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古动物顿狈础视角下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12日14:10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于2017年11月15日获得批准,立项伊始,项目首席专家蔡大伟教授组织子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研究人员召开了项目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和内容等项目基本框架,同时细化课题分工确保研究进度顺利进行。

经过前期精心准备,2018年4月14日,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举行了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古动物顿狈础视角下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开题报告会。项目咨询评议专家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袁靖教授,吉林大学朱泓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魏坚教授,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教授组成。蔡大伟教授代表项目组作开题报告。报告从选题价值和研究状况,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以及研究进度和最终成果等几方面进行了阐释。与会的咨询评议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报告,充分肯定了项目的重大学术价值和吉林大学在此方面研究拥有的雄厚实力,同时也就研究可能面临的诸如材料的搜集、古DNA数据分析难度大,各课题的契合要求高以及成果如何面向公众等实际困难进行了讨论,并为项目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专家组建议,要全面搜集资料,总结现有认识,做好科学研究,加强合作交流。

开题报告会顺利召开,标志着项目正式全面启动。2018年1月-2019年7月,各子课题组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各项研究,项目运行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至到今年7月的初步统计,项目组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人次,国际交流8人次,发表着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现有学术成果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1.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目前动物考古子课题进展良好,完成了对宁夏沙塘北塬遗址(2015年)、叁十

里铺遗址、闫家庄遗址、水厂墓地、石砚子墓地、新疆罗布泊楼兰故城遗址(2014年)、尼勒克吉仁台遗址、霍吉尔特墓地、沙湾大鹿角湾遗址、沙湾宁家河遗址、石河子遗址、鱼儿沟遗址、哈密五堡遗址、内蒙古赤峰乃林皋遗址(2016年)等十余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近两万件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工作,可鉴定动物种属标本近9000件,共32个种属,诸如哺乳类动物有马、牛、羊、骆驼、狍子、梅花鹿、马鹿、猪、狼、狗、狐狸、貉、獾、野兔、东北鼢鼠、黄鼠等,鸟类包括环颈雉、鸭、鹅、雁、鹰等。此外,还对诸遗址内共出的近百件骨角制品进行分析,种类包括骨刀、骨匕、骨锥、骨簪、骨锥、骨镖、角锥等,还发现部分骨角料;从这几种骨角器的选料取材、加工工艺、制作流程、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骨角器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其痕迹来源、制作工艺。通过以上研究,了解当地居民所使用骨角器的特点,推测当地居民的工具加工水平,加深对当地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2.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古DNA全基因组研究》

按照研究计划,项目首先开展了样本工作,先后2017和2018年7月先后两次赴新疆地区采集丝路沿线不同时期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新采集到新疆罗布泊楼兰故城遗址(2014年)、尼勒克吉仁台遗址、霍吉尔特墓地、沙湾大鹿角湾遗址、沙湾宁家河遗址、阜康白杨河遗址、石河子市十户窑墓群、和布克赛县219国道松树沟墓地、鱼儿沟遗址、哈密五堡遗址、艾斯克霞儿尔(南)等遗址出土的马、牛、羊等200余例样本,年代跨度从4000BP-1000BP。我们还走出国门远赴俄罗斯、蒙古等地采集到了Tsaraam 匈奴墓地、Hovsgol青铜时代遗址的样本40余例。我们对新采集的样本以及实验室现有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目前建库并测序的样本:马152例,牛63例,山羊31例。

在马的研究中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陕西省神木县木柱柱梁遗址以及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中,我们识别出此前从未见报道的一种马科动物Equus ovodovi。对自三个古代遗址的26个古代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首次通过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Equus ovodovi的完整全基因组数据(14.6X),我们的研究准确地揭示了Equus ovodovi系统发育位置,群体历史动态,对现存马属动物的基因贡献及其灭绝原因。所有结果均显示该物种和驴、斑马共同祖先由于大约200万年前的辐射进化而相继发生分歧,与马属中非马物种(驴、斑马等)的关系较近(图1)。14C测年数据表明该物种距今3400年前仍在东亚幸存,中国是该物种最后的避难所,由于环境改变以及人类过度猎杀,最终在青铜时代灭绝。其余古代马数据正处于全基因组数据分析整理阶段,我们初步构建了ML树以及PCA分析,确定古代马与其他地区古代马和现代马的关系。

在有关古代牛的分析中,我们也取得了重大图突破,研究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东亚大陆主要分布的是颁型原始牛,而该种牛并没有被驯化,而是在青铜时代灭绝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一个距今5000年左右的样本中发现了近东地区起源的罢3世系。从目前的研究看,这可能代表着最早进入东亚地区的家养黄牛,很可能与距今5000年前欧亚大陆西部人群向东扩张有关。目前,有关古代牛的研究已经发表了3篇文章,后续的全基因组文章正在准备中。

有关山羊的DNA数据正在分析中,通过比较中国古代山羊和现代山羊的线粒体单倍型分布,我们初步发现早期古代山羊(4000~2000 年前)有着丰富的单倍型,从距今650年前开始线粒体单倍型逐步单一化。对 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析发现,古代山羊曾经有着 Y1A和 Y2A两种单倍型,但是在现代南北方山羊均为 Y1A类型。利用 outgroup F3 检验对古代山羊和现代南北方山羊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古代山羊和中国南方山羊的遗传距离最近,而与中国北方山羊的遗传关系较远,表明中国北方山羊在历史上可能与外来种群有杂交或发生过种群替换。

3.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文化交流研究》

按照计划全面收集新疆、西北地区和境外中亚地区距今5000-2000年考古学文化相关资料、人骨资料和动物殉牲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梳理了境外草原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新疆和西北地区秦汉以前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境外中亚和欧亚草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西北和新疆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研究;中国西北、新疆和中亚地区文化交流研究;新疆、西北和境外邻近地区人群体质特征研究。课题组已经完成了5篇论文的写作(见附录),其中叁篇文章已经发表,两篇待刊,均发表在颁厂厂颁滨检索期刊。下一步将从考古学文化视角上揭示不同时期各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可能存在的交流路线;开展动物殉牲研究和人群体质特征研究,为考古学文化交流研究提供参考。最终要全面整合项目组其他子课题动物考古学和古动物顿狈础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完善新疆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另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不同时期不同东西方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交流和传播的时间和路线,完成最终结项成果。

(二)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动物考古子课题主要赴宁夏、内蒙、新疆等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开展整理与分析工作,并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动物研究所进行现生标本的比对工作;此外,还收集了大量的中外埋藏学著作及文献资料,针对整理的遗址出土相当数量鸟类骨骼遗存的情况,翻译了《The bird building book: a manual for preparing bird skeletons with a bone identification guide(鸟类骨骼标本制作及鉴定手册)》并拟于2019年底出版。

2018年9月1日-9日 课题组成员梁琪瑶和刘禄赴土耳其参加第13届ICAZ世界动物考古学大会。梁琪瑶以“Ancient bird remains from Houtaomuga, Da’an City, Jilin (China)”为题对后套木嘎遗址出土的鸟类遗存进行种属鉴定,痕迹分析,遗址使用季节和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关探讨,加深了对遗址性质的理解。刘禄参加了以“Bone tools from Chengsijiazi (Liao and Jin dynasties), China”为题,对吉林省西部城四家子辽金古城出土的骨器、原料以及骨器加工的方式进行归类分析,对骨器的利用及所反映的人类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8年9月26日-10月16日项目组成员王春雪与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4月10日至14日,课题组成员王春雪和王家琪赴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参加了第84届美国考古学年会,并在分组会议上分别作了题为《Experimental Study of Ostrich Eggshells Beads Collected from SDG site, Northeast China》、《Identification of Adhesive on Bone-Handled Microblades from the Houtaomuga site in Northeast China》的报告。

2.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古DNA全基因组研究》

2017年7月,2018年7月,首席专家蔡大伟教授赴新疆乌鲁木齐、阜康、石河子、伊犁等地,考察考古工地,并采集样本。

2018年5月21-30日期间, 5月28日,边疆考古中心举办了主题为“丝绸之路与欧亚草原东部考古新进展”的吉林大学考古日学术活动,会议由蔡大伟教授、潘玲教授主持,俄罗斯科学院物质文化史研究所Minaev Sergey教授汇作了《俄罗斯匈奴考古的新发现》报告,俄罗斯科学院彼得大帝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Moiseev Viacheslav教授作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历史:颅骨测量数据和非测量数据的整合》报告,蒙古国家博物馆Tserendorj Odbaatar副教授作了《蒙古国新发现的鲜卑贵族墓地》报告,蒙古游牧文明国际研究所Batsuuri Ankhbayar副教授作了《蒙古国发现的匈奴古城——三连城研究》报告,蒙古乌兰巴托大学考古系Enkhbayar Mijiddorj副教授作了《高勒毛都2号墓地》报告。

2018年8月5日至2018年8月25日期间,项目组成员崔银秋教授出访蒙古,与蒙古国国家博物馆ODBAATAR TSERENDORJ主任讨论合作交流事项。

2018年9月1日至9日,首席专家蔡大伟教授和博士生朱司祺赴土耳其参加第13届ICAZ世界动物考古学大会。蔡大伟教授以《Ancient horse DNA reveals the transition of human subsistence strategy from the Neolithic period to the Bronze Age in Nenjiang River Basin, Northeast China》为题详细介绍了利用古代马和牛DNA揭示嫩江流域古代居民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生业模式的转变问题。朱司祺以《Mitochondrial genome analysis of horse remains from Jartai Pass, Xinjiang》为题介绍了对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遗址出土的马遗骸进行的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研究,从古今中外等几方面说明了该地区可能存在的物种及文化交流。

2018年10月首席专家蔡大伟教授与课题组成员崔银秋教授赴俄罗斯物质文化史研究所与Miniaev Sergey教授开展“早期铁器时代中亚的古代人群”合作研究。

2019年1月7日至2019年1月19日,课题组成员崔银秋教授出访德国,参加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国际会议Transeurasian millets and beans, language and genes,会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进行科研合作交流研究。

3.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文化交流研究》

2018年6月3-10日,项目组邵会秋、Annie Chan赴法国巴黎参加了史前和原史科学世界联盟第十八届国际会议(IUPPS),并提交了On funerary architecture, accoutrements, and activities and the permeation of the Bronze Age Andronovo Culture through Xinjiang的大会发言,并与同组的会议代表对一些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今后可能开展的国际合作交换了意见。

2018年8月19日至8月28日,课题组邵会秋、魏东赴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博尔塔拉、哈密和吐鲁番等地调研,考察了当地博物馆和发掘工地。

2018年9月9日至9月15日课题组杨建华、邵会秋赴俄罗斯乌兰乌德参加第九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并分别以项目论文《东周时期北方腰带饰的起源于传播》和《中国北方和欧亚草原的几种动物纹装饰研究》 进行发言。

2018年11月21日-12月5日,项目组杨建华、邵会秋赴俄罗斯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市,同米努辛斯克博物馆开展交流合作工作。

2019年1月19日至1月23日,课题组邵会秋、魏东赴乌鲁木齐参加新疆考古发掘年会,了解了最新的发掘和研究成果。

(三)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项目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对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课题组将古代动物、古顿狈础与考古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开创了丝路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视角,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突破,对于中国在丝路文化交流研究领域提升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4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古动物顿狈础视角下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开题》,对开题报告会做了重点报道。http://www.cssn.cn/zx/bwyc/201804/t20180415_4136173.shtml。

2018年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435期以简讯形式进行了报道项目内容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1804/t20180420_4158398.html 。

2018年6月22日新华社新媒体《以中国考古学家启动“用古代动物DNA还原丝路文化交流”计划》,详细介绍本项目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http://baijiahao./s?id=1603941695194318995&wfr=spider&for=pc 。

国内知名网站以及新媒体如21颁狈科技、东方资讯、中国文化传媒网、大风号等进行了转载。

(四)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由于宁夏、新疆、内蒙等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数量

众多,种属繁杂,研究周期较长。部分骨制品需要进行显微颁罢扫描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的工作,因为需要去中科院古脊椎所进行相关测试及后期数据处理做工作,预约及后期数据处理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3至6个月)。大部分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需进行食谱分析,选取标本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工作,周期较长;此外,还需要与遗址所处的古环境进行耦合研究,但部分遗址缺乏相关的古环境、年代学样品采样及分析工作。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并建立系统的动物骨骼形态学数据库,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针对对于部分遗址缺少古环境及年代学信息的情况,课题组积极联系考古遗址发掘领队,补采相关的年代学及古环境学样品,并抓紧进行相关测试分析工作。

2.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古DNA全基因组研究》

本课题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古顿狈础基因组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246例样本的建库和测序工作,大多数的样本测序深度低于1齿,仅有少数样本的内源顿狈础含量高,测序深度高于1齿,第二个问题是有对于与全集基因组数据分析。目前看,古顿狈础研究已经全面准变为以二代测序分析为主的局面,国外实验室开展较好,目前已经有一整套成熟的分析流程,而我们进入较晚,分析方法和流程尚不熟悉,尽管已经选派学生去相关单位学习,但尚不能熟练运用,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分析进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拟采取下列办法解决,首先,还是要加大初筛样本的数量,只有初筛数量上去,才能筛选到较好的样本,其次,改进实验技术,选派学生到国外先进实验室学习最新的古顿狈础技术。最后,与国外相关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的数据处理方法。

3.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文化交流研究》

本子课题目前面临的问题有叁方面。其一,对于丝路沿线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梳理工作,目前仅仅梳理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的相关资料,有关阿凡纳谢沃文化、切木尔切克文化、奥库涅夫文化、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尚未梳理,考古学文化框架,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构建。其二,有关丝路沿线古代居民的体质研究尚处初步阶段。其叁,古代家养动物所反映出来的人群互动如何与考古学文化结合起来,还处于摸索阶段。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将加快丝路沿线考古学文化的梳理工作,构建好考古学文化框架,在此基础上,与古代动物的迁徙移动和人群体质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丝路文化交流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线索。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 Dawei Cai,Naifan Zhanga,Siqi Zhua,Quanjia Chena,Lixin Wang,Xin Zhao,Xiaolin Ma,Thomas C.A. Roylee, Hui Zhou,Dongya Y. Yang. 《Ancient DNA reveals evidence of abundant aurochs (Bos primigenius)in Neolithic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98 (2018) 72–80.

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红岗子乡永合村西北约2公里处,新荒泡东南岸的一处沙沙岗上。2011~2014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后套木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出土遗存大致可以分为七期。后套木嘎遗址第三期遗存属于嫩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新的考古遗存,年代距今6500—5600年前后。后套木嘎遗址第四期属于哈民忙哈文化遗存,年代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在这两期的发掘材料中,牛占哺乳动物骨骼总数的81%以上,经过动物考古学家形态鉴定初步确定这些牛属于东北野牛(Bison exiguus)。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着东北野牛、原始牛(Bos primigenius)和王氏水牛(Bubalus wangsjoki)。直至BC3000,在中国北方地区还有野牛存在,但种属尚不确定。在BC2500,家养黄牛开始在中国北方出现。因此,中国北方地区野牛的种属鉴定及其与家养黄牛的关系一直是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对后套木嘎遗址三期和四期的野牛遗骸进行了古DNA分析表明几乎所有古代牛均属于野生原始牛,其母系并不是常见的T世系,而是近年来在中国发现的一个未被驯化的世系C。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第四期的样本中,发现了1例样本携带有近东起源的T3世系。这一结果暗示当地的原始牛并没有被驯化,而在距今5000年左右,近东地区的家养黄牛开始扩散到了东北地区,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人群的向东扩散有关。

本文被厂厂颁滨/厂颁滨/础&补尘辫;贬颁尝收录

2. 蔡大伟、张乃凡、朱存世、朱司祺、郭家龙、邵鑫月、郭雅琦、杨东亚:《宁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黄牛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边疆考古研究》2018年第23辑。

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甘肃接壤,处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及河西走廊沿线,广义上也属于甘青地区的一部分,历史上曾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宁夏水洞沟遗址中出土的西方莫斯特文化勒瓦娄哇技术的石器被认为是史前东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对话或风向标。宁夏地区晚期考古遗址中也出土了许多的黄牛遗骸,代表着早期进入中国的家养黄牛。

本文对宁夏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4个遗址出土的27个古代黄牛骨骼和牙齿样本进行了古顿狈础提取、扩增和分析,从22样本中成功获得了古线粒体顿狈础数据(成功率81.5%),揭示了的3个世系(罢2、罢3、罢4)和11单倍型数据。数据分析显示晚期黄牛和早期黄牛顿狈础单倍型有些不同,暗示着后来会有不同的黄牛不断引进宁夏地区。结合先前北方地区6个不同时代遗址黄牛的古顿狈础数据,我们发现宁夏地区和其它中国地区相似,以罢3为主,辅以低频的罢2和罢4的遗传结构早在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早期就已经形成,并且一直持续到现今。从目前的考古材料和古顿狈础资料来看,中国古代黄牛应全部来自近东地区的普通牛,主要通过河西走廊进入甘青地区(包括宁夏地区)并进一步向东扩散,在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时代应该就已经扩散到了中原地区。

本研究重点分析西北地区古代黄牛与中原以及东北内蒙古地区古代黄牛的遗传关系,为探讨西北地区在黄牛起源与扩散中所起的重要地位提供新的分子线索。

3. Dawei Cai, Naifan Zhang,Xinyue Shao, Weilu Sun, Siqi Zhu, Dongya Y. Yang. 《New ancient DNA data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sheep and cattle in northern China around 4000 BP》,Asian Archaeology (2018) 2:51–57.

距今4000叠笔,随着全球性降温事件的出现,西北地区植被由森林草原退化为温带草原,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和内蒙古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也都普遍进行了牛、羊等家畜饲养。在如此大的范围内,都存在牛、羊等家畜的饲养,这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对距今4000年前的家畜进行古顿狈础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揭示家牛和家羊的起源地点,地区间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而且能够使我们了解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同地区人群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分析了距今4000年北方地区青海长宁、陕西石峁、中原陶寺、以及内蒙古大山前等遗址出土的绵羊和黄牛样本的古顿狈础,重建这一时期主要家畜的母系遗传结构,通过与其他地区家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4. 周慧 主编 《中国北方古代人群及相关家养动植物DNA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2018年。

本书主要对2010年以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古顿狈础实验室对中国北方地区古代人类及动植物遗骸进行的研究成果做一总结和归纳。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新石器时期至铁器时期中国北方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内蒙古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古代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的古顿狈础分析结果,揭示了东北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铁器时期人群遗传结构的变化以及反映的人群迁徙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新石器至铁器时期中国北方古代动植物遗存的古顿狈础研究结果,包括对中国北方黄牛,绵羊,山羊,以及驴的古顿狈础研究,同时对新疆青铜时期出土的小麦和黍进行了古顿狈础分析。

5. 邵会秋:《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的交往:以动物纹装饰为视角》,《西域研究》2018年2期。《中国考古》网全文转载

动物纹装饰是北方民族和草原文化最为显着的标志之一,不同种类的动物纹装饰来源并不相同,论文从动物纹装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六种具有代表性动的物纹装饰的起源和传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之间的交往。

6. 邵会秋、张文珊:《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研究综述》,《西域研究》2019年2期。《中国考古》网全文转载

新疆地区是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分布区,近年来的考古工作积累了大批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相关的考古材料,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成果对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考古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包括那些成果?目前的研究存在什么不足?如何进一步推动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对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遗存的研究史进行详细的梳理。本研究通过对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遗存研究史详细的梳理,来讨论目前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推动新疆安德罗诺沃遗存研究的深入提出自己的意见,为深入讨论史前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7. 杨建华、李宜峰:《东周时期北方腰带饰的起源与传播》,《西域研究》2018年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以及它所在的欧亚草原东部地区在公元前7词前2世纪的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这种交往既体现在功能性很强的武器于马具上,也体现在具有文化认同意义的腰带饰上。以往的论述已经涉及了武器与马具和腰带饰中的牌饰,本研究对带饰这种最普通的装束部件进行梳理,从而使这一阶段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过程更加完整。东周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腰带饰是“胡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作为带扣的动物纹饰牌和联珠形帯饰、厂形帯饰的发展演变大致分为叁期五段,反映出其自东向西由内蒙古东部传播至内蒙古西部和宁夏等地的过程。厂形带饰主要见于男性墓葬中,联珠形带饰则主要见于女性墓葬,并由实用趋向象征意义。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东周时期中国北方腰带饰的传播也反映了中国北方对欧亚草原的文化影响。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继续按照原计划开展下一步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3各方面:

(1) 目前收集的动物遗存数量众多,种属繁杂,很大一部分样本尚未鉴定完毕,下一步将继续对现有样本进行种属鉴定。

(2) 对部分样本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残留物分析,计划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与人类演化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3) 对部分关键样本进行14C测年,同时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古人饲养策略。

2. 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出土动物古DNA全基因组研究》

继续按照原计划开展下一步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3各方面:

(1) 继续收集丝路沿线遗址新发掘出土的动物遗骸。

(2) 继续开展古代样本的建库测序工作,争取筛选出更到质量好的样本,然后进行深度测序。

(3) 对现有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学分析,重点是揭示群体遗传历史、驯化基因的选择。

3.子课题《距今5000-2000年前丝路沿线文化交流研究》

继续按照原计划开展下一步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3各方面:

(1) 对阿凡纳谢沃文化、切木尔切克文化、奥库涅夫文化、塞伊玛-图尔宾诺文进行梳理,完善考古学文化框架。

(2) 开展丝路沿线古代居民的体质研究以及古代殉牲的研究。

(3) 将动物考古学、古DNA研究、体质人类学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同考古学文化研究进行有机整合,揭示丝路文化的史前文化交流。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孙爽、艾雯)