事物的“量”,那么时间原理则主要揭示出事物“质”的方面。波特曼认为,时间就像一个“格式塔(Gestalt),贯穿其中的不是生存价值,而是性质表现力”。柯林伍德指出,“不同种类的实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时间量。每个特定的实体都有它在其间存在的特定时间间隔,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它便不能存在”。即“瞬间不存在自然”。

  “如果从头考虑还原论,我们必须引入层次的概念”。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有些事物在特定的“时空”视角中才能呈现,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时空坐标。霍兰认为,描述层次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坐标系的变换,这种改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事物,理解涌现。层次理论告诉我们,认识、研究事物时不能对其“过度还原”。人类及其科学世界只是时间和空间上一个变化的“波段”,一个事物只有同时满足空间和时间维度对我们才有意义。相对论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而不管我们能否认识到两者的“纠缠”,“最小时空原理”作为一个背景和条件决定了我们认识事物的界限。由于不同层次的世界处于不同的时空维度之中,所以不同的研究对象必定要采纳不同的时空坐标为参照系。尺度和层次不同,事物就会“涌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性质,所以如果对一事物“过度还原”就无法进行合理解释。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坚持不懈,认识一场社会运动时,十年和百年的视角下结论也不会一致,这是还原论中的最小“时空原理”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

  从方法论起源上看,还原论方法起源于西方分析、演绎的文化传统;从思维的本性上看,该方法由人类思维的“割离性”所决定。还原论方法有其适用的界限,一旦我们从事物的“同质性”转向“异质性”研究时,它就会失去效力。自20世纪下半叶生态哲学、环境哲学兴起以来,还原论方法就常被一些人贴上“科学主义”的标签,有些学者提出“超越还原论”,认为从还原论到整体论是一种“绿色的范式转换”。但是“超越还原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放弃对事物的科学探究,实则不可能。概言之,分析与综合、还原与整体在科学研究中是互补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时机。萨顿(George Sarton)指出,科学进步中“较大的一步通常是综合的,而较小的一步往往是分析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还原论主要作为一种手段,而整体论则主要作为一种目的。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看,人类总体上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不同的方法总是在不同时代为不同的目的服务。温伯格指出,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主要通过还原论的方法所取得。当然,对事物的“过度还原”、无穷后退不但在科学上不可能,而且在哲学上也会遭到批判,黑格尔就把这种情形称为“恶的无限”。

  从本质上看,还原论与整体论是融贯的。因为还原论以世界的“层次性”为基础,而层次理论中包含的“时间维度”则可以过渡到整体论,通过世界的层次理论可以把二者贯通起来。在整体论得到重视和应用的学科中,还原论方法已经退居背景之中并作为基础而存在,因为一方面新科学研究仍不能离开还原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还原论方法也体现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割离”本性。因为“以演绎推理为核心的演绎逻辑……(这种一阶逻辑)典型地表明了人类思维的一种割离本性”。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