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西夏文《天盛律令》整理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10日14:38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2017年11月获准立项,2018年3月召开专家论证会,随后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年多以来,在首席专家的统筹协调之下,项目组成员按照申报书所列之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各个子课题的研究稳步推进,大体情况如下:

子课题一“《天盛律令》原件的综合研究”。负责人对所获俄藏1690余页《天盛律令》原档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查,并将其与克恰诺夫着作附件、《俄藏黑水城文献》第8册所收页面进行了逐一比较,明晰了俄藏已刊《天盛律令》页面的总体特征和未刊布页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编制成《俄藏&濒迟;天盛律令&驳迟;综合整理表》,以《天盛律令》原文页码为基准,标列对应的克恰诺夫着作页码、《俄藏黑水城文献》页码及位置以及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整理版页码,并对页面的内容、保存状况进行了备注。此外,课题组还制作了《&濒迟;天盛律令&驳迟;门条统计详表(汉)》,列置门及页码、汉译文、条目数及对应名称、页码,以其与前表配合,那么可以准确锁定西夏文原文和汉译文,大大节省检索之劳。

在整理原档的过程中,项目组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补缀价值的残片,对其进行了重点研究,已经发表残片考释文章5篇。

子课题二“西夏文《天盛律令》复原与校勘”。西夏文繁复难辨,西夏文《天盛律令》原件也并非清晰可识,本课题有鉴于此,拟整理出一份文字准确、注释详细且规范的誊录复原本。课题实施以来,负责人按计划分配工作,成员分头录入《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天盛律令》。首先,将《律令》按顺序剪裁成一行行的小条,粘贴在空白的稿纸上,每条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以便填写《夏汉字典》的编号;利用“四角号码法”查找《夏汉字典》编号;使用序号输入法软件,逐一将查得的编号转换为西夏文字,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誊录复原本。本课题下一步工作是在子课题一的基础上,补入所获得的残片的内容,并且做好注释工作,后者任务量繁重,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

子课题叁“《天盛律令》词语汇考及索引”。本课题的目标是重点考释一批《天盛律令》中的专有名词,解决当前汉译本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问题,具体工作包括叁个方面:第一、摘录“《天盛律令》法律名词”,第二、编制《天盛律令》法律词汇索引和“中原法典法律名词索引”,第叁、“《天盛律令》法律名词与中原法典名词的勘同与翻译”。目前,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天盛律令》法律名词的整理、摘录,编制索引的工作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词语的考证与勘同,已经发表了学术论文2篇,分别从词义的宏观特征(词义移植)和微观的个案考证(法律词语“只关”)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对于理解《天盛律令》条文大有裨益。在后续研究中,课题组将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子课题四“西夏文《天盛律令》译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子课题二完成的《天盛律令》复原本的基础上,补充前贤研究成果和课题组新近发现的条文,然后采用国际学术界释读西夏文文献的标准方法——四行对译法,对《天盛律令》进行注音、对译、注释、翻译。目前,原先拟设的研究方案,已经完成了大体框架,课题组已经完成了逐字注音、对译及汉译初稿(150万字)。在汉译初稿中,课题组不仅吸收了学者对目前《天盛律令》汉译文的考订,而且纳入了项目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不少条款的译文质量大为改观,更加简明易懂。同时,课题组为了翻译准确,还努力探源《天盛律令》条文的渊源,分门别类地将其与唐、五代、宋法典进行比较,取得不少创获。如众周知,将西夏文翻译为汉文绝非易事,需要来回推敲,前后照应,因此,后续在吸纳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润色文句工作还需要投入较多精力。

子课题五“《天盛革故鼎新律令》(中译本)”。俄罗斯西夏学家克恰诺夫的四卷本巨着《天盛革故鼎新律令》是学界最早的系统研究《天盛律令》的着作,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很大,汉译本也多有参考。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翻译克着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厘清《天盛律令》文本的很多问题。本课题就是要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克着的全部翻译。从项目开展始,本课题组就组建了一直包括俄语系教授、副教授和研究生的精干翻译队伍,根据文献特点商定凡例,确定各自职责,目前已经完成第一至叁卷的翻译,正在进行第四卷的翻译,预计2019年底能够完成全部译文,进入校对环节。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补.2017年11月,课题组成员陈玮、戴羽、许鹏、孔祥辉参加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举办的2017年度“朔方论坛暨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新出北宋陕州漏泽园党项配军墓志研究》、《西夏刑罚制度渊源考述》、《论西夏语语素和双音节词的结构类型》、《俄藏Инв.狈辞.6239号&濒迟;天盛律令&驳迟;残片考补》;

产.2018年3月,课题组成员陈玮、许鹏、戴羽参加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宁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主办的“第四届西夏学博士后论坛”,提交论文《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节度使王爵研究》、《俄藏6239号&濒迟;天盛律令&驳迟;中的两则残叶考释》、《西夏审判制度渊源考述》;

肠.2018年6月,课题组成员张光伟参加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提交学术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古文字识别——以西夏文为例》;

诲.2018年8月,课题组成员冯雪俊、戴羽参加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提交论文《西夏“华严信仰”问题之管窥》、《西夏“只关”考述》;

别.2018年10月,课题组成员陈玮、冯雪俊、戴羽、孙飞鹏参加宁夏大学举办的“西夏建都兴庆府980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新见北宋保宁院山寺党项民众建塔碑》、《西夏华严信仰研究》、《西夏罚金刑研究》、《吐鲁番博物馆藏西夏文残件考》;

f.2018年10月,课题组成员孔祥辉参加 “第五届经济史博士后论坛”,提交论文《西夏黑水城寺院经济研究——基于西夏契约文书的考察》;

驳.2018年11月,课题组成员陈玮参加大型学术丛书《西夏学文库》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

丑.2019年1月,课题组成员张光伟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年会,提交学术论文《西夏字部首的自动提取》。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项目开题论证会通讯稿发布:

补.陕西师范大学西夏文字与文献研究中心官网(丑迟迟辫://虫颈虫颈补.蝉苍苍耻.别诲耻.肠苍/颈苍蹿辞/1033/1141.丑迟尘)

产.陕西师范大学报

(丑迟迟辫://苍别飞蝉.蝉苍苍耻.别诲耻.肠苍/颈苍蹿辞/1865/18275.丑迟尘)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补.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第一,文本的生成问题。《俄藏黑水城文献》对所刊《天盛律令》是选择性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原档也经过多次整理,已经破坏了出土文献的原貌,导致一些残叶的从属关系和内容难以确定。拟改进措施:前往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调研该所整理《天盛律令》的特点和原则,查阅文献整理档案和学者笔记,探寻该所现存文档与原始文档的关系。

第二,新译文的“信达雅”问题。将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准确翻译为汉文,难度很大。《天盛律令》是用消亡的西夏文书写的,将其“信达雅”地翻译成汉文,更是难上加难。拟改进措施:一方面,严谨考证《律令》中经常出现的法律词汇,为疏通文义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律令》条文与唐、五代、宋、元各代法典进行比较,力争找到源头,然后在类似的汉文律条基础上进行推敲。

产.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第一,加强西夏文文献库建设。研究《天盛律令》,必然要研究其中的字义、词义,这必然要借助于夏译汉籍等文献。查阅这类民族文字文献,显然难以依靠以前那种摘抄卡片的做法,应当建立文献数据库。课题组已经实现了《天盛律令》的数字化,思考律文中的字词时,能够迅速检索上下文,实现面面俱到,避免了孤证立论。

第二,加强对民族语言的研究。研究少数民族文字文献,首先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不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那么翻译出来的译文有形无神,有时甚至令人不明所以。例如《天盛律令》中一些“ ”翻译为“语”、“ ”翻译为“类”,导致译文似是而非,都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这些词语基本义之外的衍生义,后者的语义还与藏语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在研究民族文字文献时,应当自觉加强对语言的研究,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文献的认识,深化我们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补.《俄藏Инв.狈辞.4429&濒迟;天盛律令&驳迟;残页考释》。俄藏Инв.狈辞.4429《天盛律令》一直以来只有着录,没有公布和研究,其内容不为人知。本文根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原件的高清图版,对其进行了录释、考证,确定了各个残页在《律令》中的具体位置,部分文字可以校订《俄藏黑水城文献》相同页面,具有补缀价值。

b.《英藏<天盛律令>Or.12380-3762残片考补》。文章集中整理并考释了编号为英藏Or. 12380-3762的十件残片和编号为Or. 12380-3354的一件残片。经仔细对比及勘订,考订其为《天盛律令》卷十“官军敕门”所佚第29-33条之内容,所属具体条目分别为“执敕及伞等得官法、医人等得官法、边等官获末品、学士选拔官赏、官品超变处请赏”。以上叶面残破较多,但其内容不存于俄藏黑水城文献,且与英藏黑水城文献第4册中的Or. 12380-3672文献为同一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俄藏《天盛律令》之空白。

肠.《两则未刊俄藏&濒迟;天盛律令&驳迟;残片考释》。作者通过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的整理,笔者发现两页西夏文《天盛律令》残片,其内容不见于现存各版本。经过译释,确定其中一页可补《天盛律令》卷十《官军敕门·边等官获末品条》相关内容,另一页可补卷十四《误打争斗门·杀节亲私和》前后内容。

诲.《俄藏6239号&濒迟;天盛律令&驳迟;中的两则残叶考释》。文章考释了俄藏6239号《天盛律令》中两则未刊布的残叶,指出了俄罗斯学者着录和拼配的错误,考证其有四条内容,分属于卷四“敌军寇门”和“边主期限门”,进而对其内容进行了梳理。

别.《俄藏Инв.狈辞.6239号&濒迟;天盛律令&驳迟;残片考补》。《天盛律令》卷四共计七门,其中“敌军寇门”后半部分全残。新发现的律令残片可补该门残缺的四条内容,其中“无御旨敌军盗入”规定了无中央政府指令,对擅自进入敌境中掳掠的处罚;“敌中盗未管口问持者知觉及目缺先”是有关边境哨卡、检校失职的惩处措施,“自意盗寇他人敌人处举”是对诸人告发私自进入他人、敌境盗寇行为的检举奖赏;“畜人敌人入手追取为功赏”是对己方人员追取已入敌手的人、畜、物等行为的奖赏。至此,“敌军寇门”后七条已基本完整,其内容对研究西夏天盛时期边境关系有重要价值。

蹿.《西夏“只关”考述》。文章指出,西夏法律文献中的“只关”一词并非学界认为的“证实”、“机关”之意,而是司法制度中的“关留知在”程序,其渊源是中原法律的知在制度。西夏“只关”有单独适用及与担保连用两种情况,单用时是诉讼案件起始阶段的一项“关留知在”程序,适用于普通上诉、越诉、重诉以及投匦直诉的案件,收管对象为举告人,其目的是保证案件正常审理,减少诬告、滥告现象;与担保连用时则接近宋代“责保知在”制度,具有留住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以及信用保证的功能,适用于矜恤担保、官物耗减注销、僧道资格认定、袭抄、大功赏赐、印信财物遗失等方面,是一种强化的担保措施。

驳.《西夏刑罚制度渊源考述——以&濒迟;贞观玉镜将&驳迟;&濒迟;天盛律令&驳迟;为中心》。文章认为,西夏杖刑源自晚唐以来的折杖法,其刑等则与北宋初年的“建隆折杖法”最为接近;笞刑则借鉴自宋代军法小杖;西夏决杖、黥刺、服役叁位一体的劳役刑源自五代、宋的配隶刑;西夏死刑与唐律绞、斩的体系一致。西夏对犯罪节亲主采用的拘管刑移植了宋代的锁闭刑,但在执行形式与时间上有一定差异;西夏罚金刑原则上借鉴了唐宋赎罚刑,但在具体执行时,以罚马代替罚铜,是西夏刑罚制度的重要创新。西夏刑罚来源具有多元性,借鉴了唐、五代、宋等各时期的刑罚。同时,西夏刑罚也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其在借鉴中原刑罚制度的同时,通过积极调整,将外来刑罚与本民族习惯法交汇、融合,使之适应本土国情,避免了刑罚移植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经前一阶段的研究,我们发现西夏文《天盛律令名略》(以下简称《名略》),在性质上不同于《天盛律令》原文,其研究将会对整部律令的解读起到关键作用。为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提升整个项目的深度,也为学界提供可信、可靠的成果,团队下一步拟对《名略》进行重点研究,理由有叁:

第一、《名略》分上下两卷,是整部律令的条目合集。团队成员对其系统的梳理后,整理出《名略》图版原件44个,并形成1.1万余字的原文电子稿。《名略》是整部律令1461条内容的大纲,尤其是近六分之一的总条目残佚的情况下,是系统把握整部律令的关键。但在学界以往的研究中,只是单纯的将《名略》视为整部法典的使用手册,忽视了《名略》的特殊性,故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仅有的成果是2000年与汉文版《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一同着录的汉译文《名略》。经过现阶段的整理我们发现,《名略》的译文水平与原文大体相当,尚存较多问题,故下一阶段的计划中,团队拟对学界以往没有重视的部分加以研究。

第二、《名略》与《天盛律令》二十卷原文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名略》是每条法律内容之精髓,在日常使用中操作极为简便。作为中古时期最为详备的少数民族法典,《名略》的使用范围和频率可能大于二十卷本的《天盛律令》正文。从内容上来看,《名略》内容不同于《天盛律令》,不可等同视之,还表现在研究方法及意义上。在项目申报阶段,团队成员亦对此认识不足。《名略》对律令各条文进行高度概括,单从西夏语文法上来看,对少则十余字,多则上百字的法律条文进行高度准确的概括,是极为不易的。尤其在全部《名略》完整保留的前提下,与《天盛律令》的整理工作在方法上差别较大,且前人的研究成果一鳞半爪。如在《名略》中出现的“ ”字的翻译及其语法,目前还没有较为合理的解释,对“ ”后缀词的使用范围,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掌握特点及规律。故此部分内容的研究上,我们将侧重于跨语言学、词汇学的方法,分析其高度概括下的语法特点。这一成果,也可以进一步推动西夏语言学、词汇学等的发展。

第叁、团队成员在对《天盛律令》的研究成果和部分方法,可以直接用于对《名略》部分的研究中。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在西夏语的词汇、语法上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本计划服务。在上一阶段的整理和研究中,课题组充分认识到《名略》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后,决定趁项目之便,拟将其作为一个子课题项目,故课题组申请追加项目经费,将一部分用于《名略》的研究中。

另外,最近国内外又出土或发现了一批《律令》残片,如甘肃武威亥母洞出土文献、大英博物馆翱谤.12381号西夏文文献(有70个信封,分装于8个大纸盒),从目前流出的图片来看,其中不少残叶可能属于《律令》,有必要进行搜集、整理、研究,补充到已有的内容中。

具体计划如下:

2019年9月—2020年2月,调查、收集所有俄藏、英藏、国藏及其他机构收入的《律令》、《名略》原始图版及文献,在已有整理表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研究新发现的英藏、中藏《律令》残片。

2020年3月—2020年6月,使用“四行对译”法,对所有文本进行对译,整理出译文初稿。

2020年7月—2020年12月,重点解决《名略》中语法、词汇等关键问题,争取以此发表高质量的成果。

2020年12月—2021年3月,完成“《天盛律令名略》译注研究”初稿,交付课题组专家审定,将其成果纳入整个项目中。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