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总体执行情况
本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实施近两年以来,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任务。首席专家和少英教授于2017年12月下旬召开了总课题组副组长、相关子课题负责人和部分课题组成员参加的专题会议,制定项目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明确各子课题组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
(2)召开专家论证会,签订合作协议书。2018年1月10日,课题组召开项目开题报告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学者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保证项目研究顺利进行和按期结项,项目首席专家分别与5位子课题负责人签订重大项目合作协议书。
(3)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根据研究计划,各子课题负责人初步确定田野调研地点,拟定调研提纲,细化研究目标,从2018年寒假开始,各子课题组分别赴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
(4)出版学术专着,发表学术论文。项目立项以来,项目首席专家和少英教授出版了《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逝者的庆典》(英文版,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2部着译;课题组成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共设5个子课题,均按照预定研究计划顺利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1)子课题一《中越边境广西段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查》进展情况:首先,完成了田野点的选点工作。课题组在对广西防城港、崇左和百色叁市边境村寨开展普查普访的基础上,重点选取5-9个田野点进行深入调查和比较研究;境外田野点主要选择与防城港东兴市接壤的越南广宁省芒街市(京族信仰)、与防城区峒中镇接壤的越南广宁省平辽县横模社(瑶族信仰)、与崇左市宁明县爱店镇琴么屯接壤的越南谅山省高禄县奎龙屯(瑶族信仰)、与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横罗村接壤的越南高平省下琅光隆社板扣屯(岱族信仰),以及与百色靖西市、崇左大新县接壤的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与百色市那坡县接壤的越南高平省保乐县侬族的村寨。其次,已按照研究计划初步完成了中越边境县区跨境民族基本情况和相关研究文献的搜集工作,对重点地区开展了初步调查,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
(2)子课题二《中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查》进展情况:课题组在先后赴怒江、临沧、保山、德宏、普洱和西双版纳6个中缅边境州市开展普查的基础上,重点对德宏州陇川县和瑞丽市傣族、景颇族、临沧市沧源县佤族、普洱市孟连县拉祜族等跨境民族民间信仰进行深入田野调查,收集到大量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民间信仰的第一手田野资料,撰写了2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
(3)子课题叁《中老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查》进展情况:2018年以来,课题负责人高登荣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赴普洱市江城县开展跨境民族瑶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民间信仰调查,撰写了1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
(4)子课题四《中越边境云南段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查》进展情况:课题组成员丁桂芳副教授分别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带领2015级、2016级民族学本科生赴云南省金平县、文山州富宁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田野调查,收集到大量对于中越跨境民族民间信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
(5)子课题五《数字地图集》:子课题5将根据子课题1—4的调研数据和田野调查报告完成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的编制,计划在2021年12月底以前初步完成地图绘制工作;之后,根据各子课题的调查数据继续修改完善地图,在2024年3月前完成数字地图集的编制任务。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目前,课题组成员已收集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防城港市、云南省德宏州、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保山市等地区跨境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以及相关地方文献等资料。同时,通过近两年的田野调查,已收集到傣族、哈尼族、瑶族、京族、景颇族、佤族、苗族等跨境民族民间信仰的第一手田野材料,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
2、学术会议
(1)2018年4月,项目组首席专家和少英教授组织在中缅边境地区德宏州瑞丽市召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2018年会长工作会议,子课题负责人高登荣教授、黄彩文教授等人参加会议。
(2)2018年11月1—4日,和少英教授与王铭铭教授作为学术召集人,在地处中老边境的文山组织召开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学术研讨会”,高登荣教授、王柏中教授、黄彩文教授、吴兴帜教授、刘薇薇博士等多名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3)2018年11月22—26日,王铭铭教授与和少英教授在福建泉州组织召开“民间信仰与跨境网络:东南与西南研究经验工作工作坊”,子课题负责人高登荣教授、黄彩文教授应邀参会并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4)2018年3月,课题组成员陆晓芹副教授参加了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西南地区:历史、社会与文化”研讨会。
(5)2018年6月,子课题负责人王柏中教授在凭祥市参加了由《环球时报》、凤凰网及中国边疆研究所等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边疆重镇”高峰论坛。
(6)2019年6月,子课题负责人黄彩文教授和课题组成员丁桂芳副教授参加了由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与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在大理大学举办的“云贵高原坝子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
(7)2019年7月,潘艳勤副研究员参加了“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越南研究”国际会议。
3、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
(1)项目首席专家和少英教授于2018年5月—7月赴美国福尔曼大学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查阅国际学术界对于民间信仰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多次赴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子课题负责人王柏中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罗彩娟教授等人多次赴越南开展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3)子课题负责人黄彩文教授2017年12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2018年7月赴美国福尔曼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19年6月与香港科技大学、大理大学的“中国西南坝子社会研究团队”成员赴大理州弥渡县、巍山县、永平县、漾濞县就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水利、庙宇、市场体系等进行田野调查。
(4)课题组成员康南山博士、刘薇薇博士于2018年7月8日—26日赴美国福尔曼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5)课题组成员罗彩娟教授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赴美国访学一年。
(6)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先后赴文莱(潘艳勤)、泰国(陆晓芹)、越南(王柏中)和香港(潘艳勤)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拟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合作,开设专栏,发表本项目主题论文,宣传推荐项目研究成果。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调研任务较重。本项目涉及中国广西、云南、西藏3省区14个州(市)35个县(市)122乡(镇)以及越南、老挝、缅甸数十个边境县,在近5000公里的边境线,有近30个民族跨境而居,不仅边境线长,地理范围广,而且跨境民族多,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因此,田野调查工作量大。
第二,经费缺口较大。由于本项目需要投入的人力、时间和经费较大,目前的经费难以支持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工作。
第叁,田野调查数据与地图绘制如何有效对接还需摸索。目前的田野调查主要集中在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的我国境内开展,对境外的田野调查还没有正式启动。此外,如何在田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绘制民间信仰分布的地图,对课题组成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第四,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数量不足,成果宣传推介的力度不够。
2、改进措施
(1)在对中越、中老、中缅地区跨境民族民间信仰进行普查的基础上,逐步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田野点及跨境民族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争取在2021年初步完成子课题1~4民间信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任务。同时,利用我校每年举办的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学校专项经费组织人员开展调研,以弥补课题调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2)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对部分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整,计划补充10名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和博士后和青年教师,以及60名硕士生和30名民族学本科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的田野调查和调研报告撰写,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3)计划从2020年7月开始,启动对越南、缅甸、老挝跨境民族民间信仰的调查和海外民族志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研究提供3个国家跨境民族的相关材料。
(4)充分利用和少英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 “中国西南乡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积极主办或承办相关学术会议,加强与学界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介项目研究成果。
(5)2019年下半年举办课题组成员专题培训会。
3、研究心得
第一,民间信仰具有传承性、群众性、复杂性、区域性等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区域性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是民间信仰类型最丰富、表现形式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民间信仰对跨境民族的社会生活至今仍发挥着十分主要的作用,研究和实践好这方面的问题,对维护我国的边疆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安全和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民间信仰在中越、中老、中缅跨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根基深厚、影响广泛,近年来日益活跃,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深切关注和诸多思考。此外,拉祜族、景颇族、藏族等跨境民族普遍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制度化宗教,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制度化宗教已经融入当地群众的社会生活,与民间信仰一道并行不悖地深刻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与文化传统,因此,在调研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化宗教在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作用与功能。
第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关系着党和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也关系着乡村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稳定。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通过发展来推进,也需要依靠有效的乡村治理来实现,而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特别是民间信仰无疑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充分发掘跨境民族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是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途径。
4、意见建议
第一,积极筹措经费。由于本项目涉及的地理范围广、民族种类多、研究任务重,因此项目组在多方积极筹措研究经费的同时,希望能得到给予后期滚动经费资助,确保项目研究的顺利完成。
第二,补充团队成员。项目组将根据研究需要,补充部分中青年教师、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和博士后以及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到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等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利用云南民族大学每年举办民族学、社会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班的契机,组织大量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研究生赴跨境民族地区开展专题调研,为本项目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田野素材。
第叁,强化合作机制。由于本项目5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来自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因此,需要建立定期见面交流、及时沟通反馈等长效合作机制,确保项目按期顺利完成。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一)项目组成员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1、 Ceremonies for the Deceased: Funeral Cultures of Yunnan Ethnic Groups, written in Chinese by Prof. He Shaoying,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Prof. Ma Yonghong, et al.,and published by Yunnan University Pressin 2018.It is one of the 28 books of the Yunnan Ethnic Culture Knowledge Series that introduces the ethnic cultures of Yunna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book reflectsthe diversified funeral cultures of the 26 ethnic groups that each has a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5,000 in Yunnan through massive surveys and detailed first-hand materials.Funeral culture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entire chain of an ethnic culture,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s well as one’s own thinking and cognition about his or her past,present and future.
2、和少英等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一书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云南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学研究的宝库。一百多年前,本书的作者贬.搁戴维斯参加了英国在云南修建铁路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在数年时间里,他与其他考察队员不辞辛苦,考察了云南几乎所有的重要路线,不仅涉及修建铁路的可行性,而且对所经过之处的民族分布、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物产地貌、语言及方言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而且还摄制了极其珍贵的照片,这是迄今为止当时最广泛和详细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较为客观地记录了云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片段,使人们得以较全面了解云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并填补了当时云南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资料的空白。
3、和少英、罗明军:《直村彝族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与文化阐释》(载《思想战线》2017年第6期)一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直村彝族祭祀仪式以多元信仰为基础,以人神交换为祭祀逻辑,以神鬼各司其职为祭祀目的。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通过信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确立人的生存策略和建构社会组织。祭祀仪式的文化阐释主要是仪式背后隐藏的符号、象征和隐喻。社会基础是祭祀仪式产生的根源,是文化表达的载体。考量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与文化阐释,能够呈现祭祀仪式的全貌,折射人们生存的社会规则和文化内涵。
4、黄彩文、梁锐:《想象“他者”:中老边境地区排角人的身份建构与族群认同》(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生活在中老边境地区的排角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人口较少族群,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识别为哈尼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使得一个族群身份和族群意识本来较为模糊的群体开始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他们通过制作大鼓、更改族称以及递交申请等社会动员与村寨实践,力图通过与国家的对话和协商来获得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这个“想象的”族群身份。我们的研究将说明,地方族群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族群利益,充分利用其社会、文化和象征资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族群身份建构的运动中,从而形塑族群的文化传统与身份认同。文章被引用1次。
5、吴兴帜:《舞蹈类“非遗”旅游符号化消费边界研究——以基诺族大鼓舞为例》(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一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因其集神圣性、世俗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在当今文化旅游中逐渐成为旅游者热衷的消费品,地方权力行为体和商业行为体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按照商品模式去改造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自身的内在逻辑,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使得作为地方人群共同体日常生活的舞蹈逐渐符号化、舞台化,从而造成地方文化的异化。本文以基诺族大鼓舞为例,分析大鼓舞的文化逻辑、自我边界和文化旅游消费情境中大鼓舞的旅游消费符号化表征,探寻大鼓舞文化旅游消费边界和自我延续的路径。文章被引用1次。
6、吴兴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研究——以云南楚雄大、小花箐火把节为例》(载《贵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活态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根本性原则,在目前的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两种趋势,一是要求遗产按照传统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不变性; 一是要求遗产按照消费社会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的可变性。两者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的认知。通过对彝族火把节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的情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既是指遗产在地方人群共同体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按照自身的文化规定性存在与延续,又指遗产文化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叠加与流变。文章被引用1次。
7、罗明军:《供奉与回报——云南永仁直苴彝族倮倮颇祭祀仪式的祭品与诉求》(载,《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祭祀仪式中祭品是人与鬼神沟通的重要媒介。祭品作为供奉神灵的“物”具有神圣性,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具有世俗性。从神圣性的向度来看,祭品通过祭祀仪式赋予的象征和祭词实现了向鬼神的供奉。从世俗性的向度来看,祭品供奉以后表达了人们现实中的诉求,进行了人与鬼神的交易互惠,实现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物”的目的。祭品体现了神圣与世俗的互构。针对不同的鬼神供奉不同祭品,赋予不一样的象征意义,陈述不同的祭词,其本质是人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规律的集中反映。
8、艾菊红:《现代性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载《吉首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现代性所带来的全球化将全球和地方以一种复杂的方式联结起来。我国民族地区在现代性进程中,伴随着文化产业化,既有文化的同质化趋势,也更为强调文化的异质性和独特性。悖论的是,这种异质性的强调,又是采用统一的模式,因而造就了文化差异中的同质化。与此同时,地方面临现代性时,对自我文化的重建,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审视与认定,也必然强化着地方认同和族群身份。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思考,以地方性作为行动的根基,这是民族地区在现代性语境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道路。
9、子志月、蒋潞杨:《永胜彝族他留人的祖源记忆与仪式空间》(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彝族支系他留人是居住在永胜县境内的一个特殊族群。作为他留人集体记忆的祖源叙事,无论是其民间传说还是族谱、碑刻都坚持宣称他留人祖先与明朝洪武年间外来汉族移民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祖先崇拜及其祭祖仪式体系。他留人在家屋、坟山和村寨公共空间不同时空举行的祭祖仪式活动,既体现了他留人独特的空间观念以及由此建构的空间结构与秩序,也强化了他留人的祖源记忆、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由传统祭祖仪式到民族节日的转变,一方面隐喻着他留人的族群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也为他留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10、子志月:《乡村治理中民间信仰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永德送归布朗族为例》(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云南省永德送归布朗族的民间信仰主要分为灵魂崇拜、神明崇拜和祖先崇拜叁种类型,具体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以个体为对象的治疗仪式和周期性的祭祀仪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和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送归布朗族民间信仰在增强社区成员对村落秩序的认同、维系人与自然和谐互动与平衡、强化个体行为与族群意识以及提供社会教化与心灵慰藉源泉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段忠玉:《傣族传统口功治疗存续的文化动因分析》(载《医学与哲学础》2017年第1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傣族口功治疗,曾经是傣族传统社会的主要医疗方式之一,即使在现代医疗日益健全的今天,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以西双版纳为田野调查点,对傣族传统口功治疗进行文化分析,认为针对某些疾病,人们依然选择口功治疗的重要原因是文化和信仰。对于傣族人来说,口功治疗与个人健康、传统文化发展和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12、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载《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6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作为壮族主源之一的“骆越”族群,其文化不仅呈现于我们的历史书写中,还存在于骆越后裔—壮族代代相承的诸如干栏房、蚂节等族群文化象征中。古骆越国遗址—武鸣壮乡活生生的有关骆越文化展示和节日活动及祭祀仪式等实践活动,是人们对骆越国的历史记忆和曾经辉煌的地方政权的想象,也是壮族凝聚自身,增强族群认同的现实需要。
13、罗彩娟:《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及其深化路径探讨》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提出,为新时期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多民族杂居共处的民族分布格局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发生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 年来,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政治上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坚持脱贫攻坚、富民兴桂战略,文化上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上大力发展民族团结教育等。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应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探寻新时代深化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同路径。
14、陆晓芹:《论壮族歌圩的整体性保护》(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是:壮族歌圩的整体性保护包括对歌活动及其赖以依存的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其主要的保护方式是有组织的对歌活动,它包括竞赛性对歌和展示性对歌。期间,突显了未能充分把握对歌作为地方性语言性艺术的本质特点和重“歌唱”而轻“节日”的不足。要使歌圩文化长久传承,除了要立足于作为地方性口头艺术的对歌传统,保护好它的母语环境外,还要关注其赖以生存的民间节日传统。
此外,课题组成员还有10余篇发表在论文集或待刊发的相关论文。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2019年7月~2021年12月,子课题1~4的课题组成员在深入中越、中老、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地区开展民间信仰普查的基础上,选择我方一侧多个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跨境民族村寨和至少2个越南、老挝、缅甸跨境民族村寨进行深入扎实的田野调查,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写作,撰写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2、2022年1月~2022年12月,子课题1~4的课题组成员修改各自承担的调查报告,提交给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整合为子课题研究报告《中越边境广西段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研报告》、《中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研报告》、《中老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研报告》以及《中越边境云南段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调研报告》,每个子课题报告字数不少于20万字,撰写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3、2022年12月,各子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开展田野调查,补充相关资料,修改完善调查报告后提交给总课题组,由总课题组织完成撰写。
4、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子课题5负责人在指导子课题1~4初步完成民间信仰地图绘制的基础上,完成《数字地图集》生产方案及总体设计的编写与评审。
5、2022年1月~2022年12月,子课题5完成《数字地图集》编制及输出工作。
6、2023年1月~2023年12月,子课题5完成《数字地图集》的修改完善和最终编制等工作。
7、2023年1月~2023年12月,总课题组继续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8、2024年1~6月,申请课题结项。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